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評論員 唐華
日前,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烏茲別克總統米爾濟約耶夫來華進行國事存取。此訪恰逢中國農歷龍年春節前夕,預示著新的一年,中烏兩國將在經貿、投資、人文等領域開展更多務實合作,為中烏兩國的傳統友誼註入新內涵新動力。
中烏兩國各領域合作穩步推進,成果豐碩。在經貿往來方面,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自2017年以來,中國對烏投資總額翻了兩番,達到110億美元,已成為烏方第一大投資夥伴;2023年前10個月,中國與烏茲別克雙邊貿易額突破百億美元大關,達到110億美元,同比大增42.1%,中國仍是烏方最大的貿易夥伴。
在專案合作方面,2023年底,由中國能建葛洲壩海外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的烏茲別克1吉瓦光伏專案首期400兆瓦已實作並網發電,成為中資企業在中亞地區投資的最大光伏專案。該專案也極大振奮了烏方發展綠色能源的信心和決心。米爾濟約耶夫總統在此訪前發表的署名文章中專門提到,在中方夥伴支持下,烏方積極發展綠色能源,計劃2030年前建成27吉瓦可再生能源專案。
在人文交流方面,近年來,烏公民學習漢語、了解中國豐富歷史文化的熱情逐年增加,烏方不僅在大學開設有中文課程,也在中小學課程裏把中文列為第二外語,位於塔什幹和撒馬爾罕的孔子學院有序營運。2023年底,魯班工坊專案在塔什幹市落地實施,將在為烏方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解決就業、促進各國民心相通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中烏合作不斷邁上新台階,既是歷史的傳承和延續,也是現實需要。早在2100多年前,西漢時期的張騫出使位於費爾幹納河谷的大宛古國,就為中國與包括烏茲別克在內的中亞各國友好交往拉開了序幕。從此,中國的絲綢、紙張、瓷器、茶葉等產品透過中亞地區中轉流通,名揚世界;與此同時,中亞的良馬、苜蓿、葡萄種子、葡萄酒釀造技術以及園藝作物種植方法等也傳入中國。這條貿易通道就是後世所說的古絲綢之路。此後,雖經歷世事變遷,但中亞各國與中國友好交往的大勢始終未變。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烏方積極響應。烏茲別克也成為最早支持並加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近年來,烏方致力於加快「新烏茲別克」戰略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對接,不斷擴大雙方合作領域,豐富兩國關系內涵。共建「一帶一路」,讓這條古代商路煥發出新的光彩,中烏關系也乘勢翻開嶄新一頁。
中烏關系不斷走深走實,離不開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2012年6月,在兩國領導人的見證下,中烏建立戰略夥伴關系。此後,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及2013年雙方簽署【中烏友好合作關系條約】的促動下,兩國高層交往、政治互信、互利合作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6年6月,習近平主席訪烏期間,與時任烏茲別克總統卡裏莫夫一致決定,將兩國關系提升至全面戰略夥伴關系。
近年來,中烏領導人更是像走親戚一樣常來常往,習近平主席和米爾濟約耶夫總統多次互訪。即便在因新冠疫情阻隔期間,雙方也多次通話,就兩國共同關心的雙邊及地區熱點問題充分討論,深入交換意見,為兩國關系未來發展謀篇布局。2022年9月,在中烏建交30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對烏茲別克進行歷史性存取,兩國元首宣布,著眼中烏關系長遠發展和兩國人民未來福祉,雙方將擴大互利合作,鞏固友好和夥伴關系,在雙邊層面踐行命運共同體。會後兩國元首簽署並行表的聯合聲明,更為雙方在農業、數碼經濟、綠色發展、文化、地方、媒體等領域的務實合作指明了方向。2023年是中烏關系快速發展的一年,米爾濟約耶夫總統兩度訪華並出席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和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兩國政治對話不斷加強,經貿和投資合作不斷深化。
當今世界局勢復雜多變,全球化行程受阻,地區沖突不斷,全球能源、糧食和生態危機加劇,可持續發展遭遇挑戰,更加凸顯出中烏雙方多年來在各領域的務實合作難能可貴。相信此訪將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進一步深化和發展新時代中烏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為中烏命運共同體擘畫新藍圖、增添新內涵。
編審:蔣新宇 張艷玲 蔡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