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jasve.com/2024-1/1f2a305d33c945a276fe5063649482e1.webp)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韓文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域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就做好「三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指引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思想深邃、系統全面、博大精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份,是我們黨對「三農」規律認識的創新性發展,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農業、關心農村、關愛農民,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提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等重大論斷。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做好「三農」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深刻闡明了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歷史方位和戰略定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堅持用大歷史觀來看待「三農」問題,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立足國情農情,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始終把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從政治和戰略高度看待糧食安全問題,作出了系統謀劃和全面部署。在戰略定位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不能把糧食當成一般商品,光算經濟賬、不算政治賬,光算眼前賬、不算長遠賬」。在戰略目標上,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明確提出「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要求「做到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在戰略重點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要害是種子和耕地」,強調「18億畝耕地必須實至名歸,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在戰略保障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民種糧能掙錢,糧食生產才有保障」,強調「糧食安全要實行黨政同責」。這些重要論述,系統闡述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本方略、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實作路徑,充分體現了著眼長遠的戰略思維和居安思危的底線意識。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形勢復雜嚴峻。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樹立大食物觀,把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真正落實到位,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確保面積和產量保持穩定、供給和市場不出問題,端穩端牢中國人的飯碗。
始終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農民群眾安危冷暖記掛在心,反復強調「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在貧困的老鄉能不能脫貧」,承諾「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歷史性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打贏脫貧攻堅戰後,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強調「現在,我們的使命就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這些重要論述,飽含著真摯的人民情懷,生動回答了發展為了誰、依靠誰、發展成果由誰共享的根本問題,充分體現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力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內生發展動力,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讓農民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紅火。
始終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站在正確處理工農城鄉關系的全域角度,系統謀劃部署鄉村建設。在建設目標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強調「要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組織實施好鄉村建設行動」。在建設重點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強調「要一體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實作鄉村由表及裏、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在建設取向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鄉村建設要註重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強調「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反復提醒「不要頭腦發熱,不顧農民意願,強行撤並村莊,趕農民上樓」。在建設原則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建設是為農民而建」「堅持數量服從質素、進度服從實效,求好不求快」。這些重要論述,系統闡明了鄉村建設的基本規律和內在邏輯,為鄉村建設建什麽、怎麽建、建成什麽樣指明了方向。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中國鄉村形態快速演變的階段。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為抓手,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不斷提高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讓農村具備現代化生產生活條件,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決反對搞形式主義和「形象工程」。
始終把深化農村改革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法寶。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農村改革,為農村改革把舵定向。在主攻方向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繼續把住處理好農民和土地關系這條主線,把強化集體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實作農民集體成員權利同啟用資源要素統一起來,搞好農村集體資源資產的權利分置和權能完善」。在方式方法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農村改革,必須保持歷史耐心,看準了再推,條件不成熟的不要急於去動」,強調「對涉及土地、耕地等農民基本權益特別是改變千百年來生產生活方式的事情,一定要慎之又慎」。在底線紅線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農村改革不管怎麽改,都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糧食生產能力改弱了,不能把農民利益損害了。這些重要論述,系統闡明了農村改革的戰略方向、戰術策略和底線原則。鄉村振興越往前推進,越需要改革增動力、添活力。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堅持先立後破、守正創新,尊重基層和群眾創造,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加快推動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突破、落地見效,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讓廣大農民在改革中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始終把加強黨的領導作為做好「三農」工作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反復強調「辦好農村的事情,實作鄉村振興,關鍵在黨」。註重壓實責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完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建設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幹部隊伍,堅持工業農業一起抓、城市農村一起抓」,強調「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註重健全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健全黨領導農村工作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工作機制」,強調「要完善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註重夯實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工作千頭萬緒,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關鍵」,強調「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作黨的領導的堅強戰鬥堡壘」。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加強黨對「三農」工作全面領導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落實落細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要求,健全黨委全面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推動形成全黨全社會重「三農」、促振興的強大合力。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既有戰略層面的長遠謀劃,又有戰術層面的具體指導,是一個不斷豐富完善的科學理論體系和思想寶庫。在「三農」工作實踐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都能從中找到答案和解決辦法。我們必須完整、準確、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刻領會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切實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提升「三農」工作本領和政策水平,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實效,紮實有力推動「三農」領域重點任務落地見效,奮力開創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工作新局面。
來 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