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縱觀中國改革開放45年歷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國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國家綜合實力和影響力與日俱增。」巴西記者、農業問題專家米爾頓·波馬爾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65歲的波馬爾出生於一個研究中國的世家,其祖父、父親都曾到訪中國。小時候,波馬爾經常從長輩口中聽到關於中國的故事。自1997年以來,波馬爾多次存取中國,並曾短暫居住。透過在高校和企業開設講座、在專欄上撰寫文章等方式,波馬爾不遺余力地向巴西民眾介紹中國的發展進步。
2023年,波馬爾出版新書,系統介紹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並分析總結了中國發展的原因及經驗。「從中國的城市到郊區,再到廣大農村地區,經過歷次采訪走訪,我看到了人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條件顯著改善。」波馬爾說。
波馬爾表示,幾十年來,中國在基礎設施、科技、文化、教育等領域的發展都取得長足進步,受到世界廣泛關註和贊賞。「每次與父親交流時,我們都會談到改革開放如何讓中國人民的生活變得更好。」波馬爾也留意到,近年來,中國更加註重高質素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區域協調發展等議題被擺在重要位置。
「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關鍵。」波馬爾表示,中國共產黨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為人民謀幸福為己任。隨著改革開放事業不斷向前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為我們提供了新的現代化選擇。」波馬爾表示,近年來,中國建設更高水平自貿試驗區、推動高質素共建「一帶一路」、出台加大吸引外資的6方面24條政策措施、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等,一項項務實舉措持續釋放利好。「中國堅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不僅對自身未來發展非常重要,對促進世界各國發展也具有積極意義。」波馬爾說。
從提供優質的中國商品到中方參與建設基礎設施專案,再到清潔能源、數碼經濟等新興領域開展務實合作,波馬爾表示,巴中兩國在貿易、經濟、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領域深化交流合作,使巴西獲益匪淺。「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推進,為發展中國家加快現代化建設提供新路徑,必將持續為世界發展提供新機遇、註入新動力。」(記者 時元皓)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01日 第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