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3日電 題:北京台協會長看台商台青持續「登陸」:自信、堅決、有遠見
作者 張楊彬 陳晨
在北京朝陽門外大街一座始建於20世紀90年代的大廈,乘電梯至四樓,穿過走廊,是一間並不起眼的辦公室,大陸第一家台資企業協會——北京台資企業協會就坐落在此。
「這裏陳列著我們各種活動的紀念品,比如這件是台青京滬1400公裏騎行的騎行服。」陳文錧向記者介紹,自2021年出任北京台協會長一職以來,這間不大的辦公室便成了他的「常駐地」之一。
以新場景適應零售業新趨勢
2000年前後,陳文錧來到大陸,在家族經營的寶島眼鏡工作。「第一家店設於武漢,之後逐漸擴充套件到廈門、上海、杭州、北京等地。」陳文錧介紹,公司見證了大陸對外開放和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與大陸共同成長,真的趕上了好時代」。
近日,北京台協會長陳文錧向記者介紹台協組織各種活動的紀念品。張楊彬 攝
2008年,電商行業開始爆發式增長,傳統零售業亟待轉型升級。「面對愈發激烈的競爭環境,企業必須想出新思路、新打法,適應市場變化。」陳文錧說,零售業已由「跑馬圈地」式的快速增長階段,前進演化到精細化、分眾化的服務模式,企業要用有記憶點的特色產品和服務吸引消費者。
「例如我們在有條件的門店植入運動場景,打造騎行友好店鋪,騎行愛好者可以在此補給需要、選購裝備,收獲不少好評。」陳文錧介紹,近年來,寶島眼鏡針對運動細分領域做了一系列創新探索嘗試,為運動群體提供完整的視光解決方案,「客製化、體驗感強的產品是線上渠道難以取代的。」
台協是「家」也是「橋」
「2023年,我們台協舉辦了大大小小一百多個活動,努力讓在京台胞把日子過精彩。」作為北京台協的「大家長」,陳文錧語氣中滿是自豪。
從成立初期為台商提供法律咨詢、資源對接等服務,到聯絡範圍擴大至台商台屬、台青台生,北京台協的覆蓋人群更廣,提供的服務種類更多。「希望能成為在京台胞的‘家’,我們中秋節烤肉,元宵節包湯圓,困難一起解決,歡樂一同分享。」陳文錧說。
兼顧企業和台協的工作讓他的閑暇時間越來越少,陳文錧卻樂此不疲。「台協更是讓兩岸民眾心連心的橋。」他回憶,在一次台協組織的騎行活動中,台灣騎友沿著知名的「大棒骨」路線環京騎行,其中也有來自台灣的記者朋友,回去後制作了短片進行報道。「我看後覺得很感動,台灣民眾看到了大陸的風光地貌、風土人情,也看到一群在北京生活的台灣朋友,他們的生活多彩有趣,讓台灣民眾更多地了解這裏真實的生活是怎樣的。」
「風高浪急,也有堅定的船」
當談到台企與陸企的關系時,陳文錧以「互為支點、互為依靠」來形容。他認為,大陸市場規模和經濟稟賦巨大,大陸不少企業也顯示出越來越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而台企外向型、國際化的思維使之在耕耘國際市場時具有獨特優勢。「在‘雙迴圈’的新發展格局下,台企是有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在的。」
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嚴峻,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突出,不少投資者在決策時更加審慎。陳文錧認為,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大陸仍是最適合台商發展的市場。「心明眼亮的企業家必然不會放棄大陸市場。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兩岸政治局勢緊繃之際,我們仍能看到不少台商來大陸投資興業,台青來大陸就業紮根,我想他們是更自信、更堅決、更有遠見的。」
「風高浪急,也有堅定的船。」陳文錧說,越來越多的台商台青看到大陸市場的不可替代性,更看到長期發展的潛力和可能,他們懷抱美好期望而來,也必能在此春華秋實、歲稔年豐。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