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金融「組合拳」激勵力度超預期

2024-09-26新聞

劉 戈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聯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宣布了降準、降息、降存量房貸利率、創設新貨幣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發展等金融支持經濟高質素發展政策的「大禮包」,當天就得到了市場十分明確的響應:9月24日上證指數漲4.15%,交易額放大,創4年多來最大單日漲幅,香港恒指也創下一年半最大單日漲幅。25日,滬深兩市超3900只個股上漲,日成交額11574億元。

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漲破7.0關口。這意味著美聯儲降息疊加政策利好,讓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看漲,同時推動結匯的需求,人民幣進入升值通道。這些數據都反映出市場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的信心,政策所期望實作的效果已經初步顯現。

從國內看,這一政策組合拳一改之前小步慢走的節奏,對市場激勵力度遠超預期。尤其是創新政策工具的使用,讓市場眼前一亮,對於市場信心的提振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目前,中國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的重要時期、推動高質素發展的關鍵時期,正在實作由以房地產、重化工業和基礎建設為基本盤的經濟發展模式,向以消費和高端制造為主導的發展模式轉型。當前經濟的總體走勢呈較明顯的分化現象。一方面,以新能源汽車、光伏產業等為代表的高端制造業增長強勁、出口保持穩定增長;另一方面,樓市、股市成為拖慢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其中尤以股市的整體低迷和樓市的萎縮,影響了部份人對經濟發展的信心,同時也對消費轉型造成了一定影響。

作為後發大經濟體,中國的提前布局避免了更深度的經濟波動,但要進一步加強經濟高質素發展,仍需要精準施策。因此這套目標直指股市和樓市的金融政策「組合拳」,成為了提振市場信心立竿見影的「強心劑」。

首先,創設新的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發展是一份「驚喜」。這一強化流動性的政策改變了過去多年來依靠強化監管、改善公司治理和規範資訊披露等方面建立信心的常規作法,而透過資金來源的支持直接增持股票,從而影響股價。從央行此次表態來看,A股有望在央行支持下迎來巨額增量資金,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首期操作規模5000億元,未來可視情況擴大規模。創設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首期規模3000億元,如果這項工作做得好,後續可以追加。另外平準基金正在研究中。這些資金逐步入場後,對股指的支撐將發揮直接的作用。

其次,樓市政策實作了兩個對齊:一是把存量房的利率和新房利率向低對齊,二是把二套房首付和首套房首付向低對齊,都變成15%。用意十分明顯,就是將改善性住房的需求提升起來。目前,全國背負房貸的家庭有5000多萬戶,涉及1.5億人口,他們大部份是屬於投資、消費能力與意願都較強的城市中產群體,存在較旺盛的改善現有居住環境或購買二套房的需求。「兩個對齊」一是減少了按揭購房者的利息支出,釋放更大的消費空間;二是降低這部份潛在購房者再貸款時的經濟與心理負擔,讓二手房市場和新房市場充分打通。一旦這些家庭的換房需求啟動,將對新房銷售產生直接推動作用。

從國際視角看,中國多項重磅金融政策不僅提振了本國股市,還顯著帶動了亞太地區和歐洲股市的上漲。政策釋出當天,MSCI亞太指數(除日本外)上漲0.92%,達2022年4月以來最高水平,泛歐Stoxx600指數也上漲了0.9%。釋出次日,刺激措施對大宗商品的提振,讓歐洲股市繼續收高,礦業股漲4.5%。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金融政策的調整不僅對國內經濟高質素發展起到支撐作用,也為全球經濟的穩健發展貢獻了正能量。

目前來看,這套金融創新「組合拳」時機恰當、方法創新、力度足量,給國內、國際市場都帶來利好。未來,若能保持政策調節節奏得當,對恢復市場信心將起到長期積極的影響,有助於實作經濟高質素發展的穩步推進。(作者是財經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