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5A亮相珠海航展,確立了中國作為第二個同時擁有兩款五代機的國家地位。但這不僅僅是數量上的突破,一些觀察家認為,殲-35A的服役代表著中國在五代機技術領域實作了對美國的部份超越。 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還有待觀察,但這一進步無疑強化了中國空軍的作戰能力,也預示著未來空戰格局的潛在變化。
雖然五代機整體效能先進,但機型之間仍存在差異。目前來看,中國五代機隊的整體實力可能優於美國,而F-22作為曾經的佼佼者,如今卻成了美國五代機隊提升整體實力的短板。
F-22作為全球首款五代機,奠定了五代機的技術標桿。其於2007年具備作戰能力,當時在世界戰鬥機領域占據絕對領先地位,代表著當時戰機技術的最高水平。
F-22服役之初,美國空軍曾預估其將在未來30年內保持領先地位。然而,短短17年後,其優勢已不再顯著。這並非F-22本身設計落後,而是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其相對效能下降。新世紀以來,雷達、電子對抗等技術日新月異,使得F-22曾經引以為傲的隱身效能和資訊化優勢逐漸被削弱,面臨著新的挑戰。這體現了現代軍事科技的快速叠代,也警示我們,保持軍事裝備的領先地位需要持續的創新和投入。
美國空軍於1981年啟動先進戰術戰鬥機專案(ATF),旨在研發一款超越F-15的新型空優戰機——F-22,從而奠定了未來空戰的戰略基礎。 該專案預見了空中優勢的重要性,並著眼於未來威脅,推動了新一代戰機設計理念的形成和發展。
F-22猛禽戰鬥機的核心技術淵源可追溯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其技術驗證機YF-22早在1983年就已首飛,與第一台個人電腦問世同期。這表明F-22的基礎設計和關鍵技術,例如隱身效能和先進氣動布局,在當時就已奠定,盡管後續經過不斷改進和升級,但其核心技術架構已基本成型。因此,理解F-22的效能特點,需要將其置於當時的科技背景下進行考量。
中美五代機的研發歷程各有不同。美國的F-35源於1996年的聯合攻擊戰鬥機(JSF)專案,首架技術驗證機X-35於2000年完成。中國的殲-20則起步更晚,專案大約在1997年立項,直到2009年才推出首架技術驗證機。這體現了中美兩國在五代機研發進度上的差異。
F-22與F-35和殲-20同屬第五代戰鬥機,但在技術代差上存在顯著差異。雖然F-22率先服役,但其設計理念和技術套用已落後於後起之秀F-35和殲-20,這體現了航空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叠代更新。因此,盡管都屬於第五代戰鬥機,但F-22的實際作戰效能已無法與代表新一代技術水平的F-35和殲-20相提並論。
雖然效能先進,但在資訊化作戰能力方面曾存在顯著缺陷。例如,直到2019年底,其數據鏈相容問題才得到初步解決,此前F-22只能與同型號戰機進行數據互通,嚴重限制了與其他機型的協同作戰能力,削弱了其在復雜戰場環境下的整體作戰效能。這凸顯了先進戰機研發中,資訊互通能力與平台相容性的重要性。
當前的困境在於其早期設計理念的局限性。過度註重隱身效能,而忽略了與其他作戰平台的系統化協同,導致其采用了獨特的、缺乏通用性的數據鏈,限制了資訊共享和聯合作戰能力。這使得F-22在現代體系化作戰環境中難以充分發揮其優勢。
F-22戰機之間的數據鏈采用了加密技術,有效防止了資訊在傳輸過程中被幹擾或竊取。在當時的技術背景下,這種設計不僅合理,而且是技術上的顯著優勢。
F-22強大的效能本應使其在現代戰場上大放異彩,然而,資訊化時代的到來卻暴露了其數據鏈的短板。由於F-22采用獨特的保密數據鏈,難以與其他廣泛使用Link16數據鏈的機型進行有效的資訊互通。這嚴重制約了F-22的協同作戰能力,例如在2011年的利比亞空襲行動中,它就因此未能參與。這個問題凸顯了在追求先進效能的同時,必須重視系統間的相容性和互操作性,才能真正發揮其戰鬥力。
F-22戰機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受限於其數據鏈傳輸方式。目前,F-22主要依賴Link16數據鏈被動接收資訊,自身缺乏主動資訊傳輸能力,這一局限性至今尚未完全克服,影響了其資訊化作戰效能的充分發揮。
過度依賴F-22自身強大的傳感器,而未能有效融入作戰體系,限制了其效能發揮,使其未能充分展現作為戰力倍增器的潛力。
殲-20和F-22作為當今世界頂尖的第五代重型戰鬥機,都在追求制空權的道路上不斷精進。雖然殲-20的早期發展階段曾借鑒F-22的技術經驗,但經過自主創新和持續改進,殲-20如今已具備獨特的優勢,並在某些關鍵效能上超越了F-22。 這體現了中國航空工業的巨大進步和自主研發能力的提升。
殲-20和F-22作為各自國家的五代機代表,其效能對比一直備受關註。盡管兩者都具備隱身、超機動等先進特性,但由於發展階段、技術路線以及戰略定位的不同,兩者並不處於同一水平線上。 當前來看,兩者在技術成熟度、實戰化套用以及後勤保障等方面存在差異。要準確評估兩者的實力差距,需要綜合考慮更多因素,而非簡單地進行等級劃分。 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作戰環境的演變,兩者的相對優勢也會發生變化。
F-22戰機存在一些固有缺陷,與殲-20相比尤為明顯。例如,F-22在資訊傳輸方面存在局限,如同「能聽不能說」,而殲-20則具備更強的網絡中心戰能力,可以作為資訊節點,即時共享戰場態勢,從而提升整體作戰效能。這突顯了現代空戰中資訊互聯互通的重要性。
中國空軍寄予殲-20厚望,雙座版殲-20S的曝光進一步印證了這一點。未來殲-20S很可能將指揮無人僚機協同作戰,這不僅對戰機本身的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對數據鏈路和通訊技術提出了嚴峻挑戰,需要實作高速、穩定、安全的即時數據傳輸,以確保有人機與無人機之間的有效協同。
部份軍事專家認為,殲-20戰機憑借其先進的態勢感知能力,在中國空軍的作戰體系中,可能並非主要承擔直接發射導彈的任務。更合理的運用方式是,殲-20利用其強大的資訊收集和處理能力,以及「A射B導」(戰機引導後方平台發射導彈)的能力,引導後方發射的霹靂-15/17等遠端/超遠端空空導彈對敵方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這充分發揮了殲-20的體系作戰優勢,使其在更安全距離上有效控制戰場局勢。
F-22戰機的傳感器配置相對單一,缺乏現代五代機普遍裝備的紅外搜尋與跟蹤系統(IRST)以及其他輔助探測器材,主要依賴於AN/APG-77有源相控陣雷達進行探測。這使其在復雜電磁環境下的態勢感知能力存在局限性。
F-22戰機缺乏類似殲-20的紅外搜尋與跟蹤系統(IRST),無法在保持雷達靜默的情況下,被動探測敵方目標。而這種被動探測能力,對於現代五代機而言,已成為至關重要的作戰手段。
殲-20與F-22交戰,後者將處於明顯的被動地位。F-22如同在黑暗中持手電筒探索,自身位置暴露的風險極高,更容易被殲-20先敵發現並釘選,從而在五代機空戰對抗中喪失先機,甚至導致最終戰敗。 這凸顯了殲-20在態勢感知方面的潛在優勢。
F-22相比殲-20,在航程方面存在顯著劣勢。受研制年代和技術條件的限制,F-22作戰半徑僅為850公裏左右,而殲-20則擁有超過1200公裏的作戰半徑,這賦予了殲-20更大的作戰範圍和靈活性。這一差距是F-22相對於殲-20的短板之一,可能會影響其在遠距離作戰任務中的部署和效能。
F-22的設計初衷是針對歐洲戰場,因此對航程的要求相對較低。而如今,美國戰略重心轉向西太平洋,F-22受限於較短的作戰半徑,難以有效應對新的戰略挑戰。這種局限性凸顯了其在設計之初未能充分預見未來地緣政治格局變化的問題,導致其在當前戰略環境下面臨適用性不足的困境。
F-22的航電系統,尤其是在飛行電腦的處理速度和算力方面,受研制年代所限,已落後於像殲-20這樣的新一代戰機。這體現了技術進步的必然性,也突顯了持續更新叠代的重要性。
F-22戰機研制於個人電腦普及初期,而殲-20的研發則受益於成熟的互聯網技術。這種時代背景的差異導致兩款戰機在底層架構上存在根本區別,使得F-22即使經過不斷升級,其資訊化程度和數據處理能力也難以達到殲-20的水平。這意味著殲-20在資訊融合、態勢感知等方面具備先天優勢,這在現代空戰中至關重要。
殲-20與F-22已不在同一水平線上。盡管F-22A在機動性、動力和雷達探測等方面仍具備一定優勢,但在綜合效能方面,與殲-20相比存在顯著差距。這意味著,現代空戰已不再單純依靠單項效能指標的領先,系統整合和整體作戰能力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