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陳立非
南韓瑜當選台「立法院長」後,5日上午視察院內單位,這是他上任後第一個公開行程。當天下午3時,他又是第一次主持朝野協商。面對南韓瑜上任後的「處女秀」,島內各界都十分關註他的表現。
輿論反對「黑韓產業鏈」
據台灣「中央社」5日報道,南韓瑜當天上午與新任「立法院」秘書長周萬來一同前往院內各處進行視察。南韓瑜稱,對於島內的議事規則,周萬來是教科書級的人物,他希望與周萬來攜手合作,讓「立委」問政能夠得到最好的後勤支持與服務,同時問政時對於議事規則有沖突、盲點及不解的時候,周萬來也可以提供最專業、權威的意見。
5日下午,南韓瑜與「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一同在「立法院」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會面;下午3時主持這屆「立法院」首次朝野黨團協商,研商新會期開議日,藍綠白過招備受關註。據台灣中時電子報報道,國民黨和民進黨都認為23日開議比較合適,但民眾黨「立委」黃國昌主張底線是16日。最終經過協調,民眾黨黨團妥協,南韓瑜裁示開議日期定在20日,三黨總召集人簽字透過。
1日南韓瑜當選「立法院長」後,2日因拜會各方未在「立法院」出現,被一些綠營人士批評「不想上班」。島內有輿論擔心,「黑韓產業鏈」再起。對此,台北市長蔣萬安5日表示,南韓瑜一定會站在島內民眾立場好好來主持議事,「以人民福祉,為最優先考慮」。國民黨「立委」羅智強批評稱,官方網站清清楚楚寫著「本日無會議」,並不代表「不上班」。台灣媒體人黃楊明表示,南韓瑜作為「立法院長」並不是每天都固定時間出入「單位」,因為會有很多在外面的行程。
實際上,一些綠營側翼近日開始操弄「立法院長罷免」話題,甚至一度在島內成為網絡熱搜。前「立委」郭正亮痛批,「1450」的本質就是當民進黨的工具,「他們的眼界就到這裏而已」。台灣中時電子報稱,根據台「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身為不分區「立委」的南韓瑜無法透過罷免失去職務。而想要改選「立法院長」則門檻太高,需1/3的「立委」聯署、2/3同意,除非有明顯違法失職之處,否則不可能撤換,過去台「立法院」也沒有換「院長」的先例。
「電話門」令綠白陷入僵局
綠白陣營則陷入「電話門」紛爭。關於日前進行的「立法院正副院長」投票,民眾黨爆料有綠營人士暗自接觸想支持民眾黨推派的「立法院長」候選人黃珊珊,以換取民眾黨表態支持民進黨「副院長」候選人蔡其昌,民進黨這方面則聲稱是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主動打電話居中協調,雙方各說各話。
5日,民眾黨赴台北地方法院,對民進黨發言人吳崢、民進黨提起民事訴訟。黃珊珊稱,不告刑事而是民事的原因,主要因為吳崢是受雇人,雇主是民進黨,兩者要負起連帶賠償責任。此前,民眾黨還赴台北地檢署控告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加重誹謗罪。據悉,柯文哲不滿吳子嘉在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前,一再辱罵柯是「小醜」等。
針對媒體詢問「國民黨將來與民眾黨在立法院是否還會合作」,國民黨「立委」柯誌恩坦言,「民眾黨是未定之數」,但只要有利於民生法案,國民黨與任何政黨合作絕對不是問題。她透露,南韓瑜也特別提到「仇恨先放下,民生放第一位」。
【聯合報】5日稱,「立法院」新會期尚未開議,各政黨之間的爭鬥已搬上台面,各有所圖,又各有顧忌,已為新「立法院」的競爭與合作增添各種可能性。
「再次成為年輕人可以擁抱的政黨」
對於南韓瑜未來如何處理朝野關系,島內眾說紛紜。資深媒體人李艷秋建議,南韓瑜應強勢監督民進黨當局,不該再搞朝野和諧。但媒體人謝寒冰認為,「立法院長」的工作就是要讓政黨達成共識以透過法案,他呼籲韓在協調時應顧好四個方面,盡量做到公平、客觀、公開、不私相授受。前外事人員介文汲則提醒南韓瑜,政治只有交換利益、沒有善意,記得要立威,「卡不住民進黨,民進黨不會理你」。
中時電子報4日的社論稱,在民進黨繼續執政的同時,由非綠占多數的「立法院」立即可以進行的是,對帶有明顯意識形態與「仇中」歧視的法案條文重新檢討,包括「反滲透法」「國安五法」以及「擴大外患罪定義」、嚴管退役將領赴大陸等,把8年來肆虐台灣的「綠色恐怖」掃進垃圾堆,避免兩岸關系一路惡化至不可收拾的地步。此外,「立委」若能組團前往大陸參訪交流,促進雙方的相互理解,也有助於改善兩岸關系的緊繃。文章稱,以非綠為多數的「立法院」,恰可在關鍵時刻把台灣從懸崖邊緣拉住,向大陸官方與民間展現台灣的主流民意並不尋求激進「台獨」,也無意與大陸陷入對撞沖突,「給台海和平一個機會,讓台灣民眾過上好日子,立法院可以扮演非常積極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