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有分歧!三大機構預測數據打架,明年國際油價會這麽走

2024-12-14新聞
國際油價本周止跌反彈,以沙特和俄羅斯為首的OPEC+減產塵埃落定後,市場將目光轉向了需求端,然而包括歐佩克(OPEC)、國際能源署(IEA)和美國能源資訊署(EIA)在最新市場報告中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同時歐美潛在制裁威脅對供應端的擾動讓擔憂情緒有所升溫。
原油經紀商PVM Oil Associates高級市場分析師瓦爾加(Tamas Varga)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OPEC+面臨兩難境地,放松減產可能會使油價進一步跌至70美元以下,但維持減產可能將支持非OPEC+的供應增長,「接下來,該組織的決定取決於杜林普回歸對伊朗、委內瑞拉、俄烏關系和全球石油需求的影響,供需關系的變量大幅增加。」
三大組織看法各異
本周三大權威機構公布了最新市場報告,在2024年能源市場表現不佳的背景下,對明年市場前景的觀點有所分歧。
歐佩克周三下調了今年和明年的石油需求增長預測,這是該生產國集團連續第五次下修指標,凸顯出亞太和其他地區的需求疲軟。
在油價下跌的背景下,OPEC+本月早些時候將開始逐步結束減產計劃的時間表推遲到2025年4月。歐佩克在月報中表示,預計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將從上個月的182萬桶/日下調至161萬桶/日,「考慮到最近收到的第三季度數據,大部份修訂是由此進行的。」
歐佩克將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期從154萬桶/日下調至145萬桶/日。需要註意的是,機構間需求增長預測差異往往很大,部份原因是主要經濟體需求和清潔能源轉化模型的不同。目前,歐佩克仍然處於行業前景最樂觀的陣營。
IEA上調2025年石油需求預測,理由是中國刺激措施的影響,不過2025年的市場看起來「供應充足」。
IEA預測,今年全球需求增長從92.1萬桶/日降至84萬桶/日,主要是亞太地區需求不振,2025年全球需求將從之前的99萬桶/日增長到110萬桶/日。該組織表示,兩大指標均遠低於2023年超過200萬桶/日的增量,反映了宏觀經濟環境的疲軟和石油消費的變化。
EIA在短期能源展望報告中表示,202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預期為90萬桶/日,此前預計為100萬桶/日。與另兩大機構有所不同的是,EIA認為2025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預期為130萬桶/日,與上一份報告持平。
供需關系存在諸多變數
行業數據顯示,OPEC+供應全球約一半的石油,為了支持市場,目前該組織每天減產586萬桶,約占全球需求的5.7%。本月初,OPEC+決定將原定逐步釋放產能時間進一步推遲至明年4月,並將全面解除減產的時間推遲一年到2026年底。
瓦爾加對第一財經表示,如果需要,OPEC+明年將進一步延長減產。然而,重要的是不要排除該集團之間分歧加劇的風險,特別是在油價持續承壓的情況下。他分析稱,油價下跌導致歐佩克成員國的石油收入下降,這給許多中東生產商的財政預算帶來了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試圖維持石油收入的方法是增加石油產量。瓦爾加表示,如果價格下跌,一些成員的合規性可能會下降,市場已經看到一些生產商在今年大部份時間裏已經超過了他們的生產目標。沙特對一些成員國不堅持生產目標表示擔憂,這可能是一種間接威脅,即如果成員國不繼續減產,他們將增加產量,從而可能引發價格戰。「但另一個威脅來自於非OPEC+國家的供應增長,不僅來自美國,還來自圭亞那和巴西等生產國。歐佩克再次陷入自身收入需求和市場份額被競爭對手奪走之間的困境。」他分析道。
EIA數據顯示,上周美國石油產量增加了11.8萬桶,達到1363.1萬桶/日的歷史新高。在杜林普完成能源部長等人士提名後,外界普遍預計油氣勘探監管將放松。EIA預計,2025年美國原油產量將增加28萬桶/日,原油凈進口量將下降20%,至190萬桶/日,將為197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值得註意的是,地緣政治因素可能繼續成為供應端的擾動因素。隨著俄烏沖突持續,拜登政府正在考慮對俄羅斯石油實施新的制裁,歐盟也在考慮類似措施。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宣布對在將伊朗石油運往國外市場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的35個實體和船只實施制裁,即將上任的杜林普政府官員警告對伊朗采取強硬立場的評論也引發了廣泛關註。
SPI資產管理公司管理合夥人因尼斯(Stephen Innes)表示,由於對全球能源成本飆升的擔憂,俄羅斯新的石油制裁以前一直被避免。但更大膽的措施現在被認為是可行的,目前油價受到全球盈余的抑制,這一轉變可能會給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之一帶來新的壓力。「至少,在制裁的具體細節公布之前,這可能會為油價設定一個下限。如果制裁被證明是實質性的,我們可能會看到油價攀升。」他說道。
需求端的前景同樣撲朔迷離。全球復蘇前景正等待下一屆美國政府的考驗,杜林普有關關稅的主張被外界普遍視為全球經濟的重大威脅。
11月歐元區PMI表現不佳,再次面臨經濟失速的考驗,歐央行周四宣布實施年內第四次降息 。歐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經濟增長正在失去動力。企業正在抑制投資。上周,她在出席歐洲議會經濟和貨幣事務委員會聽證會時表示,短期內歐元區經濟增長可能放緩,中期經濟面臨下行風險,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國際貿易面臨的威脅與日俱增。
荷蘭國際集團(ING)在年度市場展望報告中寫道,今年油價面臨相當大的壓力,市場擔心需求和2025年的過剩前景,「即使在OPEC+成員國決定進一步推遲恢復額外自願減產後,市場仍將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預計盈余的規模已從100多萬桶/日縮小到50萬桶/日左右。」
ING預計,2025年非歐佩克國家的供應量將增長約140萬桶/日。過剩的環境意味著價格可能會繼續面臨壓力,ICE布倫特原油在2025年的平均價格為71美元/桶。這一觀點存在明顯的風險,包括對伊朗實施更嚴格的制裁,以及歐佩克+決定進一步推遲恢復220萬桶/日的供應。此外,中東地區的局勢走向也值得關註。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