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數碼化轉型再提速。近期,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等4部門聯合印發了【中小企業數碼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由點及面、由表及裏、體系化推進中小企業數碼化轉型。
中小企業量大面廣,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數碼經濟給中小企業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數碼化在助力中小企業降本、增效和提質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隨著新一輪產業變革深入推進,中小企業數碼化轉型不僅關乎自身競爭力,更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一環。
當前,越來越多中小企業意識到數碼化轉型是「必修課」,選擇依托大型企業成熟的技術和生態能力,開展數碼化轉型實踐。截至2024年9月份,已有24萬余家中小企業在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平台上進行了數碼化水平自評測。然而,轉型過程仍面臨諸多挑戰。轉型方向不明確、前期投入成本高、融資困難、人才隊伍數碼素養不足等問題,成為中小企業轉型路上的絆腳石。
為了解決痛點,政府部門的作用不可或缺。近年來,從【中小企業數碼化轉型指南】到【中小企業數碼化水平評測指標(2024年版)】,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旨在引導中小企業找準轉型定位、明晰轉型思路和最佳化轉型過程。如今,【方案】的出台進一步為中小企業數碼化轉型指明了方向。
鑒於不少中小企業尚處於轉型的摸索階段,政策層面應充分發揮「組合拳」的優勢,靈活運用專項資金、財政補貼、貸款優惠及稅收減免等扶持手段,落實「財政+擔保+保險+服務」四位一體的金融服務新模式,切實緩解企業資金壓力,降低轉型風險,增強企業轉型的信心與底氣。
此外,數碼人才不足也是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方案】要求,利用中小企業服務「一張網」,面向不同行業、不同物件,分層分類提供培訓課程資源,組織開展大規模數碼化培訓。一方面應深化校企合作,推行定向培養機制。企業可與院校攜手客製課程體系,精準培育既精通業務又掌握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強化企業內部培訓效能,比如開設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套用等課程,全面提升員工數碼化素養,為企業數碼化轉型築牢人才根基。
需認識到,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相對薄弱,數碼化轉型是一場持久戰。順應經濟社會數碼化轉型發展趨勢,因時應勢最佳化轉型策略,定能推動更多中小企業乘「數」而上,為中國經濟高質素發展註入澎湃動力。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振東 中國經濟網供稿)
(責任編輯:王炬鵬)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笪曦
本文作者: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