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回眸2023 展望2024」開拓奮進 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

2024-01-01新聞
2022年春節前夕,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中明確賦予貴州「四區一高地」的戰略定位,為貴州奮力闖新路指明了方向,讓貴州在中國式現代化行程中更有信心和底氣。
回望2023年,貴州堅定不移主動服務和積極融入國家戰略,「富礦精開」加速資源優勢轉化,推動重大專案建設蹄疾步穩;西部大開發綜合改革示範區建設有序推進,有效破解一批制約高質素發展的瓶頸問題;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加快建設,「1+9」國家級開放創新平台提質增效;六大重大科技戰略行動深入實施,創新源泉充分湧流……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在開局之年展現出磅礴之勢。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展望新的一年,貴州將搶抓機遇、主動作為,以敢闖敢幹的姿態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出新路子、開創新局面,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實踐新篇章註入不竭動力。
和諧號動車組駛過成貴高鐵鴨池河大橋。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龍永 攝
改革探索先行
改革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關鍵,是推動我省發展的根本動力。直面時代課題,破除發展瓶頸,我省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從制約高質素發展的突出問題和關鍵環節入手,重點突破、全面布局。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指導15戶企業成功入選2023年貴州省上市掛牌後備企業名單;順利完成貴州習酒集團、貴州能源集團、貴州民航集團、貴州建投集團組建工作;推動貴州省黔晟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與11家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定;推動雲上貴州大數據集團完成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投資重整……用好改革關鍵一招,我省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邁上更高質素的發展之路。
向關鍵處挺進,以改革開放激發發展活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一年,我省行動蹄疾步穩,踏出鮮明的「貴州節奏」。
貴陽大數據科創城。
企業投資更加便利。深入推進「一照多址」改革,經營範圍不需前置特許的經營主體在其住所所在縣級轄區內增設經營場所,可不辦理設立登記;全省工程建設專案平均並聯審批率和聯合驗收率已達到30%、35%,實作政府投資專案審批時限不超過70個工作日,社會投資專案不超過40個工作日。
企業融資更加快捷。率先在全國推出「貴州貸款碼」官方融資品牌,成功解決融資需求6962筆160.18億元,融資需求平均響應時間從10至15天縮短為3天,撮合成功率50.72%;全省制造業貸款同比增長35.18%,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比2023年初新增554.15億元,綠色貸款比2023年初新增1150.85億元。
政務服務更加高效。全省共建立全鏈條全要素全周期服務的「企業之家」109家;共3815項政務服務事項納入「全省通辦、一次辦成」,應通盡通率達100%,辦件量約6606萬余件,減少群眾跑腿約9842萬次,為企業群眾節約辦事交通成本約3.3億元;全程網辦率達99%,實作2105個事項「一證通辦」。
賦能開放發展
2023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全球貿易投資復蘇乏力,主要市場需求低迷,我省外向型經濟面臨壓力。應變克難,我省緊扣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擦亮開放名片、高揚開放旗幟,一系列對外開放舉措集中發力。
四向銜接通道呈現立體開放態勢。隨著中亞班列(貴州)、「雲貴·瀾湄線」國際貨運專列正選,表明貴州已開通了北接歐亞大陸、西接RCEP成員國和東盟、南接廣西北部灣出海口、東接珠三角與粵港澳大灣區班列通道,初步呈現「東南西北、四向銜接」立體開放新態勢。
「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轉型升級。貴陽國際陸港、貴州「一局四中心」開放口岸的建設完善,意味著我省正在將口岸建設作為支撐更高水平開放、牽引經濟轉型發展的流量入口,圍繞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流通,以此形成人流、物流、商流、資金流、技術流、資訊流等各類優勢資源要素「重力場」,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增創經濟發展新優勢。
三大綜保區成為開放創新前沿陣地。2023年前10個月,貴州省三個綜保區合計進出口149.7億元,占貴州省進出口總值的28.1%。其中,貴陽綜保區陸續獲批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核心區、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貴陽綜保區商務局副局長黃冠表示,下一步,貴陽綜保區將促進新能源電池回收、重要礦產品貿易等戰略性資源進口,力爭在肉類、水果等產品進口、深加工、內外貿一體化方面取得突破,想方設法推進進口貿易改革創新,提升國際國內合作交流廣度和深度。
以酒業合作為紐帶積極拓展東盟市場。2023年8月,貴州將白酒拓展境外市場的第一站落在香港;9月中旬,茅台、習酒、珍酒、國台等13家貴州名優酒企赴馬來西亞參加2023年馬來西亞國際商品展、在越南胡誌明市舉辦貴州美酒環球展。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黔酒出海,有品牌加持、產量支撐、價值空間等明顯優勢,舉辦白酒品牌周系列活動之一,旨在透過交流探討達成合作共識,拓寬貴州白酒出海通道、拓展海外市場。
啟用迴圈動力
改革與開放相生相伴,改革是開放的條件,開放是改革的外部動力。2023年,貴州在執行機制、激勵機制、投資機制、融資體系的創新上發力,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增強自身的吸重力和競爭力,深入推動「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的雙向開放蓄積了能量,增強了動力。
廣東、廣西、浙江、上海、江蘇、雲南、重慶、四川……從粵港澳大灣區到北部灣,從長三角到輻射南亞、東南亞的雲南再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3年,貴州省黨政代表團走出去學經驗、謀合作,足跡遍布地處開放前沿的多個省區市,深化多雙邊和區域合作,推進共建「一帶一路」。
產業招商方面,截至2023年11月29日,全省成功引進500強企業12家,產業專案4465個,合約投資額7122.7億元。數據背後是全省接續開展「雙千百場」(千支隊伍、千次對接、百場活動)和「夏秋攻勢」大招商行動,全方位面向珠三角、長三角等重點區域開展「走出去」「請進來」招商引資活動,先後舉辦了一批高質素的招商專場推介會,在央企(國企)、民企、外企、園區、駐點、重點產業、市場化招商方面實作了「七大突破」。
2023年6月在上海舉辦貴州省對接長三角產業協作推介大會。
拓展市場方向,貴州以東南亞市場為主攻方向擴大對外開放,全力融入「一帶一路」開放格局。
2023年,貴州印發【貴州省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暫行辦法】,明確要深化集群開放合作,支持集群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化人才、技術、資本、資源等合作。
此外,完善「一帶一路」重大專案庫、重點企業庫、重要產品庫,深化與重點央企合作,實作「搭船出海」;發揮我省在大數據方面的優勢,深入參與數碼絲綢之路建設;全面參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積極發展綠色貿易和綠色合作,全力打造綠色經濟國際合作示範區。
貴州花溪雲頂風電場璀璨銀河。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龍永 攝
貴安綜保區:聚焦企業發展 產業建圈強鏈
走進晶泰科(貴州)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泰科)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開展液晶面板切割、偏光片貼附、芯片壓合等工序,一塊塊液晶面板下線,進入倉庫等待運往國外。
晶泰科是一家專精特新中小型企業,於2016年12月入駐貴安綜保區,企業集液晶面板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已建成20多條生產配套線,年產150萬片至200萬片模組。
進出口貿易是園區內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份,招商引資是園區發展的生命線。近年來,貴安綜保區牢固樹立產業鏈思維,狠抓招商,最佳化營商,持續推進產業基地型綜保區建設。
貴安綜合保稅區。
截至2023年12月,貴安綜合保稅區完成簽約招商引資專案37個,簽約金額73.995億元。新引進產業專案到位資金96.69億元,新引進優強企業18家。
隨著晶泰科、雙坤、瑞立達等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集約化的優質光電產業專案不斷落地貴安綜保區,光電顯示產業集群逐漸形成。
一手抓產業,加速推進專案落地;一手抓環境,「保駕護航」企業發展。
為做好「貴人服務」,貴安綜保區建立企業服務全響應中心,構建「園區長+企業專員」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企業訴求為「哨聲」,發揮企業專員的「前哨」作用,同時透過企業出單、中心派單、部門接單、涉事人員聯動落實、全響應中心全程統籌督辦的方式為企業做好全方位服務,不斷夯實「園區事園區辦」。
位於貴陽市南明區二戈寨的貴陽南站改貌物流中心內,巨型起重機正有序作業。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賈智 攝
東數西算大專案: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主樞紐中心成績初顯
2023年12月20日,行進在貴安新區,沿途塔吊林立,為大數據產業修建的伺服器大樓鱗次櫛比,一個個數據中心專案迅速「成長」;作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八大國家樞紐節點之一,也是貴州推進「東數西算」,建設的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主樞紐中心專案基地也坐落於此。
據了解,由貴安產控集團大數據集群公司建設營運的主樞紐中心專案采取「前店後廠」「一中心,一基地」的建設模式,讓算力新基建營運和生產「遙相呼應」,連結了貴陽貴安「一軟一硬」兩個產業生態。
位於龍山工業園的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主樞紐中心主算力基地,作為算力核心基礎設施進行建設,擔當「後廠」的職責,以國產化、智能化、網絡化、綠色化、安全穩定為導向,主要負責提供復合型異構的「西算」工作。
龍山工業園區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主樞紐中心主算力基地機房。
設在貴陽大數據科創城的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主樞紐中心算力排程中心,作為算力套用、營運、排程的「中樞核心」,充當「前店」的功能。在排程大廳,呈現在記者面前的是充滿科技感的算力排程平台,視覺化的方式讓算力、數據如何排程、流通、交易更直觀地展示了出來。
站在主算力基地正門,就可看到與基地一路之隔的雲上鯤鵬和廣電五舟伺服器生產大樓,如此近的距離,讓伺服器有了快速、高效、高質的後期維保。
同時,對數據機房高質素的營運維護,確保了算力供給日夜不息地持續。龍山工業園區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主樞紐中心主算力基地負責人楊雙進介紹,基地運維人員每天都要對數據中心進行基礎環境狀況監控及日常巡檢,每4個小時一次的維護頻率保障著伺服器安全執行。
據介紹,在貴安新區龍山工業園區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主樞紐中心主算力基地,第二批伺服器正加緊安裝偵錯,主算力基地機房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已搭建完成56P人工智能智算平台、50PB非結構化數據平台,數算一體化中心平台已初見規模。
「現已營運人工智能算力56P,每秒可提供56000萬億次浮點運算(FP16)計算能力。」楊雙進說。
畢節市高新區一角。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純亮 攝
遵義市:改革創新跑出專案審批「加速度」
「以前,辦理‘四證一圖’一般都要幾個月才能辦理下來,真沒想到在桐梓縣辦理這麽快。」貴州博園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郭久遠為桐梓專案審批效率點贊,為「桐梓速度」點贊。
送出申請工程建設專案審批,繳清土地出讓金及稅費後不到1小時,貴州博園酒業有限責任公司便領到全市第一套「四證一圖」,即不動產登記證、用地規劃特許證、工程規劃特許證、施工特許證和規劃方案總平面布置圖。
改革開放不停頓,最佳化營商環境不止步,2023年以來,遵義市大力開展工程建設審批改革創新試點,推行工業專案「標準地」出讓「四證一圖同發」、施工特許證分階段辦理、市政公用服務接入「一站式」服務等試點工作,壓縮審批流程推動專案落地,節約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了企業的滿意度。
桐梓縣作為第一個開展工業專案「標準地」出讓「四證一圖同發」的試點縣,多部門聯動,對接已有用地意向的貴州博園酒業有限責任公司,實作了「四證一圖同發、拿地即開工」,為企業節約了專案審批辦理時間。
營商環境好了,制度成本低了,企業投資興業更有底氣了。
另一邊,遵義融合了工業專案「標準地」出讓「四證一圖同發」、施工特許證分階段辦理兩個試點成果,在習水縣推行工業專案「標準地」出讓「四證一圖同發」和施工特許證分階段辦理試點試驗,為貴州赤河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頒發了「紅景糧油加工建設專案」的「四證一圖」。
遵義匯川區航天工業園區。 胡誌剛 攝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抓營商環境就是抓發展。兩套「四證一圖」標誌著遵義市開展工程建設審批改革創新試點邁上新台階,成為遵義市在推動營商環境改革方面取得的又一亮點。
以深化改革創新為動力,以降成本為重點,不斷最佳化營商環境,增強投資吸重力,提高市場開放度。規範了工程建設專案領域專案程式碼套用和全流程審批管理。
據悉,去年10月下旬,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印發【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工程建設專案全生命周期數碼化管理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遵義市入選為全國開展工程建設專案全生命周期數碼化管理改革試點的27個地區之一,也是全省唯一一個試點城市。
只有更好,沒有最好。遵義市將根據桐梓縣、習水縣的試點經驗,持續推進「工改」工作縱深發展,為企業提供工程建設專案審批「一站式」服務,持續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助力專案早落地、企業早投產。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馮倩 彭怡 申川 李蔓毓
編輯 楊羽
二審 徐然
三審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