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廣東兩會丨省人大代表劉智成:加速推進「軌域上的大灣區」建設

2024-01-24新聞
1月23日下午,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廣州團代表審議省政府工作報告。回望2023年廣東省的成績,代表們倍感振奮;展望2024年新征程上的藍圖,代表們豪情滿懷。
「政府工作報告是2024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任務書’和‘施工圖’,是一份催人奮進的報告。」廣東省人大代表、廣州地鐵集團總經理劉智成表示,廣州地鐵今年將繼續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速推進「軌域上的大灣區」建設。
他表示,過去一年,廣州地鐵如期實作多條地鐵、城際路線開工、開通,全年完成重點專案投資861億元,實作營業收入141億元。今年,廣州地鐵將繼續發揮重大專案壓艙石的作用,全面推進在建的23條654公裏的地鐵和城際路線的建設,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素發展。
地鐵建設方面,今年將開通三號線東延段及首條環線十一號線,實作地鐵營運總裏程超過700公裏。同時推進廣州軌域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方案的報批工作,加快啟動新一輪地鐵發展。
城際鐵路方面,由廣州地鐵集團牽頭營運的城際專案將達21條(段)、938公裏,今年將開通廣佛南環、佛莞、廣清北延段、新白廣等4條城際。
他透露了一個好訊息,「22日晚,我們剛剛完成了莞惠、佛肇城際營運交接,下一步將與廣佛南環、佛莞城際實作‘四線’貫通營運。」
據了解,以公交化營運為導向,廣州地鐵積極推動廣東在「四網融合」發展率先實作突破。
「廣州地鐵集團作為主體,在國家、省、市支持下,經過兩年多的營運實踐,在廣清城際鐵路積極探索‘城際鐵路公交化營運模式’。」劉智成表示,一是「提速」,將廣清城際的行車間隔壓縮至19分鐘,並開行廣州至清遠直達列車,使兩地最快16分鐘直達;二是「便民」,上線「12306+省方自主公交化(AFC)」雙票務系統,旅客可透過羊城通、廣州地鐵乘車碼等多種支付方式進站乘車,實作車票「當日有效」「隨到隨走」。
值得一提的是「安檢互認」。劉智成介紹,旅客在花都站與廣州北站換乘無需二次安檢,今年將繼續圍繞最佳化換乘流線、提高換乘效率、推動完善立法等方面進一步探索。
城際軌域是連線灣區城市的紐帶,也將成為城市發展的主要動力。
劉智成表示,近年來,大灣區鐵路樞紐布局日趨完善,城際鐵路逐漸成網營運,運輸能力和服務水平大大提升。但與之對應的是,大部份城際路線的站點周邊規劃建設進度緩慢,客流集聚和吸引能力不足,未能充分發揮城際軌域客流運輸功能。
他為此建議,沿線各個城市加快城際軌域交通站點周邊片區規劃,以城際樞紐為核心制定土地收儲及出讓計劃,圈層式地推動土地出讓,引導城市開發優先向站點周邊聚集,並做好市政配套,「著力推動交通樞紐向經濟樞紐轉變,將交通優勢全面轉化為區域發展勝勢。」
如何讓出行「安全、高效有溫度」,更好地服務城市高效運轉和市民幸福出行?劉智成對此十分關註。
他表示,2023年地鐵客流快速回暖,日均客運量達857萬人次,客流強度全國第一。全年需要常態化客流控制的車站達62座,同時廣交會、燈光節、馬拉松等一系列活動有力提升社會活力。「地鐵作為城市交通主動脈,我們將進一步強化客流預測,最佳化運輸組織,為經濟社會活力勃發提供保障。」
「讓地鐵更友好、更有溫度。」劉智成說,廣州地鐵始終不忘服務人民的責任,特別是聚焦「一老一小」和殘障群體,持續推進適老適幼無障礙設施改造,打造「全齡友好型地鐵」,同時推動文化藝術活動進地鐵,打造「地下文化長廊」。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魏麗娜、賈政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趙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