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2 月 13 日訊息,據工業和資訊化部官網 12 月 12 日訊息,工業和資訊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消防救援局近日聯合釋出【 電動單車用鋰離子電池健康評估工作指引 】(以下簡稱【健康評估指引】)。
中國是電動單車生產、消費大國, 社會保有量超 3.5 億輛 ,其中鋰電池的使用比例逐步提高。但由於鋰電池自身特性較為活潑,一旦使用不當較容易產生故障,進而引發安全事故,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因此,透過制定【健康評估指引】,推動開展電動單車鋰電池健康評估工作,能夠及時辨識和有效預防潛在的安全隱患。
為確保電動單車鋰電池健康評估過程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健康評估指引】在編制過程中,參考了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試點經驗, 從外觀、標簽標識、內阻、最大輸出電壓、放電容量衰減率等方面提出電動單車用鋰離子電池是否存在健康隱患的評估準則和檢測方法 ,並對健康評估網點提出要求。
前期,為便於對【健康評估指引】相關技術內容的理解,工業和資訊化部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電動單車用鋰離子電池健康評估工作指引〉解讀】,供廣大消費者、生產銷售企業和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參考。
解讀檔提到,目前,在全社會存量電動單車用鋰離子電池中,很多都存在使用時間長、使用環境及保養條件差、質素參差不齊等問題,甚至有的還經過了拼改裝,具有較大安全隱患。根據國家消防救援局的統計, 2022 年及 2023 年全國分別接報電動單車火災 1.8 萬起、2.1 萬起,分別同比上升 23.4%、17.4% 。老舊鋰離子電池存在安全隱患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使用年限偏長 。據估算,截至目前全社會配備鋰離子電池的電動單車保有量已超 5000 萬輛,其中很多電池都使用了 3 年乃至更長時間。鋰離子電池自身的電化學特性決定了在充電過程中,其負極表面很容易析出樹枝狀金屬鋰,形成「枝晶」。隨著使用時間和充放電迴圈次數的增加,「枝晶」會逐漸增大,最終刺穿電池隔膜造成內部短路,導致電池內部溫度迅速提高,引發起火甚至爆炸。為防止電動單車用鋰離子電池使用時間過長導致安全事故,新釋出的【電動單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範】(GB 43854-2024)規定了電池應標註安全使用年限,超出安全使用年限的電池不建議繼續使用,但新標準釋出前生產的電動單車用鋰離子電池絕大多數未標註安全使用年限,「超期服役」現象十分普遍。
二是拼改裝電池隱患大 。目前消費者使用的電動單車用鋰離子電池中,除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外,一些拼改裝的鋰離子電池也占有一定比重。這些電池多是由無質素保障條件的小作坊使用梯次利用乃至報廢淘汰的電芯自行組裝生產的,雖然價格便宜,但電芯之間一致性較差,基本未經過嚴格的針刺、過充電、過放電、熱濫用等測試驗證,電池管理系統(BMS)也較為簡陋甚至缺失,難以在電池出現過充電、過放電、短路、溫度異常等情況時加以有效保護,非常容易引發惡性火災事故,存在的風險隱患不可小覷。
三是使用環境及保養條件較差 。鋰離子電池由於能量密度高、電極材料及電解液較為活潑等因素,需要盡量保持較為穩定的使用環境,一旦發生碰撞、擠壓、受潮等情況,都有可能導致安全事故。但電動單車用鋰離子電池在實際使用中,很難始終保持理想的條件,在行駛和停放過程中電池受振動、磕碰、淋雨進水乃至摔落等情況時有發生,有些消費者手中的電池已出現外殼明顯破損、內部電芯及保護電路外露等情況,卻仍在繼續使用,這些電池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安全事故。
在電動單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行動期間,各地政府將根據本地區電動單車用鋰離子電池保有量和地域分布,按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就近便利的原則,依托取得資質認定的檢驗檢測機構、第三方實驗室以及電動單車、鋰離子電池銷售網點等,透過必要的程式確定健康評估網點, 並將網點清單和地址透過政府網站等渠道向社會公布 。
今後,消費者可自行前往居住地周邊的健康評估網點,對電動單車用鋰離子電池開展健康評估。各地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透過在特定地區設立臨時性健康評估站點或組織健康評估進社區活動,為居民提供便利的健康評估服務。
電動單車用鋰離子電池健康評估應按照以下「五步法」進行:
一是觀察電池外觀 。確認是否出現明顯破損、漏液、較為嚴重的變形、燒蝕痕跡或與原車上電池安裝位置及尺寸明顯不匹配的情況。建議將鋰離子電池與配套的電動單車一同進行評估,以提升評估的準確性。
二是檢查電池標簽 。確認是否有產品標識(或發票及其他購買憑證),是否明確標識標稱電壓、額定容量等參數資訊,以及所標識的標稱電壓是否不超過 48V、是否已達到制造商明示的安全使用年限。
三是測試電池內阻 。用交流內阻測試儀測量電池組內阻是否不大於 0.5Ω。
四是測量最大輸出電壓 。用原裝充電器或通用充電器將鋰離子電池充至滿電狀態後,測量電池輸出電壓,確認是否不大於 60V。
五是計算放電容量衰減率 。測量鋰離子電池放電容量,與額定容量比較,確認容量衰減率是否不超過 50%。
對於評估後不建議繼續使用的電動單車用鋰離子電池, 建議消費者交由健康評估網點或鋰離子電池回收服務網點回收 ,不建議繼續充電或使用,否則極易發生爆炸或燃燒等安全事故,威脅自己與他人生命財產安全。
目前各地政府正在按國務院電動單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工作統一部署,積極建設鋰離子電池回收體系,按照「企業主體、政府指導、因地制宜、全鏈聯動、安全便民」原則,推動電動單車生產企業透過自建、合作共建、委托第三方等方式建設回收服務網點,確保存在健康隱患的鋰離子電池「應收盡收」。
IT之家註意到,電動單車用鋰離子電池健康評估的費用問題,由健康評估工作群組織單位及評估網點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鼓勵各地方政府及各健康評估網點向消費者提供免費評估服務 。支持地方政府根據本地區實際,在用好電動單車以舊換新補貼資金基礎上,對主動進行電動單車用鋰離子電池健康評估的消費者給予額外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