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以數碼經濟高質素發展促進共同富裕

2024-01-23新聞
作者:王春超(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近日印發【數碼經濟促進共同富裕實施方案】,提出透過數碼化手段促進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推進全體人民共享數碼時代發展紅利,為新時代新征程以數碼經濟高質素發展推進共同富裕提供了指引。數碼經濟有利於推動優質資源共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推動實作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尋求效率與公平之間的最佳動態均衡點
共同富裕的內涵包括「富裕」和「共同」,「富裕」強調發展和效率,「共同」強調共享和公平,兩者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近年來,在大數據、雲端運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快速發展的基礎上,數碼經濟以其對生產生活要素的高效配置能力,形成了支撐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的數據生產力,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與此同時,數碼經濟也為協同推進發展效率和共享公平帶來新契機。以數碼經濟高質素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必須尋求效率與公平之間的最佳動態均衡點,促使數碼經濟的發展能夠始終沿著推進共同富裕的方向發展。這不僅要求加速數碼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做強做優做大數碼經濟,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做大「蛋糕」,而且要求透過全面深化數碼化賦能、加快推動數碼化轉型、加強數碼治理,不斷縮小區域、城鄉、群體之間基本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差距,既保障分配的機會公平,又關註分配的結果正義,協同推進「公平共享」,推進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
以全面數碼化賦能做大「蛋糕」
透過深化數據資源開發做大「蛋糕」。成熟的數據資源與要素市場能夠對資源配置產生倍增效應。透過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構建更加完善的體制機制,打造高效開放的數據要素市場,有效銜接國際市場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可以推動商品和服務資源在更大範圍內暢通流動,實作數據要素價格市場決定、流動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不斷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經濟實作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以數碼技術賦能做大「蛋糕」。推進數碼經濟發展和提升效率,應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數碼技術所連結的千行萬業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市場基礎,突破口則是數碼技術所賦能、啟用的新經濟。應以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等新經濟形態的健康持續發展來促進市場效率的不斷增進,運用數碼技術不斷提升要素的配置效率,加快數碼化轉型。
以數碼人才培育做大「蛋糕」。在數碼經濟時代,對數據的套用和駕馭能力是數碼化轉型的關鍵,相關產業鏈各環節都需有數據管理與營運機制的良好支撐,以解決數據儲存、流通、套用等一系列問題。數碼技術和數據治理成為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是交叉、復合型人才集中的領域。應透過高校與企業、政府的緊密對接,加大數碼人才深度融合培養,將人才培育供給與市場需求有機結合。
以加快推動數碼化轉型助力分好「蛋糕」
數碼化轉型有利於推動完善就業與收入分配格局。機會公平既包括平等參與市場競爭,也包括共同分享數碼經濟發展成果、公平獲得社會福利和保障,是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內容。加快推動數碼化轉型,有助於促進機會公平,為更廣泛的社會成員提供就業創業、社會福利保障的機會。加快推動數碼化轉型有助於初次分配公平,透過降低就業門檻、暢通就業資訊,消除或減緩不合理的就業限制、分配不平衡等問題,使不同市場主體能夠透過數碼技術滲透和平台資訊共享平等獲取生產要素、參與要素定價,實作要素自由流動和高效配置。
加快推動數碼化轉型有助於推動資源共享與完善公共服務。一方面,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技術,可以將數據要素融入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方方面面,貫穿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各條通路,實作數據要素的高效配置,有助於促進生產生活資源的共享,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加快推動數碼化轉型能夠透過加強數碼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碼化賦能公共服務普惠共享,彌合數碼鴻溝,促進區域、城鄉在基本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平衡發展。
加快推動數碼化轉型有助於透過數碼治理推動完善公平競爭的市場體系。數碼經濟的擴張伴隨著營商環境的重構,圍繞數據套用形成的競爭空間在層次、深度、密度等方面都愈加復雜。加快推動數碼化轉型,有助於打通數據壁壘、實作數據互聯共享、數智監管,為此,應進一步完善數碼經濟領域適用法律的操作性及公平競爭執法協同機制,增強數碼經濟領域各經濟主體的發展合力。
【光明日報】(2024年01月23日 11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