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在東南沿海搞的這場登陸演習,陣仗那叫一個大!
各種大家夥輪番上陣,看得人眼花繚亂。
最吸引眼球的,還得是那些平時悶聲發大財運汽車的滾裝船。
別小看這些船,肚子裏能裝的東西可不少,一下子就把重裝部隊送上了灘頭。
這擺明了是在練兵,而且練的還不是一般的科目,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在為「收復台灣」做準備呢!
這些滾裝船,平時看著不起眼,關鍵時刻能派上大用場。
你想啊,這玩意兒設計理念就是為了快速裝卸,對軍隊來說,那就是把兵和裝備快速送到目的地的好幫手。
老美幾年前就註意到了,說中國有將近30艘大型客滾船,不僅能運貨,還能隨時征用為軍事用途。
現在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生意火爆,滾裝船造得更歡了。
這不僅帶動了經濟,還順帶增強了海上戰略投送能力,一舉兩得,真不賴!
解放軍之前也用過滾裝船演習,反應迅速,動員能力強,配合默契,軍民合作那叫一個順溜。
這說明,真要打仗,解放軍完全可以快速呼叫民間資源,跨海作戰不在話下。
除了滾裝船,這次演習還有個更厲害的家夥——帶自升式支柱的特種駁船。
這玩意兒看著就高科技,船頭能伸出120米長的通道,直接搭到海岸線上,船尾還有個平整的平台,方便其他船解除安裝重型裝甲車。
厲害吧?
這設計簡直絕了!
直接掃清海灘障礙,坦克、步兵戰車啥的,都能快速上岸,就算灘頭有防禦工事也白搭。
大家都說,這船就是為「收復台灣」準備的,畢竟台灣海岸線復雜,有了這船,解放軍幾乎可以無視地形,直接把坦克裝甲車送上島,想想都刺激!
以前台軍還指望用裝甲部隊和兩棲突擊車擋住解放軍,尤其是想阻止解放軍後續重裝合成旅上岸,爭取點時間等外援。
現在看來,解放軍的這套新玩法,直接打破了台軍的如意算盤。
解放軍現在不依賴海灘條件了,登陸地點的選擇更多了,台軍之前的防禦部署全亂套了,這仗還怎麽打?
中國這些滾裝船和自升式駁船的出現,標誌著一種全新的「收復台灣」工具正在形成。
民用船只和軍事需求的完美結合,不僅是經濟領域的合作,更是兵力投送能力的巨大提升。
解放軍這招「化民為兵」,可謂是神來之筆!
以前渡海登陸作戰,對登陸地點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找到合適的海灘,還要考慮水文條件、地形地貌等等。
灘頭陣地易守難攻,登陸部隊往往會付出巨大的傷亡。
諾曼第登陸就是個例子,盟軍雖然最終登陸成功,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解放軍的這個新「工具」,恰恰解決了這個難題,讓登陸作戰更加靈活多變,也更具威脅性。
台灣海峽的平均寬度大約是180公裏,最窄處也有130公裏。
渡海作戰,渡海就是最大的難題。
解放軍一直在探索如何快速有效地渡海登陸,滾裝船和特種駁船的出現,無疑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未來台海的局勢,更加撲朔迷離了。
這兩種船的出現,也體現了現代戰爭的特點:越來越依賴技術和裝備。
現代戰爭不再是單純的人海戰術,而是高科技的對抗。
解放軍顯然深諳此道,不斷發展新裝備,提升作戰能力。
和平發展當然是最好的,但也要做好萬全準備。
解放軍的這些新裝備,無疑是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有力保障。
我們期待和平,但我們也做好了準備,這才是真正的底氣!
這篇文章只是我個人的看法,沒法給你提供什麽投資方面的建議哈。要是有侵權的情況,你趕緊聯系我們去處理就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