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中國對美國意外轟炸南斯拉夫駐華大使館心懷怨恨?"這個問題擺在眼前,來自某個美國網友在Quora上的提問。這聽起來多麽荒謬,就好像你家被人闖入打砸搶,還問你"為什麽這麽生氣呢"。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1999年5月7日深夜。貝爾格萊德夜空下,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燈火通明。一聲巨響打破寧靜,三枚精確制導導彈擊中使館大樓。煙塵散去,三名中國記者永遠倒在廢墟中。
"哎呀,地圖看錯了。"美國這番解釋簡直讓人哭笑不得。這就像一個神槍手說自己打偏了靶心,誰信啊?當時的美軍可是用著全球最先進的衛星定位系統,精度能達到厘米級別。一枚導彈打偏還說得過去,連著三枚都"恰好"擊中同一棟樓?這概率比中彩票還低吧。
小張是當年目擊這場轟炸的一名留學生。"轟炸前幾天,就有美軍的偵察機在使館上空盤旋。那天晚上的爆炸太精準了,就像是提前演練過的。"他回憶道,聲音裏帶著心有余悸。
網友老王留言說:"就像玩遊戲開掛一樣,美國這個操作太明顯了。用導彈'刪除'證據,這招也太low了。"確實,後來有訊息稱,使館裏可能存有被擊落的F117隱形戰機殘骸,這才是美軍急著要炸掉的真正原因。
一位退役軍事專家分析:"美軍的轟炸系統有多層保險裝置。在發射前,會反覆核實目標座標。這種'誤炸'情況在科索沃戰爭中只此一例,太反常了。"
社交平台上,老外們的評論也很有意思。一個英國網友說:"這就像踢足球,故意踢人還說是不小心的,誰信啊?"澳洲網友更直接:"美國這波操作就像小孩打碎花瓶還死不認賬。"
去年我在街頭采訪,遇到一位老爺子。他說:"那會兒我們全家熬夜看新聞,氣得直跺腳。現在想想,這事兒反而讓國人更團結了,大家都明白了強大起來有多重要。"
B站上有個UP主做了個數據分析:"從1999年到現在,中國GDP增長了十幾倍,軍費開支增長更快。這說明什麽?說明中國人記住了這個教訓。"
微博網友"老實人說實話"發帖寫道:"現在的中國可不是當年的中國了。你敢想象現在有人敢炸中國大使館嗎?做夢呢吧。"
前幾天我問一個在外企工作的朋友,他笑著說:"現在開會,美國同事說話都客客氣氣的。知道為啥嗎?因為現在的中國不好惹了唄。"
一位軍事愛好者在論壇發帖分析:"你看現在美軍航母編隊在南海晃悠,不也是得掂量掂量?這就是實力帶來的尊重。"
用網友們的話說:"當年的大使館之仇,化成了今天發展的動力。人家打你一拳,你不能光記著疼,得練成鐵拳才行。"
回頭看這20多年,中國的變化像開了倍速。從引進技術到自主創新,從追趕到並跑領跑,這期間的每一步都來之不易。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那次轟炸雖然痛,但也讓國人看清了一個道理:實力才是硬道理。你越強大,別人就越不敢亂來。
最近刷到一個高中生的評論:"聽爸媽說起這事兒,感覺像天方夜譚。現在誰還敢這麽幹啊?"這話說到點子上了,時代變了。
參考文獻:
[1] 新華社.【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事件始末】.1999
[2] 人民日報.【駐南聯盟使館被炸二十周年祭】.2019
[3] 解放軍報.【銘記歷史 砥礪前行】.2020
[4]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中國外交史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