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航母戰鬥群火力有多恐怖?視距之外,直接瓦解你所有武裝力量

2024-10-22軍情

世界上的大部份軍事經費,最後都流到哪兒去了呢?除了要維持核武庫和導彈之外,很大一部份軍事經費最終都指向了軍隊裏的這麽一個地方:航母戰鬥群。

有人以前把航母戰鬥群稱作「遠洋戰場上會動的金庫」,也許下面這組數據能很好地體現這個比喻的準確性呢:就拿美國在五年前開始服役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來說吧,一艘福特級航母的船體造價就有 130.2 億美元呢。那跟福特級航母相配套的其他戰艦、戰機得花多少錢呀?其中,兩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一共 20 億美元;六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總共 110.4 億美元;兩艘維珍尼亞級攻擊核潛艇總計 69 億美元。在海上與福特級核動力航母相匹配的這些戰艦,總共耗費的成本是 199.4 億美元。

把海上的戰艦算完啦,接著咱們來算算跟福特級航母戰鬥群相適配的艦載機總共得花多少錢哈。這裏面呢,有 24 架 F-35「閃電」C 型戰鬥機,一共是 22 億美元;還有 24 架 F/A-18「大黃蜂」戰鬥攻擊機,總共 21 億美元;一支用 EA-18G「咆哮者」電子作戰機的電子作戰中隊,要 4 億美元;一支用 E-2 鷹眼預警機的預警機中隊,是 14 億美元;一支用 SH-60 海鷹直升機的直升機中隊,總計 3 億美元;一支用 C-2 灰狗運輸機的運輸機中隊,總共 2 億美元。算下來呀,一支福特級航母戰鬥群的空中力量大概得耗費 66 億美元呢,再加上跟福特級航母匹配的海上戰艦,圍繞一艘航母打造的航母戰鬥群,大概總共得花 265.4 億美元。

不過呢,就算算到這兒有這麽大的天文數碼啦,這也只是美國航母戰鬥群花錢的一小部份而已。為啥這麽說呢?之前我們舉的福特級航母造價是 130.2 億美元,那還只是一艘「光板船」的價呢,沒把它配備的「海麻雀」防空導彈系統、「公羊」導彈系統還有跟它匹配的艦載炮、艦載機槍算進去哦。要是把一支航母戰鬥群士兵的裝備,還有航母平時運轉的費用都算上,打造一支福特級航母戰鬥群得要 378 億美元呢,維持它一年運轉的經費大概也得 31 億美元。

這個數據大概是個啥概念呢?北約成員國裏軍費開支排第二的法國,前年的軍費開支是 500 億美元,而美軍一支服役的航母戰鬥群編隊的軍費開支,都快到法國一年軍費的四分之三了,更別提美國有十多支這樣的航母戰鬥群了——這就能說明養航母戰鬥群這種玩法,是世界富國才玩得起的。可是,為啥美國每年都要堅持給航母戰鬥群砸好幾個接近法國軍費的錢呢?這就不得不讓我們提到航母戰鬥群的威力啦。

自打第一次世界大戰過後,世界就邁入了海、陸、空三維一體化的作戰時期啦。航母戰鬥群的出現呢,那可是專門為海空一體化作戰而服務的喲。在遠洋作戰裏,航母的作用呀,其實就跟大洋上的移動機場差不多。從機場起飛的戰機,對於太平洋上的戰艦而言,那基本上就是碾壓性的存在啦。為啥要用「碾壓」這個詞呢?因為在現代戰爭中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單從速度方面來講,空中戰機的力量可比海上艦隊強好多呢:就拿美軍的 F-35 閃電戰鬥機來說吧,它的最大飛行速度能達到 1960 千米每小時呢。而海上戰艦的航行速度呢,是用「節」來計算的,一節速度大概是 1 小時 1.852 公裏,戰艦的速度一般是以一小時幾十節來計量的。海軍和空軍在速度上一對比,那差距可就大了去啦。所以呀,面對機動性很強的空中力量,慢吞吞的海軍戰艦就只能等著挨打啦。

不過呢,也許有朋友會產生疑問:如今的海軍戰艦,都裝配了防空導彈嗎?為啥不能對敵軍的戰機實施有效打擊呢?這是因為呀,在海上發射的防空導彈,得克服地心重力,所以在發射過程中的初速度方面,防空導彈比戰機的空艦導彈要差一些。就拿海上美軍的 F-35 戰鬥機掛載的 AGM-158C 遠端反艦導彈來說吧,它作戰的射程能達到 930 千米呢,而且最大速度能達到高亞音速的程度。要是用這個速度去打擊海上戰艦,那海上戰艦很可能根本沒機會躲避這樣高速的空艦導彈。多數艦載防空導彈呢,得從 0 開始加速,還得消耗超多能量去克服地心重力爬升,才能去打擊戰鬥機目標。但是呢,戰機的體量跟戰艦比起來很難釘選目標,而且高速航行還能讓它躲避一些導彈,所以要是單純靠只有防空力量的戰艦,去跟裝有艦載機的航母對抗,恐怕很難占到好處。

正因為這樣,才有人這樣去描述現代的海戰:你從戰艦的雷達上瞧見敵軍的艦載機時,這場戰鬥對你來說就已經輸啦。有航母戰鬥群參與的海戰,不但能在片刻之間就定出勝負,還能讓敵軍在沒看到航母的戰場上就送命。或許有些朋友不服這個說法:一艘福特級航母,那可是排水量能到 10 萬的大家夥,你之前也說過戰艦因為自身體積比戰機更容易被敵軍發現,難道就不能利用航母大體量的弱點,及時發現航母並進行反制嗎?

不過呢,航母除了有進行海空一體化作戰的優勢外,還有一個特別大的優勢,那就是它的隱身功能。有時候,航母那超長的作戰半徑,就相當於它最厲害的隱身武器啦。要是我能在很遠的地方對你發動攻擊,那我為啥還要出現在你能看到我的視野裏呢?美軍的 F-35 C 型艦載戰鬥機,它的有效作戰半徑是 1160 公裏,而用來偵測戰鬥機位置的美軍「宙斯盾系統」相控雷達,對海上的探測有效範圍也就幾十公裏而已。所以呀,就算宙斯盾再強,在有強大作戰半徑的艦載戰鬥機面前,它的雷達探測功能也只是提前給自己敲響死亡的喪鐘罷了。並且,航母戰鬥群不但可以憑借超長的作戰半徑來實作自己的「隱身」,還能派出艦載預警機,達到「開天眼」的效果呢,就拿美軍福特級航母戰鬥群裏的 E-2「鷹眼」預警機來說,C 型鷹眼預警機的極限探測範圍能達到 450 公裏。

這個數據跟航母艦隊的作戰半徑比起來,好像沒啥特別的,不過航母戰鬥群裏的預警機編隊厲害就厲害在,E - 2「鷹眼」預警機能飛到 9 千米的高空去探測,這就讓探測的視野和安全程度都提升了很多,而且預警機的機動性比戰艦上的雷達系統強。所以啊,如果是一支單純的沒航母戰鬥群參與的海軍艦隊,進到航母戰鬥群的作戰半徑裏,可能還在瞎摸瞎走呢,可對於另一邊的航母戰鬥群來說,這支海軍艦隊的一舉一動那都清清楚楚的。在現代戰爭的邏輯裏,就是「發現就消滅」,沒了情報主動權的海軍艦隊,在有情報控制權的航母戰鬥群面前,根本沒法還手。

要是要拿個詞來比喻航母戰鬥群在遠洋作戰時的威力,「移動的黑洞」那可再合適不過啦。你可以想象一下,有個半徑 1160 公裏,差不多相當於中國國土三分之一縱深那麽大的黑洞在太平洋上移動,這得有多可怕呀。只要有海上力量進到這個黑洞裏,都會被它毫不留情地給吞掉。那對付航母戰鬥群這個「移動的黑洞」,有沒有別的辦法呢?可能有的朋友能想到兩點:一是用潛艇,利用潛艇的隱蔽性和能對艦船造成更大殺傷力的魚雷去打擊航母;二是像「北鬥」那樣的衛星導航系統。那這兩個辦法到底行不行得通呢?

首先呢,咱來瞧瞧潛艇有沒有本事給航母戰鬥群造成有效的威脅。眼下呀,航母戰鬥群發現潛艇靠的是聲吶技術,可潛艇只要潛入深海,那確實能躲開聲吶定位,還能借著潛行的優勢去打擊航母。不過呢,對於單只潛艇來說,潛入深海隱藏自己的同時,給自己找到航母的位置那可就太難啦。要是在太平洋上,要確定一支航母戰鬥群的位置,最少得發展出 100 艘潛艇組成的潛艇編隊,然後進行地毯式搜尋。但就算是潛艇數量很厲害的那些潛艇大國,到現在也沒發展出 100 艘以上的潛艇編隊呢。再說說航速,雖然理論上潛艇的航速能追上航母,可要是潛艇得保持潛行,就不能開最大航速,不然會發出噪音把自己暴露了。所以呀,潛艇在追擊航母的過程中,局限性可不小呢。另外呢,在一支完整的航母戰鬥群編隊裏,肯定有用來反潛的護衛艦和驅逐艦,這就給潛艇追蹤和打擊航母增加了一定的困難。

衛星定位航母呢,或許是能發現航母並且對其實施有效打擊的唯一辦法啦。像咱國家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前年把組網給弄好的時候,就能夠給全球定位啦。不過呢,衛星導航系統分成高空導航和低空導航這兩種,如果是用來給航母定位的話,那用於低空導航的衛星就會更精確些,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屬於高空導航的。真正能對航母戰鬥群進行精準定位,還能實作「發現就消滅」的,是以「吉林一號」為代表的低空遙感衛星群喲。這一低空遙感衛星群能把衛星的定位範圍精確到「米」這個級別呢,不管是美軍的航母戰鬥群,還是美軍航母戰鬥群裏高速移動的艦載機,都能精準定位和拍攝。在接下來的 14 年時間裏,「吉林一號」

以某某為代表的低空遙感微信群將會達成組網的狀態,到那個時候,美軍航母戰鬥群那最後一層神秘的面紗也會被完全揭開。

不過呢,利用衛星定位技術去確定航母目標,接著發射反艦導彈把航母戰鬥群給消滅掉,這只是應對航母戰鬥群的一種辦法而已。另外一種應對航母戰鬥群的方式呢,就是打造出一支同樣擁有強大力量的航母戰鬥群。航母戰鬥群在戰場上讓人頭疼的地方呀,正是現在我軍一直在不斷發展它的原因。但我們發展國防的力量,那就是為了守護好不容易得來的和平。未來的世界肯定會是和平的世界,也是全人類一起去擁抱的星辰大海。

[1]John Keller. The Navy gave a $3.4 billion contract to Huntington Ingalls for building the Ford- class aircraft carrier. This is from Military Aerospace Electronics Magazine on 8 June 2015.

[2]The status and quick facts about the F-35 Lightning II Program (in PDF format). It's from F35.com and Lockheed Martin. The date is 3 December 2021 [3 December 2021].

[3] Norman Friedman. The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of submarines. Conway Maritime. In 1984. With ISBN 0-87021-954-5.

快舟一號甲這種小型運載火箭成功完成了「一箭三星」的發射任務,標誌著中國的商業航天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新華社於 2017 年 1 月 9 日釋出了這一訊息,該訊息的時間範圍是 2017 年 1 月 9 日至 2018 年 1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