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帛琉要求中國對此次導彈試射做出回應

2024-10-02軍情

中國導彈試射引發的國際反響

在9月25日的清晨,中國人民解放軍成功發射了一枚攜帶訓練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目標指向太平洋。這個事件在國際社會激起了不少波瀾。美國選擇了低調應對,主串流媒體對於所謂的「中國威脅論」選擇沈默。然而,在如此關鍵的時刻,某些國家卻不滿足於靜默,反而躍躍欲試地「提刀上陣」。在聯合國大會期間,斐濟總統卡東尼韋雷公開呼籲大國「尊重我們的地區,停止在太平洋進行導彈試射」。與此同時,法屬波利尼西亞的主席布羅瑟森也指出,導彈落點距離他們的領土並不遙遠,並屬於其專屬經濟區的一部份。不過,法國方面回應說,中國早已提前通知他們這次試驗。南太平洋的小國們倍感緊張,畢竟一旦導彈偏離航道,後果令人擔憂。盡管如此,中國既然具備試射的能力,自然不會缺乏應對保障,這些小國的憂慮實際上是多余的。

帛琉的激動與指責

在這場風波中,帛琉共和國顯得格外激動,直指中國。澳洲廣播公司(ABC)9月27日報道,帛琉總統惠普斯對中國的洲際導彈試射表示不滿,呼籲中國給予該地區一個解釋。惠普斯憤憤不平地表示,中國總是提倡和平,然而這次導彈試射的行為卻與「和平活動」背道而馳。他一口氣描述,「導彈飛行路徑覆蓋半個太平洋,這意味著它可以攻擊我們太平洋上的任何國家。」因此,他認為中國應當給出合理的解釋。說實話,帛琉的意見乍一聽還蠻滑稽的。畢竟,這個總人口僅1.8萬,只有60名警察的國家,竟然敢對中國出言不遜,其軍事實力如此單薄,真讓人懷疑它此番言辭的底氣何在。去年,惠普斯還曾高調表示要幫助台灣緩解軍事緊張局勢,這種口氣連一些大國都不敢輕易說出口。

背後的復雜邏輯

帛琉之所以如此激動,其實是在國際政治中尋求一席之地。這並非是一個簡單的反應,而是背後有著更深層的動機。美國雖然無法直接對中國的導彈試射進行指責,但小國帛琉就成了代言人,充當了美國的棋子。帛琉的發聲,似乎是在表演一場按部就班的「劇目」,而這些動作很可能是受到大國的慫恿。美國並沒有明確要求帛琉出來發聲,然而在南太平洋的局勢中,背後的「大掌櫃」澳洲無疑是推波助瀾的角色。

二戰後,南太平洋的小國逐漸獲得獨立,面對美國試圖在此部署戰略武器的姿態,它們都是十分謹慎的。為了避免成為美蘇冷戰的犧牲品,小國們紛紛抵制大國的軍事化。因此,1951年,美國、澳洲以及紐西蘭簽訂的軍事協定並沒有如預期那般深入。盡管幾十年後,美國的軍事同誌依然只剩下澳洲,而紐西蘭則選擇了與之劃清界限。

對未來的展望

眼下,帛琉對中國的「指責」不過是為其與美國的關系升溫而做的鋪墊。南太平洋是否將被軍事化,關鍵在於澳洲和紐西蘭的態度。而澳洲堅定支持美國的立場,紐西蘭則顯得搖擺不定。過往的經驗表明,導彈試射並不會使南太平洋地區面臨威脅,反倒是那被暗中推動的軍事化,才是潛在的危險。AUKUS的成立早已經將核潛艇的風波帶到了這個區域,跟中國向太平洋發射導彈的做法毫無關聯。

對於美國來說,其實在處理這一事件的時候態度反常溫柔。五角大廈發言人辛格稱,提前通知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步伐,可能避免誤解或誤判。此時,似乎連「抗議」兩個字在美國的字典裏也找不到了。面對中國的導彈試射,美國的沈默與被動讓人不得不深思。

總結

南太平洋區域的穩定與和平,向來需要各國團結合作,共同維護,而不是一味地相互責備與猜疑。希望所有國家能以理智、和平的方式處理國際事務,維護這個區域的安寧。在這個資訊時代,外交關系遠比表面看到的要復雜而微妙,各國應當謹慎行事,切忌盲目跟風。希望帛琉能放下成見,投入到真正的國際合作中去,和平才是我們共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