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招商引資切莫虎頭蛇尾

2024-01-01新聞
近日,一些企業家反映,個別地方對在招商時作出的承諾並未完全兌現,挫傷了企業發展積極性,這應引起各方足夠重視。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信用是市場經濟執行的基礎,只有誠實守信,遵守契約精神,才能真正具有公信力,從而贏得經營主體的信任,為地方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言而無信,不僅直接透支了政府公信力,甚至會影響整個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個別政府工作人員法治觀念淡薄,契約意識不強,在畸形的政績觀影響下,只琢磨新工程,不考慮舊承諾。種種失信行為給相關企業帶來發展困境,挫傷了民間投資積極性。
對於個別地方政府朝令夕改、新官不理舊賬、損害市場公平交易、危害企業利益等政務失信行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出台的【關於完善政府誠信履約機制最佳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的通知】明確提出,暢通違約失信投訴渠道,加強違約失信行為認定,建立違約失信資訊源頭獲取和認定機制。
2023年以來,多地開啟政策空間,全力拼經濟,尤其是在招商引資方面重點發力,紛紛搶占新賽道,布局新興產業,「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相關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啟用招商引資的一江春水,不能急功近利,需要透過加強誠信政府建設,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增強發展環境吸重力。
也要看到,個別地方對於招商承諾並非不想兌現,而是資源與財力有限。這種情況的出現,往往是因為地方政府急於求成,拉大旗,作虎皮,在招商環節作出了不切實際的承諾,不管三七二十一,撿到籃子裏就是菜,受限於資金或資源,甚至出現了信用危機,最終兩敗俱傷。
當前,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多地仍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主要包括有效需求不足、部份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等等。在這種情況下,2024年多地仍要繼續發揮招商引資的拉動作用,創新方式精準招商。如果不能強化服務意識、提供周到服務,將很難從根本上提升其吸重力。
招商引資工作,切莫虎頭蛇尾。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法治,有了法治護航,才能形成競爭力。沒有法治,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場經濟。對地方政府來說,要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尤其是在審批的過程中,把影響企業辦事效率的重要審批權進一步下放,還要千方百計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在降低稅費成本、融資成本等方面重點發力,這樣才能招得來、留得住。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存舉)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