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金價一年創40次新高 金店卻扛不住了

2025-01-11新聞

2025年,黃金價格仍在高位盤旋,根據1月9日最新的倫敦金價行情,現貨價2663.24美元/盎司,日內漲幅0.02%。

這不由讓大夥心裏都犯嘀咕:這黃金是吃了啥了,還能這麽一直漲下去不?

把行事曆翻回2024年,國際金價就是個「破紀錄專業戶」。從年初到年尾,國際金價震蕩上揚,一年之內創下40次新高,年漲幅接近30%。

紫金礦業、山東黃金、招金礦業等黃金企業也乘上東風,業績亮眼,股價也扶搖直上。

狂飆的黃金行情,同樣讓不少人透過炒黃金享受豐厚的收益。

按照慣性思維,黃金暴漲,黃金飾品市場似乎也應該跟上。可現實是,黃金剛需消費者和黃金珠寶企業卻在高漲的黃金行情之下,經歷最為嚴峻的寒冬。

一方面,高位的金價也讓不少消費者直呼「高攀不起」;另一方面,如此火爆的金價行情推動國內金店飾品價格也紛紛突破800元/克,奇怪的是,它們卻面臨銷售困境。

有人歡喜,自然也有人憂愁。在黃金投資面前,折射出了一副蕓蕓眾生相。

01

一邊瘋漲,一邊虧慘

同樣是投資黃金,有的人賺的盆滿缽滿,有的人甚至不能保本。

伯虎財經了解到,靠著2024年的這波黃金漲勢,金店老板李捷(化名)賺了二三十萬元。

李捷表示,由於職業原因,自己經常會關註金價走勢。黃金本身不會像股票一樣增殖,但是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美聯儲的加息周期、國際局勢是否動蕩等。

俄烏沖突爆發後,李捷觀察到美聯儲遲遲看不到降息的動靜,覺得金價未來還有上漲空間,於是在2023年決定投資近200萬元購買金條,結果大賺一筆。

2023年金價持續上漲的趨勢讓王英(化名)也加入到黃金投資的隊伍中來,但她買的不是金條,而是首飾黃金。黃金貔貅、項鏈、戒指、金釵,王英喜歡什麽就買什麽。

2024年年中,王英想趁著金價上漲,把自己手中的黃金變現,結果發現回收價遠遠趕不上買入價。金店銷售人員告知她,按照當天的黃金回收價格,她花費三千多塊購入的黃金戒指,回收價格才兩千不到。

不只是黃金飾品的消費者,整個黃金飾品行業正經歷著一場嚴峻的 「寒冬」。

從最新公布的財報數據看,以周大福為例,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2025財年上半年,營業額為394.08 億港元,同比大幅下降20.4%,凈利潤更是暴跌44.4%。

同期,六福集團實作收入54.49億港元,同比銳減27.2%,歸母凈利潤同比大跌53.9%,經營利潤、期內利潤等關鍵指標也呈現出超50%的下滑振幅,黃金及鉑金產品銷售額同比減少24.1%。

這些行業頭部企業業績滑坡,與金價走勢形成鮮明反差。國際黃金現貨價格從今年4月約2328美元/盎司漲至9月的2634美元/盎司高位,漲幅約13%,國內足金首飾單價也紛紛突破800元/克。但高漲金價並未成為這些企業業績增長 「助推器」,反而是「絆腳石」。

在業績壓力下,不少黃金銷售企業選擇縮減線下門店。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成立的黃金有關企業,足足有414家倒閉。其中,黃金賽道頭部企業周大福,半年關閉了180家門店;周生生關閉47間門店;周六福關閉了76家。

這市場裏頭,黃金投資和黃金飾品消費就像冰火兩重天。

02

金價大漲,為何金店卻撐不住了?

黃金飾品在金價 「高光」 時刻卻 「賣不動」了。這般看似矛盾的景象背後,實則隱藏著復雜且多元的經濟邏輯與市場因素。

事實上,金價上漲,並不意味著所有黃金產品都會迎來「瘋搶」;出於投資心理的消費者,往往會選擇更保值、純度更高的原料黃金,也就是金條。

眾所周知,黃金跟黃金飾品是兩回事。舉個例子,它們之間的關系就像是麪包和面粉。企業拿著面粉加工成麪包,再額外向消費者索要30%的加工費,形成品牌溢價。

以前金價低的時候,黃金屬於消費內容,消費者願意付30%的溢價,把黃金做成滿意的飾品。

現在的黃金屬於金融內容,購買黃金只是為了坐等升值再二次兜售,溢價30%的黃金飾品並不適合投資。

那麽,黃金企業的消費群體只剩下「剛需使用者」,但如果金價實在太高,這部份剛需使用者同樣會難以承受。

在浙江一家金店內,看著一旁的金價表格,盡管有優惠活動,王女士還是下不了手。她本來想給自己買一根10多克的金項鏈,作為40歲生日禮物,但對比了幾款,都得1萬元出頭……最終還是只給女兒買了一根1000多元的「逢考必過」黃金手鏈。

某金店老板更是坦言道:「黃金櫃台前往往空無一人,即便是結婚這樣的剛需場景,消費者也傾向於選擇克數較少的金飾。」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止到2024年9月,金銀珠寶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64億元,同比下降7.8%;而且,這一數據已連續多月呈下滑趨勢。同樣,世界黃金協會釋出的【2024年中國金飾零售市場洞察報告】顯示,「自戴」作為金飾消費的主要場景,占比已經從39%下降到今年的27%,很多消費者可能縮減了「自戴」首飾購買等非必要消費的預算。

由此可見,金價如若持續漲下去,人們對金飾的消費意願很可能也會進一步下降。

隨著消費者對金店的「冷落」,或將進一步影響了黃金珠寶企業們的經營業績。

03

展望2025 ,黃金還會是牛市嗎?

那麽問題來了?展望2025,黃金是復刻過去一年金價走勢,繼續走牛,或是迎來拐點?

事實上,世界黃金協會在【2025全球年度展望】裏已經放話了:前景還行,但漲勢可能沒那麽猛了。

目前,金價穩定在每盎司2600美元附近,依舊維持在歷史高位。業內人士認為,從倫敦現貨黃金的K線來看,過去兩個月裏,每當價格到了一個階段性低點,就會出現反彈,也就是說,買盤始終存在。

首先,從長周期看,黃金價格反映貨幣內容,錨定以美元為主的信用貨幣體系信譽強弱。在美債償債能力下降、通脹壓力上行、逆全球化背景下,將推動全球央行去美元化行程,進而持續支撐作為推動金價上漲的「風向標」之一——央行的購金需求。比如,去年第三季度,多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最新數據,10月份全球央行黃金凈購買量達到60噸,創下2024年的單月最高值。

而從中國央行角度看,中國仍有較大增儲黃金儲備空間。南華期貨預計2025年黃金價格可能仍主要受投資需求波動主導,但央行購金將為金價帶來強勁的下方支撐。

其次,2025年1月20日杜林普將就職美國總統,這加劇不確定性,因其擬議的關稅和保護主義政策預計將推升通脹,甚至引發貿易戰。鑒於投資者將黃金作為對沖通脹的工具,在經濟不確定性和價格壓力加大的情況下,黃金往往表現更好。

此外,包括地緣政局風險仍將為金價上漲提供階段性避險買需支持。雖說有些地方的沖突有望緩和,可目前來看,國際格局分化得厲害,保不準全球避險資金還得接著買黃金。

當然,從短期來看,金價也可能會面臨回呼壓力,尤其是在美元強勢以及杜林普主動推導地緣政治風險緩解的情況下。

2025年的黃金市場,變數和機遇共存,不盲目跟風,瞅準時機,才能從這黃金盛宴裏撈著好處。

而對於黃金珠寶企業來說,在高金價下,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要補課,與時俱進,迎難而上,積極完成企業和產品的結構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