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二戰時期的德國究竟擁有多少籌碼?為何敢「單挑」全世界?

2024-07-26軍情

德國在一戰的失敗

在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了波蘭,從此掀起了歐洲地區的戰火。之後德軍勢如破竹,幾乎攻占了整個西歐地區。而攻占了西歐之後德軍還不滿足,還開始和橫跨歐亞的蘇聯作戰。很多人對於德國的膽量非常不了解,它到底有什麽籌碼敢在那時候「單挑」全世界?

其實德國在歐洲戰場掀起戰火是註定的事情。在掀起二戰戰火的21年前,德國在一戰中投降。而一戰本質上是一群列強因為自己在國際上獲取的利益不對等而掀起的一場戰爭,因此德國在戰敗後自然面臨著巨額賠款。

當時德國被要求向協約國賠償1300多億馬克,這相當於當時德國幾十年的財政收入,而這筆錢一直到2010年才徹底還清。因此對於德國民眾而言,他們莫名其妙的背上了巨大的債務,因此只要有人稍加引導,德國民眾就會有極強的排外心理。

德國民粹主義興起

所以在二戰前德國對於西歐各國的恨意已經達到了頂峰,一場戰爭本身就無法避免了。再加上希特勒非常善於煽動人心,於是德國的民粹主義瞬間擡頭,一下子讓德國所有人有了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復仇。

這種民粹主義的興起讓德國每一個人變成了戰爭機器上的零件,於是德國在掀起二戰前大力發展重工業。本來德國在一戰時期的工業產值就占據了全球工業產值的15%,到了二戰時期這大多數的工業生產能力全部變成軍工,德國會爆發出多強的戰爭潛力可想而知。

再者一戰根本就沒有讓德國傷筋動骨,不管是工業能力還是人口數量德國都沒有大振幅降低,這讓德國在一戰時期的國力到了二戰時還得到了一定增長。再加上德國當時6000萬的人口也絕對不算低,因此整個德國在當時已經算得上是現代的中美俄中任意一個。

德國的軍事發展

當然,在一戰結束後協約國也不是沒有想過遏制德國的實力,因此協約國對德國的軍事發展做出了限制。比如說不允許德國的軍隊規模超過10萬人,還要將德國軍人的服役年齡拉長到10年。

一群服役了10年的軍人也許能給德國帶來一群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但這對於整個德國的軍事發展來說絕對是災難性的。一群士兵長時間服役就意味著更多的德國民眾無法進行軍事化訓練,一旦開戰,這10萬老兵打完德國就沒兵了。

所以希特勒在上台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辦法繞開協約國對於德國的限制,而希特勒想出的辦法就是以建立青年訓練營的名義,讓全國大量青少年進行幾個月的軍事化訓練,讓他們熟悉作戰,而這些青少年在完全成年後就能參軍入伍。

這樣德國一下子有了數百萬預備役士兵,而那些服役了10年的德國老兵則一下子成為了德國軍隊的骨幹,他們以豐富的經驗成為了德軍的中下級軍官,支撐著德軍的組織架構。由此,德國自然擁有「單挑」全世界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