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在台海挑起戰火,可以把中國拉下水?但這條紅線,美國不敢逾越

2024-09-15軍情

從2013年到2022年。

中國GDP從59.3萬億元,一路飆升到121萬億元,年均增長超過了6%。

經濟總量達18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位。

中國, 外匯儲備穩居世界第一,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

不但經濟突飛猛進,武器裝備也已經走向了現代化。

陸軍方面, 99A式主戰坦克

融合火力、機動力、防護力和資訊力於一體,具備全天候精確打擊能力。

還有15式新型輕型坦克、遠端箱式火箭炮、直-20直升機等新型裝備也陸續列裝部隊。

海軍方面,三艘航空母艦。

尤其是福建艦, 是中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

采用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

還有075型兩棲攻擊艦、055萬噸驅逐艦等新型艦艇的下水入役,極大地提升了海軍的作戰能力。

空軍,我們有殲-20戰鬥機。

它是中國自主研制的, 首型第四代超音速隱身戰鬥機,有隱身效能和超音速巡航能力。

還有運油-20空中加油機和多種新型無人機。

除此之外, 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等新型導彈的成功研發和部署。

極大提升了中國的核威懾和常規打擊能力。

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但現在,看到中國的快速發展,感到有些不安。

擔心自己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可能會受到影響。

01

阻礙科技創新,發展

美國開始采取一些不太友好的做法。

他們特別「關註」科技領域,知道科技創新對一個國家的發展有多重要。

2020年,華為公司在手機銷量上超過了蘋果,成為了世界第一。

這個訊息傳出後,當時的美國總統杜林普坐不住了。

他覺得必須得采取行動,不能讓中國的科技公司繼續這麽發展下去。

杜林普很快就下了一道禁令。

禁令要求美國公司, 不能再給華為提供重要的零部件,比如芯片。

不僅如此, 他還利用美國的影響力,要求其他國家的公司也不要賣零部件給華為。

要知道,生產高端手機需要很多先進的零部件,特別是芯片。

美國這麽做,主要是想拖垮中國的高科技產業。

他們覺得, 如果斷了華為的「糧食」。

華為就會慢慢衰落,中國的科技發展也會受到影響。

但是,事情並沒有按照美國人的想法走。

雖然遇到了困難,華為並沒有放棄。公司的工程師們日夜加班,努力研發自己的技術。

今年,華為推出了一款三折疊手機。

這種手機技術含量很高,以前只有國外公司能做到。

華為能做出來,說明中國的科技水平又前進了一大步。

2022年8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芯片和科學法案】。

他們擔心中國在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高科技領域的快速進步。

為了保持領先地位,美國不惜動用國家力量,透過立法來限制中國發展。

法案中提到了527億美元的產業補貼。

美國希望用這筆錢,吸引企業把芯片生產線搬回本土。

同時, 他們還要求這些企業,10年內不得在中國擴建或新建芯片廠。

這種做法,明顯是想切斷中國獲取先進芯片技術的途徑。

不僅如此,美國還設立了對外投資審查機制,限制美國公司投資中國的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領域。

禁止像輝達、AMD這樣的公司,向中國出售先進的AI芯片和半導體器材。

一個國家的發展,不能依賴於他人的施舍。

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真正立於不敗之地。

雖然短期內,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但這也給了我們一個難得的機會。

我們可以集中力量,全力攻克關鍵技術。

就像當年「兩彈一星」的研制一樣。

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02

炮製「威脅論」

美國國記憶體在貧富差距擴大、社會撕裂等問題。

部份政客為了轉移公眾視線、鞏固選民基礎,樂於將中國塑造成「罪魁禍首」。

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將中國視為意識形態競爭和全球文明競爭的頭號對手。

不斷炮製「威脅論」。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曾發表言論稱:

「中國制造的智能汽車可能「每分鐘都在收集數百萬美國人的數據」,並稱如果美國路上有300萬輛中國車,中國能讓它們同時熄火。」

2024年3月,拜登批準了一項高度機密的核戰略計劃。

首次調整了,美國的核威懾戰略。

重點,放在應對所謂「中國核武庫的迅速擴張」上。

美國這些年在經濟和政治上,對中國采取的一些做法,確實讓人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我們來仔細看看這些事。

2020年,西方棉花發展協會突然說新疆的人民被強迫采棉花,生活很苦。

這話聽著就奇怪。

新疆,是咱們國家主要的棉花產地,那裏的長絨棉質素可是世界一流的。

我認識的新疆朋友們都說, 現在家鄉的棉花種植都是機械化的,根本不需要強迫勞動。

這些外國人,是怎麽得出這種結論的?

他們真的了解新疆嗎?

再說2022年5月開始的那件事。

美國自己,在本土放飛了不少高空氣球,有些還飛到了中國的領空上空。

這些氣球飛過新疆、西藏等地,美國都沒經過中國同意。

按理說,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應該道歉才是。

可美國不但不承認錯誤,反而說中國在散布假訊息。

這種雙重標準,真讓人無語。

03

不敢越過一條紅線

這些年來,我們確實看到美國在亞洲地區,不斷擴大軍事存在。

在日本、南韓、菲律賓等國家設立軍事基地。

這種做法讓人不禁思考:

美國的真實目的是什麽?

美國聲稱,這是為了維護地區和平。

但實際上, 他們更多是想控制亞洲局勢,保持自己的影響力。

這種做法,不僅沒有帶來真正的安全,反而增加了地區的緊張氣氛。

在台灣問題上,美國的做法更讓人感到不安。

他們一方面說尊重一個中國原則,另一方面卻不斷向台灣出售武器,鼓勵「台獨」勢力。

這種做法, 說白了就是想保持台海局勢的不穩定,阻礙中國的統一大業。

美國這麽做,無非是擔心,中國統一後實力大增。

在南海地區的影響力,會進一步擴大。

但是,他們似乎忘記了一個重要事實: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值得註意的是,盡管美國在台海問題上動作不斷, 但他們始終不敢越過一條紅線,那就是直接在台海地區挑起戰爭。

這背後有兩個重要原因:

其一,中國的軍事實力在不斷增強。

近年來,我們在國防建設上取得了巨大進步, 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軍事技術,都有了很大提升。

這讓美國不敢輕舉妄動。

其二,地理因素也是美國的一大顧慮。

台海距離美國太遠了。

如果真的爆發沖突,美軍很難及時支援。

相比之下,我們地理位置占優,能夠快速應對各種突發情況。

04

攜手合作,而不是對抗

回顧歷史,美國從十九世紀開始逐漸崛起,到二戰後成為世界超級大國。

這麽多年來,他們習慣了站在世界的頂端,掌控著全球事務。

可是,世界在變,形勢也在變。

最近這些年,我們都看到了, 美國為了維持自己的霸主地位,對中國采取了很多限制措施。

特別是在高新技術領域,他們設定了重重障礙,想要阻止我們的發展。

但是, 美國的這些做法真的管用嗎?

事實告訴我們,並沒有。

盡管面臨種種困難,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依然在穩步前進。

比如,我們的5G技術領先全球,超級電腦效能世界一流,量子通訊實作重大飛躍。

這些成就,都是在美國的重重封鎖下取得的。

美國,這種肆無忌憚的做法,其實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各國的利益是緊密相連的。

美國封鎖中國,不僅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也傷害了美國自己和其他國家的利益。

希望美國能夠認清形勢,放下偏見。

攜手合作,而不是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