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2月18日晚,歐本海默在睡夢中溘然長逝,那一年他62歲。他的妻子姬蒂說:「他死得很可憐。他先是變得像個小孩,然後又成了一個嬰兒……」;
1977年1月19日下午,歐本海默的次女托妮在父親建造於鷹巢灣的海灘小屋上吊自殺,時年32歲。美國聯邦調查局重新翻出了對歐本海默曾經的指控,未能讓托妮獲得在聯合國工作的安全特許,自那以後(1969年),「她似乎就再也沒能重新站起來」;
1979年夏,歷史學家馬丁·J.舍溫從「馬背」上開始對歐本海默的生平進行研究——騎馬數小時到達「佩羅卡連特」的「歐本海默牧場」,同歐本海默的兒子彼得聊天,直到【歐本海默傳:美國「原子彈之父」的勝利與悲劇】一書正式出版,共耗時25年;
2006年,【歐本海默傳】獲美國普利策獎(傳記類);
2021年10月6日,【歐本海默傳】的作者之一馬丁·J.舍溫因癌癥逝世;
2022年12月16日,拜登政府推翻了1954年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對歐本海默撤銷安全特許的決定;
2023年夏,諾蘭執導的電影【歐本海默】上映。
因為導演諾蘭的名氣,他執導的電影【歐本海默】受到了廣泛關註,曾經影響二戰行程的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以及這背後的「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又從歷史的塵埃中被「帶回了」當下,被回憶、被討論。諾蘭的電影聚焦於歐本海默的生平經歷,之後的討論也多集中於歐本海默、科學與倫理的關系,以及美國歷史等話題。據日本紅十字會推斷,發生在廣島和長崎的未經警示的突然爆炸造成了25萬人死亡,15萬人受傷。日本思想家鶴見俊輔在【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1931-1945】一書中談到這次核爆的受難者:「不喜歡談論他們的遭遇……對未來的命運都感到失望無助,每天茍延殘喘。」
電影【歐本海默】海報
作為「原子彈之父」的歐本海默,他的人生悲劇也自此開始,「原子彈之父」這個身份永遠與他捆綁在一起了。雖然他並沒有為制造原子彈公開道歉或者懺悔過,但據【歐本海默傳:美國「原子彈之父」的勝利與悲劇】的作者之一凱·布特的講述,「他的內心肯定也是備受煎熬」,從歐本海默妻子姬蒂的信中可以得到證實,「她擔心自己的丈夫會因為深度抑郁而自殺」。
其實很多人並沒有想到歐本海默會成為「曼哈頓計劃」的實驗室主管,他的好友、物理學家伊西多·拉比說,「他對儀器器材一竅不通」。當格羅夫斯向美國軍事政策委員會提名歐本海默時,遭到了強烈反對。格羅夫斯認為歐本海默作為實驗室主管候選人有三個不足之處:沒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物理學家在領導眾多諾獎得主時難以服眾;沒有行政管理經驗;政治背景有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但最終歐本海默那「自負的野心」打動了格羅夫斯,格羅夫斯認為這一點讓歐本海默能成為一個可靠的甚至容他擺布的合作夥伴。
讓歐本海默更沒想到的是,原子彈研制成功9年後,自己要接受調查和面對聽證會。其實他明明可以直接走開,就像愛因斯坦建議他的那樣,但他並沒有。其實,在歐本海默擔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長後,他的老朋友哈羅德·徹尼就對他說,「是時候放棄政治生涯回歸物理學了」,但歐本海默覺得騎虎難下。旁人和後來的研究者都能看出歐本海默彼時在政治上的幼稚,唯獨他自己很執拗。面對聽證會的結果是,他的安全特許並沒有被恢復,聽證會記錄被泄露給媒體,他又受到了公開的羞辱。布特說,在歐本海默生命的最後十多年裏,他一直因此處於受傷的狀態,每年都有三四個月退隱至聖約翰島的海灘小屋。
歐本海默在聖約翰島
或許歐本海默的性格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他的命運,而他的命運又是美國歷史行程的寫照。他的聽證會撞上了麥卡錫主義的頂峰時期,但他和路易士·斯特勞斯的個人恩怨是主要的導火索。這與他一直以來面對權勢以及同好所表現出來的傲慢有關,就像他曾經因為在學術討論會中經常打斷別人的發言而遭到抗議。
最後是喉癌奪走了歐本海默的生命。放射治療失敗,他只得在62歲就離開了這個復雜的世界。十年之後,歐本海默的愛女托妮在父親建造的小屋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布特說,「托妮的死讓這個悲傷的故事更加悲傷了」。
托妮·歐本海默
「歐本海默悲劇」最重要的影響應該是科學家在政策制定中的角色變化。【歐本海默傳】是這樣總結的:「二戰結束後的幾年間,科學家一直被視為一個新的知識分子階層,是美國公共政策制定者中的一員,他們可以正當地發表自己的專業意見,他們的身份不僅是科學家,還是公共思想家。隨著歐本海默被趕下神壇,科學家們知道,未來,他們只能作為解決具體科學問題的專家為國家服務。正如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後來觀察到的,歐本海默受難意味著戰後‘科學家的救世主身份’已經終結……這次審判成為科學家與政府關系的一個分水嶺。在美國科學家應該如何為國家服務這一問題上,最狹隘短視的主張大獲全勝。」
歐本海默(右)小時候熱衷於玩積木和收集巖石標本
歐本海默的人生其實比電影呈現得還要豐富,而且著實讓人羨慕,尤其是人生的前半段。歐本海默出生在一個富裕的猶太人家庭,他的母親埃拉是一位有所成就的畫家,父親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愛好歷史和藝術。他的父母收藏了大量法國後印象派和野獸派的作品,梵高、畢加索、塞尚的畫作都在他們的收藏之列。1931年歐本海默搬進位於柏克萊山的公寓時,他把父親送他的一件畢加索的小幅版畫掛在墻上,那時他經常邀請學生到家裏共進晚餐,「如果大家聊夠了物理學,談話可能會轉向藝術或文學,或者歐本海默會提議看電影」。家庭教育的氛圍讓他獲得了藝術和人文修養,殷實的家境讓他從未因為生計發愁,相反還讓他收獲了一定的人氣,甚至讓他有了一個眾人皆知的怪癖——一旦有人喜歡上他的東西,他就覺得必須送給對方,他不理解他迷戀的德國女生夏洛特·裏芬斯塔爾為什麽會關註自己的行李箱,但最終還是把這個箱子送給了這位女生。
歐本海默是我們這個時代渴望的全才,在他的那個時代也是不可多得的。歐本海默對理論物理學研究著迷,但同時也閱讀了大量人文作品。艾略特的代表作【米德爾馬契】深深吸引著14歲的歐本海默,高中時他就讀過柏拉圖和荷馬的希臘語原著,以及凱撒、維吉爾和賀拉斯的拉丁語著作。大學裏他和朋友一起寫詩,有時還用法語,也模仿契訶夫的風格寫短篇小說。他從頭到尾讀完了長達3000頁的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在火車上用三天時間從頭到尾讀完【資本論】,「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充滿神秘主義與存在主義的內容與他不安的靈魂曾產生共鳴」。開始教學生涯之後,他廣泛的閱讀興趣也令旁人印象深刻,他的學生說:「歐本海默幾乎讀了所有新出版的小說和詩歌。」歐本海默到萊頓大學六周就可以用荷蘭語演講,一個月的時間內學會意大利語,用來讀但丁的作品,他還興奮地學習梵語,並很快就能閱讀【薄伽梵歌】。【歐本海默傳】參照了他的朋友哈羅德·徹尼斯的評價:「因為大多數事情對他來說都輕而易舉,只有那些真正困難的事情能吸引他的註意力。」後來這廣泛的興趣還體現在他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所做的謀劃——他無法抗拒這個把科學世界和人文世界結合起來的機會,聘請了自己年輕時著迷的艾略特,還有以賽亞·柏林、湯因比等歷史學家、哲學家、小說家和詩人,讓他們同物理學家和數學家一同「寄居」在這家「學術旅店」。
歐本海默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辦公室裏
歐本海默最終沒有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歐本海默傳】做出了如此解釋:「歐本海默致力於前沿的物理學研究,解決他感興趣的問題,他當然不缺能力,但他沒有恰當的策略,時機也不對。最後,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的是那些取得具體成就的科學家。」但歐本海默幸運地趕上了量子力學發展的第二波浪潮,在1926-1929年間發表了16篇論文。他是第一個掌握連續波函數性質的物理學家。「當今的物理學家一致認為,歐本海默最令人驚嘆的、最具獨創性的工作是在20世紀30年代末完成的關於中子星的研究,天文學家直到1967年才第一次觀測到這種天體。」
【歐本海默傳:美國「原子彈之父」的勝利與悲劇】中譯本正文一共有713頁,但即使全部讀完,好像也感覺並沒有了解到歐本海默的全部。他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人,謙遜又傲慢,自省又自大,而且很少與人袒露心跡。布特說,作為傳記作者,他們只是提供了供讀者拼圖的證據。諾蘭的「拼圖」在布特看來已經非常成功了,算是好萊塢的一個奇跡,布特本來擔心好萊塢產業理解不了這麽復雜的故事。這本傳記出版近20年了,同他們談電影改編的人也有好幾撥兒,有的劇本被布特和舍溫指出有100多處錯誤,有的因為劇本平平而放棄了,還有的雖然劇本有趣,但最終未能找到願意拍攝的工作室。一直沒放棄改編版權的是一位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專業的商人,他對這本傳記非常感興趣,並力推給諾蘭,所以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部電影。
關於歐本海默更多的解讀,看看【歐本海默傳】的作者之一凱·布特是如何回答澎湃新聞記者提問的。
凱·布特
澎湃新聞: 這本傳記原本的書名裏有「美國的普羅米修斯」,把歐本海默比喻成普羅米修斯是否恰當?有人認為歐本海默和普羅米修斯並不一樣,普羅米修斯不會像歐本海默那樣有那麽多反思。
布特: 「美國的普羅米修斯」是個不錯的書名,因為普羅米修斯盜火給人類,他因此受到了懲罰;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了歐本海默身上,他給人類帶來了「核彈之火」,但九年後他也遭受到了「報應」。不過你說的對,普羅米修斯不會進行自我反思,他畢竟是神。而歐本海默實際上是深度自省的,他畢竟是凡人,他有自大的一面,但也會缺乏安全感。他知道自己非常聰明,但他對自己的工作和「原子彈之父」的身份也有深刻反思。他從來沒有公開道歉過,從未說過後悔制造原子彈。但很顯然這件事也給他帶來了痛苦,想到自己接下來的人生都將和原子彈捆綁在一起,他也很煎熬。
【歐本海默傳】
澎湃新聞: 您的著作有造神或者樹立偶像的意味嗎?如果沒有曼哈頓計劃和後來的聽證會,雖然歐本海默非常優秀,但並不能說是當時物理學家裏唯一優秀的一位。
布特: 我們在這本書中並沒有將歐本海默偶像化。當我和馬丁·J.舍溫著手撰寫這部著作的時候,我們考慮的是更廣闊的視角。我們在某些方面是很崇拜歐本海默,但同時他又是個復雜和神秘的人。有的時候我們並不能理解他為何要那樣做,他有時是易怒的、令人困惑的。他身上有很多謎團,所以我們希望這本書展現的歐本海默盡量接近真實的他。
我們也寫到了他的缺點。他有的時候特別驕傲自大,還很粗魯,尤其對當權者,比如當時的美國總統、原子能委員會主席路易士·斯特勞斯等,但他對普通人又會很溫和且富有耐心。他對學生都非常好,和其他教授不同,他會同學生合寫文章,一起署名,包括那篇關於「黑洞」的文章。這些都是不尋常的事情,表明他的確心腸好。但他有時候也挺難搞的。他在生命中邂逅的女性也是非常復雜的。他和姬蒂結婚,姬蒂是個強勢的女人,受過高等教育,也很難搞(有酗酒問題)。我們在這本書中對他的這段婚姻也是有所批判的。所以我們寫他好的一面,也寫不好的一面。傳記不能完全是「英雄崇拜式」的描述。
澎湃新聞: 您的傳記從一開始就是要試圖暗示歐本海默的性格決定了他的命運是嗎?他不怕死,追求卓越,傲慢,總想要勝人一籌,讓他最終做出了那樣的選擇:制造原子彈、接受聽證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反對核武器擴張。
布特: 青年時期的歐本海默集聰慧、野心和不安全感於一身,所以他22歲的時候在英國劍橋經歷過嚴重的精神危機。誰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但肯定有事情發生,而且很重要。我們在這本書中試圖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因為這表明他也是一個普通人,也是脆弱的,也會自我懷疑和困惑。我認為展現傳主的人性和弱點也是傳記非常重要的一部份。我們不知道這樣的性格是否決定了他的命運。我們在傳記中展示了他的人生和事情的發生經過,但並不是說這樣的人生註定就會如此。成為「原子彈之父」是他自己的選擇,至於原因,可能因為他在政治上偏向左翼,他和美國共產黨的關系很緊密,對歐洲的法西斯主義非常擔憂。他在德國學習物理,所以他很清楚德國物理學家維爾納·海森伯完全有能力造出原子彈,他擔心他們正在快馬加鞭超過美國。如果希特勒手裏有原子彈,那就是大麻煩了。但二戰結束之後,他又擔心美國對於核武器的利用。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故事。當舍溫和我開始著手寫這本書時,舍溫對我說:「如果我們只是寫制造原子彈的故事,那我們就不會耗費這麽多年的時光了。」
這個故事有意思的地方在於,1945年他成功造出了原子彈,九年後卻因為這件事被擊垮。他要面對一個不公正的、悲劇性的聽證會,這本是他不應該經歷的錯誤的事情。我們想不通的是,他為什麽要去面對這個聽證會,而不是直接走開。我們猜測,這時的歐本海默還有一定的野心——他享受成為名人,這樣可以到華盛頓同參議員、將軍和總統對話,他認為可以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對核武器的發展建言獻策。他並不想放棄這一切,這也算他的某種弱點。書裏講到歐本海默和愛因斯坦的一段對話,在諾蘭的電影中也有這一段,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歐本海默對愛因斯坦說自己要去華盛頓了,愛因斯坦質疑他為什麽要讓自己深陷政治迫害,明明可以直接走開的,歐本海默又跟他爭辯了一番,說自己需要安全特許,這樣就可以給華盛頓有權力的人提建議。當歐本海默走開後,愛因斯坦對自己的助手說:「他真是個蠢貨。」這在傳記中是個很有趣的故事,從中可以窺見歐本海默同愛因斯坦的關系,以及他的政治敏感度和幼稚之處。
愛因斯坦與歐本海默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澎湃新聞: 歐本海默為什麽有那麽強的領導能力?領導科學家應該是非常困難的工作,他是怎麽做到的?
布特: 在歐本海默身上比較有意思的一點是,他年輕的時候根本沒有很強的領導力。他最初是個糟糕的教師,甚至不能很好地講課,甚至要努力自學才能成為好的教授。在洛斯阿拉莫斯,他要自學成為管理者。這又是個謎團,我們傳記作者和讀者都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據我的猜測,他之所以在洛斯阿拉莫斯做得不錯——盡管他此前並沒有什麽行政管理經驗,除了掌管幾個研究生,而洛斯阿拉莫斯是個保密計劃,有6000人參與,其中上百位是自大的科學家,有些還是諾貝爾獎得主,主要因為他不僅僅是個物理學家,同時他也熱愛文學,對人類的境況很感興趣,比如對哲學很感興趣,他學習梵文以便能讀【薄伽梵歌】的原文。歐本海默是個復雜的人,對很多東西都很感興趣,這讓他可以同各種各樣的人進行交流。在洛斯阿拉莫斯,他可以和化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工程師用平實的語言交談。又說到這裏,歐本海默是一個非常奇怪的人,他既傲慢,同時又具有人性關懷,因此他會認真傾聽。大家喜歡他這一點,他因此得到人們的尊重。我們在傳記中也有描述,諾蘭的電影裏也有這個片段,就是一般在洛斯阿拉莫斯當歐本海默同大家開會的時候,他會站在會議室的最後面,讓其他人都先談談自己的想法,然後在合適的時機,他再走到前面總結大家對於現存困難的看法。這樣的形式能讓他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麽,同時大家也覺得自己的觀點受到了重視和尊重。他還有一種特別的風格,就是講話的時候聲音低沈,像耳語一般。現在也能在網絡上看到他過去演講的影片,他的聲音非常有磁性,語速很慢,很溫柔,每個單詞和音節的發音都非常清晰,一段接著一段講,中間沒有猶疑。所以大家需要側耳傾聽,確保自己能聽清他的講話。
歐本海默(左)和格羅夫斯
澎湃新聞: 您在書中參照了物理學家伊西多·拉比的原話,他說歐本海默「睿智過人,又愚不可及」。「愚不可及」是指什麽?是說他有些幼稚嗎?
布特: 拉比是歐本海默的密友,他的確覺得歐本海默有時是幼稚的。拉比和歐本海默都是猶太人。拉比是在一個非常傳統和保守的宗教家庭長大的,他們很重視宗教習俗;但歐本海默家的情況不同,他們沒有遵循猶太教傳統的宗教習俗,而是信奉「倫理文化協會」這個猶太教派,討論什麽是道德的行為,以及如何具有道德。拉比說過歐本海默「睿智過人,又愚不可及」,但他還說過,如果歐本海默對猶太教了解更多,而不是對印度教了解更多,他應該能成為更好的物理學家。拉比並不是在批判歐本海默,而是僅僅據觀察得出結論——歐本海默同自己的傳統隔膜太深。歐本海默並不覺得自己是猶太人,雖然他知道別人把他當作猶太人,但他覺得那是別人的問題。歐本海默就是這樣抽象神秘的人物,對印度的宗教經典感興趣,但對自己的【塔納赫】並不感興趣。所以其實很難搞懂歐本海默在想什麽,拉比也是這麽認為的。
澎湃新聞: 您的傳記中提到,歐本海默在1950年之後就再也沒有發表過物理學論文,這是為什麽?他沒有拿到諾貝爾物理學獎,是因為他太聰明,不能在一個問題上深耕下去?
布特: 對,我覺得這是部份原因。歐本海默有很多興趣,他太聰明了,反應太快,實在沒什麽耐心。所以當他發現了物理學上的一個問題,研究很短的一段時間後,覺得自己搞懂了,就不再碰了。1948年,他發表了一篇關於黑洞的文章,僅僅依靠量子力學、相對論和一點點數學就預言了黑洞的存在。雖然不能在現實中驗證黑洞的存在,但他在理論上證明了黑洞存在的可能性,並且撰寫了一篇很短的論文,然後他就此放手,再也不會回過頭來研究這個問題。但其實這是對宇宙非常重要的洞見,如果他在這上面花費更多的時間撰寫更多的論文,他可能會因此獲得諾貝爾獎。而科學家真正因為黑洞原理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要等到20世紀60年代後期了。
20世紀50年代,歐本海默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長,因為他不想再從事同核武器相關的工作了。這份工作吸引他的一個地方在於,不同學科的學者被召集在一起,而且他們沒有教學任務,只用坐在那裏思考,而歐本海默對很多學科都感興趣。但此後他再沒做過嚴肅的物理學研究。在他來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之前,那裏主要是數學家和物理學家;歐本海默到來後聘請了很多哲學家、歷史學家(包括喬治·F.凱南)、詩人,這背後其實是歐本海默本人的興趣。所以在這樣的氛圍中,他不再做物理學研究也是意料之中的。
澎湃新聞: 如何理解歐本海默對人文學科的興趣,他是在為自己的內心困惑尋求答案嗎?
布特: 我想歐本海默一直是個自省的人,對宏大問題也非常感興趣。他在1958年的確寫過一系列演講稿,透過BBC廣播面向全球的聽眾講演。歐本海默利用這次機會談論了「科學的作用以及如何影響人類生活」,非常哲學化,真的很難理解。但這是他的興趣,他不僅像其他科學家一樣對物質世界感興趣,而且他自己也在試圖探索如何理解這個世界,如何適應人類社會。他真的是個很復雜的人。
澎湃新聞: 但除個人性格外,歐本海默的悲劇也與20世紀50年代麥卡錫主義影響下美國的冷戰氛圍和緊張的政治局勢密切相關。哪個因素是導致悲劇的根本原因?
布特: 歐本海默最終成為麥卡錫主義盛行時期重要的受害名人,他的垮台主要是因為路易士·斯特勞斯發起了針對歐本海默政治背景的調查。但斯特勞斯這麽做主要是因為自己和歐本海默的私人恩怨,他不喜歡歐本海默,因為歐本海默對他很不客氣,顯得很傲慢,這是他們不相容的個性所導致的。但同時,斯特勞斯是原子能委員會主席,他非常支持氫彈和其他核武器的制造。而歐本海默反對氫彈的制造,他認為氫彈能量巨大,並沒有必要,那只是個邪惡的武器而已。所以斯特勞斯認為歐本海默反對制造氫彈正是他的左翼政治觀點及其同美國共產黨有緊密聯系的證據,他認為歐本海默可能對美國不忠誠,對美國安全造成了威脅,甚至還可能是蘇聯的間諜。斯特勞斯的個人恩怨正好發生在1953年到1954年,正好遇上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在全國範圍內掀起揭露和清查美國政府中美國共產黨活動的高潮。這是件瘋狂的事情,因為1954年美國共產黨黨員不足5000人,而且有一半都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工,根本不具威脅力,是無關緊要的。斯特勞斯發起的聽證會正好在麥卡錫主義盛行的時候,聽證會持續了一個月,是秘密進行的,被精心安排和操控,所以歐本海默是不可能獲勝的,他被認定為危險分子,他的安全特許並沒有被恢復。之後斯特勞斯將聽證會的所有記錄泄露給【紐約時報】,相當於公開羞辱了歐本海默,在政界和知識界摧毀了歐本海默。歐本海默自身也遭受了很大的打擊,他很絕望。這部份在電影中沒有展現,但在傳記中有記錄。聽證會結束的那個夏天,歐本海默休了一個長長的假期,去了聖克羅伊島和聖約翰島那幾個加勒比海島嶼,投身於海灘上的「蠻荒之地」。他愛上了聖約翰島,在海灘上買了一塊地,最終建造了一座非常簡易的海灘木屋。他余生的每年都會來這裏住上三四個月,成為隱士,與世隔絕,與舊交也多不來往。這是個奇怪的選擇,但他相當於退隱了,下海釣魚,獨自在海灘上散步。所以在他生命的最後一段時間,他一直處於精神上受傷的狀態,這是個非常悲傷的故事。
1966年夏,歐本海默(中)在聖約翰島的海灘小屋
澎湃新聞: 有觀點認為,歐本海默成為一個反復被定義、被評價的人物,是美國在不斷尋找自身地位和歷史定位過程的產物。您認同這個觀點嗎?能說說您關於這個問題的想法嗎?這本傳記出版已經很長時間了,你們對歐本海默的看法有改變嗎?
布特: 撰寫傳記的原因往往不是因為對某個人的生活感興趣,歐本海默的生命歷程可以展現出其背後宏大的時代,包括政治的和社會的。當然,歐本海默的一生告訴了我們很多關於美國的歷史——20世紀二三十年代,二戰,麥卡錫主義。這也是傳記能夠吸引人的地方,讀起來像小說,因為講的是一個人一生的故事,而我們總是對別人如何度過一生感興趣;同時在讀這些故事的時候,又學習了歷史。
我目前對歐本海默的看法並沒有太多變化。這本書出版18年之後,歐本海默的故事依然讓很多人感興趣,這並沒有讓我感到驚訝。當然這要歸功於諾蘭的電影,電影讓大家再次關註歐本海默的故事。但這個故事不僅僅對美國人來說很重要,而且對全世界都很重要,因為我們依然生活在核武器的時代,我們無法改變它已經被發明出來的事實,它永遠會在那裏,永遠都是危險的存在,所以這關涉地球上的老老少少。歐本海默的故事另外的意義在於發生在他身上那些不公正的事情仍在今天回響著,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政治在現今也有所體現,比如杜林普和拜登在任期間的情況。杜林普執政時期就像麥肯錫主義盛行時期一樣,而事實上,當年麥卡錫的首席律師羅伊·科恩在1973-1984年間也是杜林普的律師,他教會杜林普他的政治手腕、對法律的看法、如何應對媒體、如何駁斥指控、如何用謊言逃避責任、如何逃稅。所以歐本海默那個時候的政治文化在現今也是存在的,透過閱讀傳記能夠明白在歐本海默身上發生的事情,多少也能理解現在的美國政治。當然,歐本海默的故事之所以重要還因為他是科學界的代表人物,我們現在不管生活在地球的哪個地方,都被科學技術環繞著,科技讓整個世界在快速變化著。所以他的故事對於我們理解當今這個科技社會的復雜性,以及思考人類如何應對也非常重要。舍溫在2021年已經去世,我不能代表他發言,但我相信他也是贊同我關於這個問題的想法的。
【橫空出世】
澎湃新聞: 如果歐本海默是個諱莫如深的人,不願意袒露自己的內心,那我們到底應該怎麽了解和研究他?傳記到底是否能夠展現真實的歐本海默?
布特: 歐本海默是個特別神秘的人物,但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謎,旁人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如果我要寫關於你的傳記,我應該能找到關於你的很多事實,我會去采訪你的朋友、同學、親戚等,然後我會把這些變成一種敘事,總會有某種「真實性」。要得到更多的真實性,除非我讀了你的日記、信件,采訪了你本人。傳記本身就是一個拼圖的過程。歐本海默在1967年去世,我和舍溫都沒有采訪過他。他沒有留下日記,但有幾百封書信,還有很多其他線索,舍溫采訪了150個相關人——他的學生、同事、其他科學家等。我們獲得了關於他的很多資訊,但盡管如此,他還是個神秘的人物,讓人難以捉摸,有時甚至不知道他說的話到底要表達什麽。他只去過日本一次,那距離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已經很多年了。他是去東京參加會議,作為「原子彈之父」,他的到來在日本也算是新聞。當歐本海默在機場接受采訪時被問及是否對發明原子彈感到後悔,他的回答簡直令人震驚——「我只能說,我昨晚並沒有比前一晚睡得更糟或者更好」。這算是一種回答,但多少有點神秘兮兮。他的確從未在公開場合就廣島和長崎發生的事情道歉或者懺悔,但很清楚的是,他是愧疚的。從他妻子在1945年8月——廣島和長崎核爆之後——寫的信來看,她非常擔心自己的丈夫會過於沮喪而陷入深度抑郁,害怕他會自殺。這其實是歐本海默有所悔恨的強有力證據。傳記作者其實是某種意義上的尋寶者,「拼湊」出一個讓人有些困惑的故事,而歐本海默尤其令人感覺困惑、隱晦和神秘。我們寫這本傳記的方式就是想讓讀者得出自己的結論。我們沒有以一家之言說到底發生了什麽,而是為讀者提供了得出自己結論的證據。
澎湃新聞: 為什麽直到2022年,歐本海默被取消安全特許這件事情才被拜登政府確認為不公正的?為什麽中間耗費了這麽多年的時間?
布特: 非常清楚的是,1954年發生在歐本海默身上的事情是不公正的,違背了聽證會原本應遵循的原則。其實之後是有抗議的,還有曾在洛斯阿拉莫斯工作的科學家聯名簽署的請願書,試圖借此推翻聽證會的結論,恢復歐本海默的安全特許。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當時麥卡錫主義的剩余勢力還很強盛。之後的多年,一直有試圖恢復歐本海默名譽的努力。所以在1963年,堅尼地總統決定授予歐本海默「費米獎」,這是他去德薩斯州之前做的最後一個決定。說服堅尼地做這件事情的人是約翰·邦迪,他是歐本海默的朋友,也是我之前一本傳記的傳主。在堅尼地遇刺之後,莊遜總統給歐本海默頒發了「費米獎」,但那個時候歐本海默已經60多歲了,健康狀況也不太好。他們曾經也問過歐本海默,是否願意再經歷一次聽證會,可以讓他重新獲得安全特許,但歐本海默拒絕了,他不想再來一遍。2005年這本傳記出版後,我和舍溫寫了一份備忘錄,記錄了1954年聽證會結果的不公正之處,以及為什麽應該為他翻案。2008年,奧巴馬當選了美國總統,我們想自由的民主黨可能會給予歐本海默一個公正的評判。我們寫信給奧巴馬以及他的一位秘書,但被他的秘書拒絕了。之後我們一直還在努力,直到2016年杜林普當選總統,我們就放棄了,知道這是不可能的。2020年拜登當選總統之後,我們重新開機這個議題,聯系了一位朋友,他是一位參議員的助手,這位參議員一共說服了43位參議員為請願書簽名。令人驚喜的是,2022年我們的提議成為現實,但可惜那個時候舍溫已經過世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