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關於「福建艦」沒有同型艦,下一艘國產航母將是核動力「超級航母」的說法,並非完全是謠言,很可能屬實。 那些用來測試國產航母技術的陸地設施最近的變化,似乎也印證了這種可能性。
近期,一些軍事愛好者仔細研究了中國新型陸地航母的最新衛星圖片。他們發現,原本位於航母右側中間的巨大指揮塔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小、位置更靠後的新指揮塔。這和美國最新型的「福特」號核動力航母的設計非常相似。因此,可以推測,中國的研發團隊正在對新型核動力航母的指揮塔設計進行試驗。只有核動力航母,因為不需要考慮煙囪和排煙系統,才能擁有如此小巧的指揮塔,並能靈活調整它的位置。
「福特」級航母的艦島比之前的「尼米茲」級更小,而且位置也更靠後,這帶來了許多好處。縮小的艦島讓航母甲板騰出了更多空間,可以停放更多飛機。艦島後移後,飛機在甲板上移動時不再需要繞過它,可以直接進入彈射器區域起飛,這樣起飛效率就大大提高了。總之,「福特」級航母透過調整艦島,不僅能搭載更多飛機,還能讓飛機在甲板上更快更有效地起降,最終擁有比「尼米茲」級更強大的戰鬥力。
除了把艦島往後移,核動力航母還可以考慮像法國戴高樂號那樣,把艦島放在前面。這樣做也能騰出航母甲板中間大部份空間,從而運載更多飛機,提高飛機起降效率。 既然如此,中國為什麽最終選擇了美國那種把艦島放在後面的設計,而不是法國的艦島前置設計呢?
有人擔心艦島在前面會占用飛行甲板空間,影響安裝兩部彈射器,也可能讓翼展大的飛機從最右邊起飛時撞到艦島。法國戴高樂號航母確實因為這個問題只裝了一部彈射器。但這主要不是因為艦島的位置,而是因為戴高樂號航母本身只有4萬噸,船體和飛行甲板都比較小,所以裝不下兩部彈射器。如果是一艘10萬噸的大航母,船身更大,艦島也能設計得更靠外,即使艦島在前面,也不太會影響飛機起飛。
中國海軍選擇類似美國航母的設計,主要是因為航母的重量平衡問題。如果未來的航母真如傳聞所說達到10萬噸級,那麽為了搭載四個電磁彈射器,這些器材巨大的重量勢必集中在船頭。而航母中部和尾部,大部份空間是用來存放飛機的巨大機庫,導致這部份重量很輕。這樣一來,船頭重,船尾輕,就難以保持平衡。為了平衡船頭巨大的重量,把艦島(也就是航母上那些建築物,重達幾百噸)盡量往後移,就成了一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
「戴高樂」號航母的艦島位於船頭,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它只有兩部彈射器,艦艏重量相對較輕,不會嚴重影響航母的平衡;其次,作為中型航母,它的船舷高度不如大型航母和超級航母高,為了讓艦橋擁有更好的視野,不受海浪沖擊影響,只能把艦島放在船頭。而對於10萬噸級的超級航母來說,艦島放在船尾才是最佳選擇。中國選擇類似美國的技術路線,也正是基於這一點考慮。這意味著中國將在核動力電磁彈射航母領域,結束美國長期以來的壟斷局面。未來,我們自主研發的10萬噸級核動力航母,或許將很快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