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那陣子,咱誌願軍憑著那股子頑強帶勁兒的戰鬥精神,寫下了了不起的篇章。要是打從1950年開始,誌願軍就能從蘇聯那兒大批地弄來武器,那這肯定會讓戰爭的局面有不少改變,沒準兒就能把美軍部隊成批地給滅了,不過這裏頭也有一些說不準的地方。
咋這麽講呢?那變數在啥地方呢?
咱先說說第一個事兒,就是誌願軍的蘇械師跟美軍步兵師的對比。經過一番換裝後的蘇械師,那是有能耐把美軍的大部隊成建制地給消滅掉的。
那時候,美軍的步兵師一個師的人差不多有一萬八。這師啊,完全實作了摩托化跟機械化,火力那是相當猛。美軍步兵師下面的炮兵部隊,一般有 4 個師屬炮兵營,其中 3 個是 105 毫米榴彈炮營,加起來有 54 門榴彈炮,還有 1 個是 155 毫米榴彈炮營,有 18 門榴彈炮。這麽一來,美軍一個師的炮兵部隊,105 毫米口徑以上的榴彈炮就有 72 門。
美國軍隊的炮兵
有些美軍師呀,實際會多編一個炮兵營,這樣一來,師裏的重炮營就能有 5 個啦。另外呢,美軍的步兵營裏還有好多重型迫擊炮、火箭炮這類的重炮武器呢。
要是誌願軍在1950年從蘇聯那兒進武器裝備,那誌願軍的步兵師就會照著蘇聯衛國戰爭後期蘇軍步兵師的編制來搞編制和裝備的改革,不過有些地方跟蘇軍步兵師不太一樣。咱就拿1951年中國從蘇聯進口60個師的裝備編制來研究,能看出來,中國解放軍的蘇械師一個師的標準人數大概在15000人左右,裏面有3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1個坦克自行火炮團、1個反坦克炮兵營,還有1個獨立炮兵營。
嘿,您瞧這兒!步兵團的輕武器呢,有莫辛納干步槍、波波沙41衝鋒槍,還有DP輕機槍。炮團的炮啊,一個營是蘇聯造的1938年式122毫米榴彈炮,一個營是120毫米重迫擊炮,再有一個營是76.2毫米加農炮。坦克自行火炮團呢,有24輛蘇聯造的T34坦克,16輛蘇76自行火炮。還有那獨立反坦克炮兵營,有12門57毫米反坦克炮。
嘿,咱這兒說的是 T - 34 坦克
這般的裝備能耐,夠得上蘇軍 1943 年那會兒步兵師的水準。跟美軍比起來,就是炮兵火力稍弱了點兒,別的方面差距倒不咋大。
雖說榴彈炮直射火力差點意思,可咱誌願軍有「妙招」——火箭炮兵第 21 師和第 22 師的喀秋莎火箭炮。這喀秋莎火箭炮啊,能迅速發射,還能快速轉移陣地,一次齊射就能把美軍陣地大片大片地覆蓋嘍,這樣一來,誌願軍把美軍成建制消滅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啦!
嘿,您知道嗎?誌願軍有了蘇聯造的武器後,那攻堅戰的本事可是大大提高啦!就說1950年的雲山戰役吧,當時還沒蘇聯裝備的39軍,派出8個步兵團的強大兵力,去攻打美軍騎兵第1師。那仗打得可不輕松,費了好大勁兒,才把美軍騎兵第1師第8團的1800多人給消滅嘍!
嘿,您知道喀秋莎火箭炮不?那家夥,可厲害著呢!
1952 年 6 月,裝備了蘇聯造家夥什兒的誌願軍第 39 軍,弄來 54 門大口徑火炮,24 門喀秋莎火箭炮,派了 8 個步兵連,猛沖美軍的 190.8 高地丁字山陣地。這一仗打得熱鬧,誌願軍不光把美軍 190.8 高地邊上的幾個山頭給拿下了,還借著炮火的掩護,躲進坑道裏,把美軍的進攻給擋住了。
1952 年 7 月,39 軍的 343 團勁頭十足地主動進攻,派 3 個步兵連,還加上 14 個炮兵連火力支援,猛打猛沖。打了 28 分鐘,誌願軍就把美軍一個連的 100 多人給滅了。這之後,343 團又在老禿山陣地守了 55 天,幹掉美軍 1300 多人。美軍扔了上千噸航空炸彈,也沒把老禿山陣地拿下。
1952 年那陣子的戰術反擊,是咱誌願軍換上蘇聯造的裝備後,沖著美軍搞的戰術級別反擊,通常是以營連作單位來展開的。瞧瞧上面說的那些戰例就曉得,誌願軍換了蘇聯造裝備後,火炮的使用頻率明顯高了不少。
嘿,說那韓戰中的美軍呢
這兒有一組數據可以表明蘇聯造的裝備,特別是蘇式火炮對誌願軍打仗的助力。1952 年 10 月 2 號,誌願軍 65 軍把打西場裏北坡的韓軍 4 個排給消滅了,打出去炮彈三千多發,這裏邊蘇式榴彈炮炮彈跟坦克炮彈占了八成還多呢。
1952 年 9 月 18 號,咱誌願軍 39 軍去打美軍的一個加強連,這一通打,炮彈用了 4888 發,這裏頭蘇聯造的炮彈有 2300 多發呢。
1952 年 10 月,誌願軍 38 軍去攻打法軍一個營,那榴彈炮彈藥就用了 7600 多發,這裏邊蘇式榴彈炮的彈藥占了六成還多呢。38 軍打某高地的韓軍時,打出去的 4000 多發炮彈都是蘇聯造的,這裏頭還有 400 多枚喀秋莎火箭彈。
咱誌願軍
據誌願軍官方統計的那些數據來看,很容易就曉得,誌願軍步兵師把裝備換成蘇聯造的,特別是蘇聯造的重炮跟坦克之後,這攻堅的本事那是全方位地提高了。
65 軍、39 軍和 38 軍可不是全都裝備著蘇式武器呢,只是一部份部隊換成了蘇械,就取得這麽厲害的戰果。要是讓誌願軍第 1 軍或者第 16 軍這種全是蘇械裝備的部隊去北韓打仗,那美軍和聯合國軍得敗成啥樣兒啊!
1953 年那金城之戰,咱誌願軍派了 1100 門火炮去打仗。每公裏正面的火炮,平均算下來有 45 門呢,東集團那兒更厲害,每公裏正面的火炮數量平均達到 84 門,這都趕上蘇德戰爭時蘇軍的炮兵水平啦!
咱誌願軍
誌願軍傷亡了三萬三千多人,可把韓軍和其他聯合國軍幹掉了七萬八千多人。這就是誌願軍蘇械軍對美軍、韓軍大規模進攻戰役的作戰成果。要是1950年誌願軍能成批地拿到蘇聯六十個師的武器裝備,那1953年北韓的停戰線大概率會比實際的三八線更往南去。
咱再來瞧瞧變數,像誌願軍的空軍掌控天空的權力問題,還有海軍的問題。
咱誌願軍空軍啊,從1951年起就快速發展起來了。那會兒,咱中國從蘇聯那兒陸陸續續買了一千架米格15戰鬥機,給17個航空兵師都裝備上了。要說效能呢,米格15的整體作戰本事和F86那是各有長處,不過米格15比斯可比F86厲害些。
那米格-15啊
嘿,這米格 - 15 在火力上可不賴呢!它裝了三門機炮,一門是 H - 37 型的 37 毫米機炮,還有兩門 HC - 23KM 型的 23 毫米機炮。能裝 200 發彈藥,那炮彈勁頭可大了,毀傷的效果杠杠的!
F - 86 這玩意兒的武器有 6 挺布朗寧 M2HB 12.7 毫米的機槍,這 6 挺機槍的子彈在離機首 1000 尺的地兒能匯集到一塊兒。它還能裝 908 千克的炸彈,或者 8 支 5 寸 127 毫米沒導向的火箭,到了 H 型就變成 4 門 20 毫米口徑的航炮了。F - 86D 帶的攻擊武器不是傳統航炮,是能集束發射的 24 枚 2.75 寸「巨鼠」折疊彈翼航空火箭(FFAR)。這機槍射速挺快,載彈量也不小,在中遠距離攻擊上有點優勢,可近距離打擊的本事就不咋地了。
米格-15 不重,高速升降和高空加速那是相當厲害,垂直機動挺不錯。F-86 呢,低速時機動性好,高速時控制性強,動作挺敏捷,是個穩當的機槍平台。通常來講,米格 15 會往上爬,然後去攻擊 F86 。
那米格15效能挺棒,靠著它,咱誌願軍在跟美軍的空戰裏老是打勝仗。
F - 86「佩刀」
嘿,咱誌願軍空軍那作戰的整體戰略啊,還是比較保守的防空戰略,能保住米格走廊那交通運輸線就算行啦。誌願軍空軍沒往三八線那邊去建立啥穩定的制空戰線,也沒去支援地面部隊打仗。要是誌願軍那幾十個蘇械師在前線幹仗,又沒誌願軍空軍的制空權來作保障,那這可就給誌願軍蘇械師作戰的成果帶來不少變數嘍!
那時候咱中國海軍剛起步,要是美國海軍再來一回仁川登陸,誌願軍蘇械師打仗可就麻煩了,他們沒了制空權的保護,還往三八線南邊兒長時間進攻,搞不好就會像仁川登陸後的北韓人民軍那樣,陷入尷尬境地。
嘿,1950 年那會子,成建制換上蘇聯陸軍裝備的誌願軍去打美軍,挺有可能把美軍的團級甚至師級作戰部隊給滅了。可要是沒制空權作保障,蘇械師誌願軍要大規模滅美軍,那難度可就有不少變數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