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血戰庫爾斯克:48小時,俄軍奪回200平方公裏失地,切斷烏補給線

2024-09-15軍情

庫爾斯克的局勢發生了反轉,俄軍在短短48小時內推進了3000米,重新奪回了近200平方公裏的失地,還一舉切斷了烏軍的補給線,讓烏方不得不做出最壞的打算。

俄羅斯針對收復庫爾斯克地區失地的努力沒有白費,俄軍集結兵力向烏軍發起了截止到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的反攻,烏軍此前建立的多個陣地被沖垮,只能不斷後撤,讓俄終於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俄軍的反攻取得了巨大成果:10個村鎮共計約200平方公裏的土地被奪回,烏軍的重要補給線也幾乎被切斷。

【庫爾斯克州沖突非常激烈】

原本的局勢中,烏軍局面一片大好,進可攻退可守,戰術選擇非常靈活,反觀俄軍則要面臨本土被入侵和部隊質素參差不齊的雙重困境,誰能想到轉瞬之間,雙方的處境發生了逆轉。

導致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在於,俄烏選擇了完全不同的戰術:

從沖突開始,烏軍就采取了 靈活的防禦策略,利用地形優勢和城市環境進行遊擊戰和防禦作戰 在城市周邊透過設定路障、挖掘戰壕和部署便攜式反坦克武器來遲滯俄軍進攻,實施消耗戰。

為了避免被俄軍的大規模火力覆蓋,烏軍采取了分散部署戰術,小隊作戰單位在廣大的鄉村地區實施機動防禦和伏擊,同時利用機動性強的輕裝部隊進行快速反擊,襲擊俄軍的後勤線和薄弱環節。

此外,場外因素的介入也非常關鍵, 烏克蘭利用西方提供的衛星情報和無人機進行偵察,精確辨識俄軍高價值目標,隨後使用北約援助的精確制導武器進行定點清除,有效地打擊了俄軍的裝甲車輛和指揮中心 ,取得了局部的勝利。

而俄軍的戰術選擇則是從宏觀角度入手, 利用其在火炮和導彈方面的數量及質素優勢,對烏軍陣地進行了大規模的火力壓制。

【俄軍武裝直升機】

在沖突中俄軍的 多管火箭炮系統、戰術彈道導彈以及空基和海基巡航導彈 遠端精確打擊 給烏軍帶去了巨大的威脅,大量破壞了 烏軍的指揮控制中心、通訊節點和重要防禦工事,削弱其抵抗能力。

此外,俄軍將空中優勢發揮的很充分,利用 蘇-30SM、蘇-35等先進戰鬥機進行空中巡邏和打擊任務,以及無人機進行偵察和目標指引,增強地面部隊的作戰效能。

最後在這場反攻行動中真正一錘定音的是 裝甲突擊與機械化推進 俄軍隊利用坦克部隊和機械化步兵車輛進行快速突破和縱深突襲, 成功 分割烏軍防線,切斷其補給線,對關鍵地點實施包圍和占領。

【俄軍俘虜烏軍】

這兩種戰術沒有高下之分,俄烏兩軍的決策層均使用了最適合自己的戰術,但從結果上來看,後勤補給能力成為了這場戰鬥的關鍵,補給線被切斷的烏軍只有敗退一個下場。

按照現在的趨勢發展下去,烏方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不僅庫爾斯克州的烏軍要撤離,甚至烏克蘭本土的蘇梅州都要做好準備,迎接反推回來的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