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兩會前瞻|上海「大零號灣」能否參照五個新城政策支持?市人大代表提議

2024-01-17新聞
上海市人大代表為「大零號灣」發展建言獻策。
2024年上海兩會將於1月下旬召開,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人大獲悉,上海各區市人大代表圍繞不同主題進行了專題調研,其中,閔行區市人大代表調研組以「落實大零號灣建設方案,推進閔行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為題進行了專題調研。
2023年2月,上海釋出了【推進「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建設方案】。根據【建設方案】,到2025年,「大零號灣」基本建成;到2035年,成為世界級「科創灣區」之一。
調研組認為,對照「大零號灣」建設目標和重點任務,對標國際標桿科創區域,「大零號灣」的發展還面臨若幹瓶頸問題和挑戰,亟需整合區域內老工業基地等存量資源,因此,建議參照臨港新片區、五個新城等重點發展區域,加大市級層面人才、土地、資金等專項政策支持力度。
整合區域內老工業基地存量資源
調研組表示,目前「大零號灣」投入的科創載體主要是布局分散的小體量載體,難以滿足區域內上市企業、擬上市企業重大專案的空間需求;同時,創新孵化、生產制造、人才居住、商業休閑、公共服務、生態綠地等業態面積配比不夠合理,板塊之間功能相對分割。
老工業基地轉型是「大零號灣」的有機組成部份。「大零號灣」區域內,上海市屬國企存量用地資源相對集中。其中,處於「大零號灣」核心區的江川街道,集聚了地產、電氣、華誼、儀電、光明、建工等六大市屬國企集團,除閔開發外,初步估算有7000畝工業用地。
調研組認為,總體來看,市屬國企存量用地利用效率較低,其產業業態、能階效益、空間形象、環境品質與「大零號灣」建設目標不相匹配,亟需創新區企合作共贏機制和模式,加快推動老工業基地高質素轉型,全面融入「大零號灣」建設中。
針對現存問題,調研組建議將「大零號灣」的規劃上升到市級層面,由上海市規劃資源局牽頭統籌研究,將「大零號灣」區域的科創、教育、醫療、交通、產業、土地、園區、綠地、水域、公共設施等相關內容放在市級總體布局中研究。同時,透過提質增效、存量盤活、城市更新、土地出讓等方式,確保每年產業用地有一定規模增量。希望市級層面透過專班機制,協調電氣集團、華誼集團、光明集團、城投集團等市屬國企共同推進,強化相關評價、激勵和考核機制,充分調動積極性。
此外,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調研組還建議在確保「大零號灣」區域以產業為主導功能的基礎上,相應地塊用地性質可在工業、研發、倉儲間進行轉換或混合設定(M0),提高產業用地彈性規劃管理;探索工業上樓新模式,建設功能復合樓宇。
參照臨港新片區、五個新城加大政策支持
調研組認為,建設「大零號灣」已經上升為全市戰略,但缺少市級層面配套支持政策。
為此,調研組建議參照臨港新片區、五個新城等重點發展區域,加大市級層面人才、土地、資金等專項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人才政策創新支持,降低人才落戶門檻,支持符合條件的應屆畢業生直接落戶、STEM留學人員加快落戶、各類科技人才縮短「居轉戶」年限;對於境外和海外回流等高端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減按15%計征。
同時,調研組還建議爭取「大零號灣」內出讓土地取得的市本級土地出讓金扣除各項計提後不少於30%的比例返還,統籌用於城市道路等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空間建設,減輕區內財政壓力;爭取市級重大平台專案,發揮市級專項工作機制作用,圍繞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等領域,爭取國家級、市級重大產業專案、重點創新平台、重要活動優先布局在「大零號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