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中央電視台的國防新聞節目中播放的中國海軍艦載機部隊影片引起了廣泛關註,影片中突顯的是一架裝備電子吊艙的殲-15——這是久未全面亮相的電子戰版本殲-15D。
由於缺少空速管,可以推斷殲-15D是基於殲-15B(彈射型)進一步開發的,很明顯是專為中國的第三艘航母003型打造的。
中國海軍的航空母艦技術起初基於俄羅斯技術,然而其發展目標明確指向了模仿美國海軍,幾乎是一種全面的對等競爭。
在艦載機的配備上,美國尼米茲級航母的標準配置包括兩個中隊的F/A-18E/F和兩個中隊的F-35C,共計44架戰機。此外,還配備有E-2D預警機(4到5架)、EA-18G電子戰機(約4架)以及多架直升機。
並不是所有的尼米茲級航母都配備了F-35C,其中一些較老的航母預計將在未來幾年退役,美國海軍可能不會投資於其改裝。
中國海軍的首款艦載戰鬥機,殲-15,其技術源自蘇-33的原型機T-10K-3,結合了殲-11B的空戰電子系統和飛豹的地面及海面攻擊電子系統,其總體效能與F/A-18C/D相當。新型的殲-15B則換裝了更強大的渦扇-10C發動機和相控陣雷達,並且加固了機體結構,以達到與F/A-18E/F相當的效能。
彈射型殲-15B
最近有關殲-35的訊息逐漸增多,這是中國海軍的下一代艦載機,其效能細節尚不明確,但明確的目標是與F-35C相匹敵。
從外觀來看,殲-35與F-35極為相似。
在E-2D對標的領域,早已露面且越來越頻繁出現的是空警-600。根據目前流出的照片,空警-600與E-2D不僅相似,幾乎可以說是一模一樣,普通人很難從外觀上區分E-2D和空警-600。
雙機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鷹兔
中國海軍在艦載固定翼機領域最後一個加入的是殲-15D電子幹擾機,這款機型顯然是以EA-18G「咆哮者」為藍本。
EA-18G可以執行幹擾、指揮、反輻射等多重任務
在現代戰爭中,電子幹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美國過去幾十年的沖突中電子戰機的高效使用,已使得飛行員形成了「無電戰、不升空」的依賴心態。中國空軍的演習也曾有飛行員提到過電子幹擾機的重要性。
電子幹擾分為兩種:戰區幹擾和伴隨式幹擾。戰區幹擾廣覆蓋整個戰區,要求高功率的雷達,通常由大型飛機攜帶大型幹擾器材執行。
日自拍攝到的我軍運-8幹擾機
伴隨式幹擾指的是幹擾機與戰鬥機或攻擊機一同行動,在進攻途中及目標區域實施電子幹擾。這要求幹擾機必須具備與戰鬥機或攻擊機相匹配的飛行效能,如速度和機動性,否則無法有效執行「伴隨」任務。
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對利比亞實施的黃金峽谷空襲中,EF-111戰機全程陪伴F-111攻擊機群飛行。
航母的空間限制使其不能攜帶大型飛機執行廣域幹擾任務,因此重點是執行伴隨式幹擾。幹擾機通常是基於現有的艦載機型改造得來。
例如,在美國海軍中,前一代的EA-6B「徘徊者」幹擾機就是基於A-6攻擊機改造的。而現行的EA-18G「咆哮者」則是基於F/A-18E/F戰鬥攻擊機進行改造。
這種改造方式的優勢在於,在確保能夠提供伴隨式支援的同時,無需設計新的機型,從而降低了成本。
伴隨式幹擾機也有能力進行廣域幹擾,例如在1994年的黃海特大空情事件中,EA-6B就扮演了重要角色。
中國在伴隨式電子幹擾技術上近年來已實作重大突破,海軍配備了殲-15D型號,而空軍則發展了殲-16D型號。
在殲-15D加入服役後,中國海軍的艦載固定翼機種類已經齊全,與美國海軍的航母艦載機配置相對應。美國長年累月發展航母經驗豐富,其一切戰略布局都有其深思熟慮的理由。中國采用這種「借鑒先進經驗」的方式,其最大的優點是能節省探索和試錯的時間及成本,從而達到更高效的發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