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核觀察|半個月內四次,北韓為何突然密集發射巡航導彈?

2024-02-06新聞

北韓半個月內四次發射巡航導彈,集中展示新精確核打擊能力。

據新華社援引朝中社2月3日報道,北韓導彈總局2日在北韓西部海域進行了巡航導彈超大型彈頭威力試驗和新型防空導彈試射。

這是北韓繼1月30日之後僅隔三天再次發射巡航導彈,也是一個月內第四次發射巡航導彈,發射密度之高創下新的紀錄,引發外界的討論。

北韓導彈總局2月2日在北韓西部海域進行了巡航導彈超大型彈頭威力試驗和新型防空導彈試射。本文圖片來源:朝中社

半個月內四次發射巡航導彈

報道說,相關試驗是北韓導彈總局及其所屬國防科學研究所為發展新型武器系統的功能、效能及運用等多方面技術而進行的經常性活動的一部份,與地區局勢無關。報道還說,試驗未對周邊國家安全造成負面影響。

從北韓公布的照片來看,巡航導彈從陸地發射,最後命中一個海島上的預定目標。韓軍推測,朝方當天可能從平安道內陸地區向西部海域發射導彈。韓軍探測器材當天捕捉到朝方所射導彈飛行時間僅為幾十分鐘,飛行距離也短於三天前發射的「箭矢-2」(1500~2000千米)。

這是北韓繼1月30日之後僅隔三天再次發射巡航導彈。據新華社此前報道,1月30日,北韓人民軍在北韓西海上進行了「箭矢-2」型戰略巡航導彈發射訓練。朝中社稱,北韓相關訓練有助於檢查我軍迅速反擊態勢、提高戰略打擊能力,並沒有對周邊國家安全造成任何負面影響。

從北韓官方媒體釋出的圖片可以看出,「火箭-3-31」巡航導彈以傾斜角浮出水面,推測其或透過魚雷發射管發射,而非垂直發射系統。但不清楚是由潛艇還是水下試驗平台發射。去年3月,北韓曾宣布成功試射2枚潛射戰略巡航導彈,導彈由北韓「8·24英雄艦」潛艇進行試射,在北韓沿海設定的範圍飛行了1500千米。

「箭矢-2」型戰略巡航導彈於2023年3月首次對外公開,已經進行了多次發射,而1月28日發射的「火箭-3-31」型巡航導彈則是今年新公開的新型號。

1月29日,據央視新聞報道,北韓宣布於當地時間28日試射了潛射戰略巡航導彈「火箭-3-31」。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指導並現場觀摩試射。北韓公布訊息稱,兩枚巡航導彈在東海上空分別飛行741秒和7445秒,命中打擊了島嶼目標。這是「火箭-3-31」型巡航導彈今年的第二次試射。

「火箭-3-31」型巡航導彈在1月24日試射後首次對外公開,據央視報道,北韓導彈總局於1月24日首次進行了正在開發中的新型戰略巡航導彈「火箭-3-31」型試射。北韓導彈總局解釋,此次試射是武器系統的不斷更新過程,也是總局及所屬國防科學研究所的定期性義務活動。

北韓此前公開的「箭矢」巡航導彈發射照片。

根據北韓官方公開的「火箭-3-31」型巡航導彈照片,該導彈與北韓此前公開的「箭矢」-1/2外形上類似,但采用了埋入式進氣道,而「箭矢」-1/2采用的是固定式進氣道,理論上有助於提升導彈的隱身效能。

導彈專家李文盛此前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介紹說:「從外形上看,北韓新型巡航導彈與美國‘戰斧’巡航導彈類似,這種外形是遠端亞音速巡航導彈常用布局,有助於導彈在低空遠距離飛行。」

「遠端巡航導彈主要飛行在低空,隱蔽性較強,具有較強的突防能力,」李文盛認為,「該導彈有助於提升北韓的遠端精確打擊能力,可打擊南韓以及駐韓美軍高價值戰略目標,比如‘薩德’、‘愛國者’反導系統陣地、機場等。」

「巡航導彈主要飛行在低空,透過航線規劃可以避開一些防空陣地,而彈道導彈飛行在高空或大氣層外,兩者可以相互配合,一高一低,提升打擊的成功率。」李文盛指出。

【參考訊息】2月3日援引韓聯社報道稱,專家認為,潛射巡航導彈因其低空飛行高度和精確打擊能力而很難被發現和擊落,如果北韓潛射巡航導彈能力得到完善,將對南韓防空系統構成嚴重威脅。退役潛艇艇長崔一(音)說:「與專註於大規模摧毀遠端目標的彈道導彈不同,巡航導彈能在近距離實施精準打擊,因此對南韓構成重大威脅。」

韓軍一名負責人就北韓今年已四次試射巡航導彈指出,朝方或欲透過精確打擊演習提升攻擊精準度。國家安保戰略研究院導彈中心主任張泳根分析指出,朝方研發戰略巡航導彈並使用移動發射車、潛艇、艦艇、戰鬥機等各種平台進行試射,意在展現針對韓美的多層攔截打擊能力。

「火箭-3-31」型潛射戰略巡航導彈試射。

推進海軍核武裝化

「火箭-3-31」型潛射戰略巡航導彈的亮相引起了外界對北韓海軍核武裝化工作的關註。

根據【參考訊息】援引北韓官媒報道稱,在金正恩觀摩「火箭-3-31」型潛射戰略巡航導彈試射期間,金正恩還視察了位於新浦的北韓主要潛艇建造廠,討論了建造核動力潛艇和其他新型艦艇的問題。去年9月,北韓公布了據稱是其第一艘能進行水下核攻擊的戰術核攻擊潛艇。當時,金正恩宣布了建造更多潛艇的計劃,包括一艘核動力潛艇。核動力潛艇是金正恩在2021年公布的尖端軍事資產開發清單的一部份,此外還有高超音速導彈、多彈頭導彈、間諜衛星、固體燃料遠端導彈和潛射核導彈。

據報道,金正恩重申,海軍核武裝化是迫切的時代任務、國家核戰略武裝力量建設的核心要求,並就實作海軍核武裝化、多方面地擴大國家核遏制力作用空間提出了綱領性任務。

北韓新型護衛艦發射戰略巡航導彈。

從北韓公布的資訊來看,北韓海軍核武裝化已經取得了多項成果:潛射彈道導彈、海基戰略巡航導彈、戰術核攻擊潛艇、核無人潛水攻擊艇以及隱身護衛艦等,其中海基戰略巡航導彈已經配備潛艇和護衛艦。

「在中小型護衛艦上整合戰略巡航導彈是北韓海軍的一個特色,賦予了護衛艦參與戰略打擊的角色,這在其他國家是非常少見的,俄羅斯也有輕型護衛艦或導彈艦配備了對陸攻擊巡航導彈,但采用的是常規彈頭,不是核彈頭。」軍事專家韓東介紹說,「這也說明,為了提升核遏制力,北韓正努力增加海軍的核武器投射平台的種類,透過多平台部署,強化海基核力量的威懾能力。」

去年8月,北韓首次公開了護衛艦進行戰略巡航導彈發射的訊息。根據官媒公布的照片,此次發射戰略巡航導彈的軍艦是北韓海軍新型隱身護衛艦(北韓稱為警衛艦),該艦設計考慮了隱身效能,采用了上層建築內傾、減少突出物等設計,該艦配備了主炮、近防炮和反潛火箭發射器,戰略巡航導彈隱藏在艦體內部,兩個四聯裝發射筒交叉布置,並且有活動門遮蓋,發射時活動門開啟露出發射筒。

據央視新聞2月2日援引朝中社報道稱,金正恩視察了南浦造船廠。金正恩表示,南浦造船廠在發展北韓造船工業和加強海軍武裝力量方面擔負著重要任務,並提出了造船廠未來的發展方針。照片顯示,南浦造船廠正在建造多艘隱身護衛艦。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