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瑞典入北約塵埃落定 烏摧毀大量俄軍裝備

2024-01-24新聞

原創 程墨 遠見之道 2024-01-24 16:19 發表於上海 轉載僅供參考侵權刪

內容提要: 1、關於美國大選最新訊息和我的初步判斷;2、以軍出現單日最大傷亡;3、哈馬斯拒絕以色列臨時停火2個月換人質建議;4、美國打擊親伊朗的胡塞武裝和伊拉克「真主黨」武裝;5、土耳其議會批準瑞典加入北約;6、烏克蘭多地遭到俄羅斯大規模導彈襲擊;7、網傳普京簽署收回阿拉斯加的總統令根本是子虛烏有的謊言;8、多個權威研究機構認為俄羅斯坦克和裝甲車難以為繼,導致單日死亡人數會持續攀升;9、西方陣營重申向烏克蘭提供強有力的軍援;10、烏軍過去48小時摧毀大量俄軍裝備。

許多人非常關心美國大選。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中美關系走向牽涉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不過,因為2020年美國大選中,杜林普指控存在大規模舞弊,我依據可靠的公開資料,詳細分析所有所謂「舞弊醜聞」均是謊言,結果慘遭無數「華川粉」長達半年多的圍觀、謾罵,也痛失了幾乎一半的讀者和三分之一的微信好友,給我造成巨大的心理打擊。有人當時甚至跟我打賭,如果美國總統宣誓就職時,杜林普未能推翻選舉結果入駐白宮他們會網上直播吃屎——雖然後來他們全部失信,但可見雙方爭執之激烈。因此, 本次美國大選,我不會投入過多的關註,但為滿足許多讀者的期望,還是不時會分享一下最新的美國大選有關的重要資訊。

根據美國民調公司愛迪生研究的出口民調,在紐咸西州的共和黨初選,初步估計前總統杜林普的得票率為51.1%,南卡羅來納州前州長、美國原駐聯合國全權代表黑利女士的得票率為48%。黑利誓言繼續戰鬥。 現在對美國2024年大選下結論還為時過早,我有如下三個初步判斷:

1、拜登目前在民主黨內無人與其競爭,因此除非身體健康出現重大問題,鐵定代表民主黨競選;杜林普受到共和黨占主體的保守派選民堅定支持,大概率會贏得共和黨黨內初選,代表共和黨跟拜登再決高下,但黑利仍然有可能逆轉共和黨初選,核心是杜林普本人的健康問題和多個刑事訴訟的進展。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民主黨人還是拜登政府,都無法幹預杜林普的刑事案件審理。 對各種違背常識的陰謀論,我向來嗤之以鼻。

2、如果拜登對陣杜林普,我認為拜登贏得2024年美國大選的可能性較大,這是因為美國中間選民雖然數量不多,但的確是決定大選的關鍵少數,杜林普的極端出格言論比上屆大選時變本加厲,而且背負大量刑事訴訟,很難贏得中間選民的支持;如果黑利在共和黨初選中逆轉勝,那就大概率會擊敗拜登,贏得2024年美國大選,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統。 如果將來黑利贏得共和黨初選,我會非常小心翼翼地介紹她的對華政策主張。

3、不管美國哪個政客上台,美國對華政策絕不可能有大的改變,還是會繼續沿著最近十年的趨勢發展。民主、共和兩黨以及拜登、杜林普兩人對外政策的細微區別,我之前文章有大量分析介紹,到民主、共和兩黨候選人正式確定之後,我會再小心翼翼地做一個盤點。至於中美關系的極端重要性,我 完全贊同、衷心擁護 中國政府的公開表述,我沒有任何補充,希望敵視美國的國人同胞 認真學習、深刻體會 ,並且跟我一樣衷心擁護政府的正確立場。

一、哈以戰爭最新戰況評述

以軍方1月23日通報,21名以色列預備役士兵22日在加沙走廊中部的一次戰鬥中身亡。加上我昨天文章中提到的在南部汗尤尼斯的軍事行動中以軍有3人陣亡,意味著1月22日當天以軍共有24人陣亡。

這是發動加沙走廊軍事行動以來,以軍最高的單日死亡人數。這也使得以軍在加沙走廊的軍事行動,陣亡人數增加到219人。

以軍發言人哈加利少將稱,在一隊以軍進入兩幢相鄰建築物時,哈馬斯武裝人員引爆了事先在兩座建築物中埋設的炸藥,引發建築物倒塌,將以軍埋葬,造成21名士兵喪生。

這是一個不應當發生的悲劇。在沒有完成對建築物及周邊進行詳細搜查之前,大量士兵靠近兩座相鄰的建築物,無疑犯下致命的低階錯誤。這可能是因為前期對哈馬斯的圍剿進展順利,以軍幾乎沒有遇上像樣的抵抗,因此過於輕敵。

哈加利少將表示:「我們仍在研究和調查事件細節以及爆炸原因。」以色列國防部長加蘭特23日發表聲明說:「我們昨天收到艱難的訊息,我們的24名戰士犧牲,我們最好的兒子,他們來自全國各地,來自北方和南方,這是一個沈重打擊。」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對以軍這起重大傷亡表示悲痛。他同時說,以色列「不會停止戰鬥,直到取得絕對勝利」。他還表示:「 以色列國防軍已經對這場災難展開了調查。我們必須吸取必要的教訓,盡一切努力保護我們戰士的生命。

我覺得在沒有完成對加沙走廊的首輪清剿前,以軍不應當撤出精銳部隊,還是應當有豐富作戰經驗並配有坦克、裝甲車等重裝備的精銳部隊實施巷戰。

(以軍遭遇單日最大傷亡)

過去24小時,以軍繼續在加沙走廊展開軍事行動,不斷縮小對哈馬斯的包圍圈,同時在約旦河西岸持續抓捕極端組織成員。

以軍在加沙走廊南部汗尤尼斯發現了一個地下武器生產設施,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地下武器生產設施。當天,以軍擊斃至少100名哈馬斯武裝人員。

哈馬斯拒絕了以色列最新提出的臨時停火最長2個月,換取哈馬斯釋放所有人質的建議。確實,按以色列的提議,無非死期延長2個月而已,哈馬斯絕對不會同意的。

現在以色列對外放風說,同意讓加沙走廊的哈馬斯高層成員流亡,換取全部人質獲釋。這個對哈馬斯吸重力可能不大,因為失去了加沙走廊,這些人就失去了價值,可能被自己的同伴清除;而且,跟其他長期在海外生活、手上沒沾血的哈馬斯高層不同,加沙走廊的哈馬斯武裝組織頭目手上都沾了血,因此就沒有人願意收留。

美國白宮當地時間1月23日釋出一份聯合聲明,透露美國和英國的聯合武裝部隊於22日在澳洲、巴林、加拿大、荷蘭和紐西蘭的支持下,對也門胡塞武裝控制區的八個目標進行了額外的打擊,以回應胡塞武裝持續對紅海地區及周邊航道船只的襲擊。這是美軍對胡塞武裝的第9輪打擊。

此外,美國中央司令部23日表示,美國中央司令部部隊於伊拉克時間24日淩晨0時15分針對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真主黨旅」和其他伊朗附屬組織在伊拉克境內使用的三個設施進行了單邊空襲,以回應「真主黨旅」發起的襲擊。美國中央司令部稱,美軍此次空襲的目標是「真主黨旅」的總部、火箭和導彈的儲存地點,以及訓練單向攻擊無人機能力的地點。

伊拉克什葉派民兵團體「人民動員組織」所屬媒體當地時間23日的訊息,美軍當晚使用F-16戰機對巴格達西南約60公裏處的朱爾夫塞赫爾鎮附近地區、伊拉克西部安巴爾省靠近敘利亞邊境的加伊姆鎮等地發動了多輪空襲。截至目前,「人民動員組織」下屬「真主旅」的2名成員在美軍對加伊姆鎮實施的空襲中喪生。

對親伊朗武裝組織實施外科手術式的打擊,既避免了美軍及其盟軍的人員傷亡,又能削弱這些組織發動挑釁的能力,並對其高層人員形成隨時可能被「斬首」的壓力,確實是比較高明的戰術。實施這種打法的前提是要有強大的敵方目標情報搜集能力,以及精確的遠端打擊工具,恰恰這是美軍的強項。這就是以己之長攻敵所短。

二、俄烏戰爭全方位客觀評述

拖延了差不多一年之後,當地時間1月23日,土耳其議會以287票贊成、55票反對和4票棄權,透過了批準瑞典加入北約的議案,預料總統埃爾多安會在未來幾天簽署有關批準檔。

身為北約成員國之一的土耳其,一年多來一直推遲批準瑞典的加入,並指瑞典對其視為安全威脅的庫爾德族武裝分子過於寬容。土耳其阻撓瑞典加入北約的行程,一方面確實對瑞典支持土耳其庫爾德人武裝不滿,另一方面是要挾美國提供F-16戰機和F-35戰機。瑞典和美國並沒有因為土耳其的要挾做出實質性的讓步,而是堅守了自身的原則立場。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在社交平台「X」上興高采烈地表示:「今天,我們距離成為北約正式成員又近了一步!」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對這一訊息表示歡迎,稱瑞典加入聯盟將使其「更安全、更強大」。

目前只剩下匈牙利還沒有批準瑞典加入北約的申請。此前匈牙利多次公開表示,匈牙利不會是最後一個批準瑞典加入北約的國家。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1月23日敦促匈牙利盡快透過有關議案。 匈牙利跟土耳其一樣,企圖要挾北約為自己撈好處,不過,匈牙利遠沒有土耳其那樣的實力和勇氣,絕不敢跟北約各成員國翻臉。因此, 預料匈牙利會很快送出同意瑞典加入北約的檔

瑞典雖然暫時不是北約成員,但根據瑞典跟美國、英國和北約組織簽署的安全保障協定,自申請加入北約之日起,簽署方將對瑞典提供跟北約成員國一樣的安全保障。

(土耳其議會批準瑞典加入北約)

當地時間1月23日,俄羅斯國防部表示,當天早上,俄軍使用陸基和空基高精度遠端武器,對烏克蘭軍工設施實施集群打擊。俄國防部稱,既定打擊目標均被擊中。

俄軍發射了4枚S-300/S-400地對空導彈,15枚Kh-101/555/55巡航導彈,8枚Kh-22巡航導彈,12枚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和5枚Kh-59/Kh-31導彈,烏克蘭軍隊擊落了所有的kh -101/555導彈,5枚伊斯坎德爾導彈和2枚Kh-59導彈。為配合導彈襲擊,俄軍同時發射了大量「沙赫德」無人機。

烏克蘭方面和國際媒體記者報道,俄軍對烏克蘭兩個主要城市基輔和哈爾科夫發動最新的大規模空襲,同時襲擊了烏北部、中部和南部多個城市。現在我們來看看俄羅斯發射41枚導彈,到底擊中了哪些「軍工設施」。

哈爾科夫市一棟公寓樓遭到襲擊,至本文發稿時已有8人死亡、60多人受傷。此前,市長捷列霍夫告訴當地電視台,救援人員仍在廢墟中尋找幸存者,有30棟公寓樓在襲擊中受損,其中一棟被導彈直接命中,人員傷亡慘重。

下面是俄軍導彈擊中哈爾科夫的居民樓和停在樓下的汽車。很明顯俄軍蓄意用導彈襲擊烏克蘭平民來制造恐怖,而不是打擊他們聲稱的任何軍事目標。

(哈爾科夫被擊中的居民樓)

基輔市長克里琴科說,至少三個地區有20人受傷,其中包括3名兒童,多間公寓和非住宅建築在襲擊中起火。

聯合國駐基輔協調員布朗在一份聲明中說,部份襲擊發生在聯合國基輔辦事處附近。目擊者稱,被攔截的俄軍導彈殘骸擊中基輔及其周邊地區多個地方,聽到幾波爆炸聲,一些建築物被導彈殘骸擊中起火。

烏中部地區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長說, 該州巴甫洛赫拉德市有1人在俄軍導彈襲擊中遇難。 烏北部地區的蘇梅州官員說,該州紹斯特卡市遭到導彈襲擊,城市水電關鍵基礎設施遭到破壞。

烏克蘭空軍稱,已摧毀俄羅斯發射的41枚各類導彈中的21枚。烏克蘭總統辦公廳主任葉爾馬克在國際社交媒體義憤填膺地說:「 世界必須明白,俄軍這種恐怖行徑只能透過武力制止 。」

(俄導彈殘骸擊中基輔民宅)

最近兩天,有一條假新聞在國內外社交媒體上瘋傳,稱普京簽署了一個總統令,要收回19世紀賣給美國的阿拉斯加。

我本來是無意評論這件事的,畢竟每天很LOW的謊言鋪天蓋地,但很多讀者給我留言,認為我遺漏了這件天大的事。讀者是上帝,我不能個個都拉黑,因此今天就簡單地做一個說明。

當地時間1月22日,美國國務院的新聞釋出會上,有記者就這一傳言提問。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以開玩笑的口吻說:「我想我可以代表美國政府的所有人說……普京不會收回它。」美方回應後,一向喜歡大言不慚的俄國安會副主席梅德韋傑夫也在網上開玩笑回應:「我們一直在等待它回歸。戰爭不可避免。」同時,他在留言最後加了一個「笑哭」的表情符號。

其實,普京壓根沒簽署這個檔,這在俄羅斯官方網站上很容易查證,而且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和梅德韋傑夫對此事的回應,無論是表情還是言語,明顯都是開玩笑。

為何這麽多人就信了呢?這一方面是許多自媒體為獲得流量推波助瀾,另一方面是這個假新聞罕見地符合親俄、親烏兩個對立陣營人士的胃口——親俄人士認為俄羅斯連19世紀出售給美國的領土都能收回,證明俄羅斯確實天下第一,戰無不勝;親烏人士同樣喜不自勝,俄羅斯要跟美國打仗,那是死定了,烏克蘭恢復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指日可待。

有大量媒體願意傳謠,同時又有無數人願意相信這個謠言,於是這個假新聞不火都難!這就是許多人認為我遺漏了這個大新聞的真相 。因為這個新聞確實有點以假亂真,我就不批評這兩天不斷追問我的讀者朋友了。

既然提到了阿拉斯加,我就多說一句:美國在阿拉斯加州建有一個規模巨大的空軍機場。換句話說,在俄羅斯家門口的美國本土,就是一支美軍強大的威懾力量,部署有大量當今世界最高科技含量的戰略武器裝備。 所謂北約東擴威脅到俄羅斯國家安全的說法,純粹就是侮辱正常人的智商 。下面這張圖片,就是阿拉斯加美軍基地F-22集訓的震撼畫面。

(阿拉斯加美軍基地)

最近多個獨立的西方研究機構根據衛星資料分析,得出差不多一致的結論,均認為按照俄羅斯坦克與裝甲車庫存、生產、修復能力,以最近一年多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損失的速度,俄軍將會在2-3年內耗盡坦克與步兵戰車。

多份研究報告還認為,如果俄烏任何一方發動大規模進攻,俄羅斯2024年的坦克與步兵裝甲車產能,在高強度的戰事中約一個月就會耗盡。 一旦坦克、裝甲車數量不足,俄軍每天陣亡士兵人數將迅速上升到2000-3000人。目前俄軍每天死亡人數在800-1000之間。

這就是為何俄羅斯在西方陣營的嚴厲制裁之下,無法贏得這場戰爭的原因。這無關戰略戰術的高明,而是俄羅斯的綜合國力無法跟整個西方陣營較量,而且由於其入侵烏克蘭行動在國際上空前孤立,加劇了俄羅斯的困境。

無數親俄人士堅信俄羅斯地大物博,俄軍戰無不勝,而大量親烏人士痛恨西方陣營援烏不力,擔心戰爭曠日持久,也許永遠無法決出勝負。雖然去年烏軍反攻進度遠不如我的預期,但我從未對烏克蘭在一兩年內贏得這場戰爭的完全勝利有絲毫懷疑

我每天跟蹤俄烏戰爭的最新動態,接觸大量來自各方面的資料,隨著戰爭行程的演變,更加堅定了我對烏克蘭贏得這場戰爭的信心。比如, 一年前,俄軍每天死亡人數為300-400人,而現在每天死亡人數上升到了800-1000人,這就是巨大的變化。

大約兩個月前,烏軍總司令紮盧日內對媒體表示,他犯了一個重大誤判,他原以為俄軍死亡20萬人將被迫撤軍,沒想到俄軍死了30萬人卻無動於衷,看來要做長時間作戰的準備。很明顯,烏軍現在的打法就是以自己最小的代價,給俄軍最大的殺傷:30萬人不行就幹掉他50萬人;50萬人不退,就幹掉他100萬人……看俄軍能把多少人命,送進烏克蘭戰場這個巨大「絞肉機」。

(被摧毀的俄軍坦克)

1月23日,在德國拉姆施泰恩空軍基地舉行的第18屆烏克蘭防務聯絡小組會議上,西方國家重申了對烏克蘭的支持,並承諾幫助發展烏克蘭本土的軍工企業。

當地時間1月23日,比利時國防部長盧迪文·德東德對媒體表示,比利時今年將向烏克蘭提供6.11億歐元的軍事援助,這筆資金來自被凍結的俄羅斯資產的利息。

當天盧迪文·德東德與烏克蘭國防部長魯斯特姆·烏梅羅夫舉行電話會談,就軍事援助問題交換意見。雙方討論了比利時參與培訓烏克蘭飛行員的事宜。

西方陣營還在持續不斷地援烏,俄羅斯沒有一絲一毫贏得這場戰爭的可能,只是他們的嘴上功夫一直舉世無雙。

過去24小時,雙方在各個接觸線上的戰鬥依舊,均以俄軍「人肉沖鋒」,烏軍防守為主。這兩天烏方的戰損統計顯示,俄軍大量裝甲車、坦克、火炮、後勤重卡被摧毀。現在俄軍重裝備只要出現在前線,基本上都能被烏軍榴彈炮、個人反坦克導彈和無人機摧毀。這使得俄軍無法發動大規模進攻,只能用人命來填烏軍的地雷陣。

俄烏戰爭爆發第700天,烏克蘭總參謀部公布過去24小時俄軍(含俄地方、企業、分離組織武裝)戰損如下 :840名俄軍死亡,累計死亡37.87萬人;俄軍傷殘與陣亡人數比例約為1:1。摧毀俄軍13輛坦克、31輛裝甲車、2套防空系統、1套火箭發射系統、49輛油罐車和後勤多載車輛、7套特種器材(主要是電子戰器材)、37門火炮、37架無人機、22枚導彈。

(烏方1月24日統計的俄軍戰損)

本人綜合各方面資訊粗略估算, 烏軍陣亡官兵約8.3萬人 ,傷殘與陣亡人數比例約為2:1;另有超過2萬名烏克蘭平民遇難。烏克蘭為保衛家園殉國的戰士將來必榮歸天國,與上帝同在。

讓我們持續恒切禱告:願上帝賜下和平,止息戰爭;讓惡人得報應,善良者受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