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加速推動國有企業高質素發展,新一輪國企改革明年收官|聚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2024-12-14新聞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昱汝 徐蕓茜 北京報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對國企改革做出了重要部署: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高質素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5年國企改革將迎來一系列重要檔的出台。明年的國企改革將呈現出政府與企業雙重主體的顯著特點,政府將在制度改革、資金投入、結構調整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尤其註重經濟布局結構調整的制度引領和國企功能性改革的評價制度建設,力求提升改革質素和效率。

「在改革行程中,政府作為中央決策主體,將增強改革的主動性,而企業則作為執行主體,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盡管在大的改革方向上,中央決策仍占據主導地位,但企業在市場化改革、三項制度改革以及崗位責任制改革等方面,將擁有更多自主權,以激發企業內部活力與動力。」李錦說。

國企改革將實作圓滿收官

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自2023年正式實施。按照計劃,2024年要確保完成70%以上的主體任務。

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此前表示,國有企業深化提升行動實施以來,國務院國資委與各地、各中央企業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舉措深化改革,在加強科技創新、構建產業體系、服務國家安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等方面,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回顧今年,中國中央企業和國有企業在各個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繼去年中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同比增長32.1%,收入規模突破10萬億元之後,今年前三季度,中央企業該項投資同比增長17.6%,占央企總投資額的近40%。

財政部數據顯示,1—10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超67萬億元,同比增長0.9%;國有企業利潤總額超3.5萬億元,同比下降1.1%。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國資央企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柱,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實力。它們不僅在規模與增速上持續領跑,更在國際化水平與創新能力上取得了顯著突破。目前,眾多央國企已躋身或逼近世界一流企業行列,成為中國經濟高質素發展的生動寫照。

在最新公布的【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共有44家央企與36家地方國企強勢入榜。其中,國家電網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更是分列3至6位,彰顯了央企在全球範圍內的強勁競爭力與廣泛影響力。

而地方國企的加入無疑為整體經濟註入了新的活力。36家地方國企的上榜,展現了地方經濟和央企緊密合作的潛力,彰顯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趨勢。

此外,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央國企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專案取得了新進展。透過加強與國際知名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央國企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了積極貢獻。

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紮實推動高質素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國資國企專家周麗莎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旨在透過最佳化資源配置、完善市場機制和激發經濟活力,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了確保經濟體制改革取得實效,要推動標誌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會議認為,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改革開放持續深化,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紮實有力,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將順利完成。顯而易見的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將成為2025年,以及「十五五」更長一個時期的主要突破方向。

事實上,今年出台多項政策助力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

11月,在第七屆中國企業論壇上,以「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國企業改革與創新」為主題,倡導和推動中國企業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創新,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更好地服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12月,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出台政策措施,推動中央企業創業投資基金高質素發展,支持中央企業發起設立創業投資基金,重點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推動國有資本加大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布局,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實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資本支撐。

李錦認為,下一步,國務院國資委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指導中央企業有序規範推進創業投資基金設立運作,建立創業投資與創新專案對接機制,推動國有資本加大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布局,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實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資本支撐。

明年怎麽做?

央國企正奮力加速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步伐,針對下一年度,將制定詳細行動方案,確保新質生產力培育取得顯著成效。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今年要完成70%的主體任務,2025年將全面收官。本輪改革,除了體制機制類改革,還有功能使命類改革,國有企業在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方面將取得一些標誌性成果。

周麗莎表示,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復蘇和國內市場的不斷擴大,國有企業有望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和發展空間。然而,企業也需要面對市場競爭、成本控制、政策環境等多方面的挑戰。在制定未來發展規劃時,國有企業可能會更加註重市場需求的把握、營運效率的提升以及風險管理的加強。同時,企業或將透過加強技術創新、拓展業務領域等方式,尋求新的增長點,以實作更加穩健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具體的預測情況還需密切關註市場變化和企業自身發展情況。

「2025年,國企改革將秉持高質素完成的總體目標,穩步前行。」李錦進一步指出,在具體實施路徑上,可大致分為兩大板塊:第一,國企改革深化提升活動已全面鋪開,特別是其部署的九個方面,需重點推進。其中,經濟布局與結構調整、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為重點的功能性改革,將成為改革的核心。各項任務均需嚴格按照規劃執行,確保年底前圓滿完成;第二,國企改革還需緊密圍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指示精神,不斷豐富與國企相關的改革內容。如擴大內需、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等,都將是2025年國資國企改革的重要方向。

「展望2025年,國企改革將在政府與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持續向縱深發展,推動國有企業實作更高質素、更可持續的發展。」李錦對本報記者補充道。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