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中菲在北京密談72小時後,仙賓礁傳回捷報,菲艦一夜間消失不見

2024-09-15軍情

中菲代表不久前在北京談完,三天後就有人發現,已經在仙賓礁非法滯留將近5個月的菲律賓海警船,一夜間悄悄撤回了巴拉望島的公主港。

不過菲方船只的動作,已經被船舶自動辨識系統記錄下來,也引起了美國海軍學院官網的註意,迅速進行了報道。

【菲律賓非法滯留的海警船已經撤回巴拉望島公主港】

菲律賓之所以撤回船只,原因很簡單,也很現實,那就是在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他們非法滯留,搞新式「坐灘」的企圖破產了。

首先是中國這邊給足了壓力,從海上第一線的持續管控,再到外交渠道的反復溝通,雙管齊下,極大地限制了菲律賓的選擇空間。

特別是我們近期開始反復強調,要切實維護【南海共同行為宣言】的有效性和嚴肅性,菲律賓就不得不考慮,要是中國以仙賓礁問題為切入點,拿自己「樹典型」之後,會在南海產生怎樣的連鎖反應。與其被強行拖走,不如自己主動撤走船只,這樣多少還能留下一點余地。

再然後,就是菲律賓這邊已經不具備繼續非法滯留下去的內外條件,光是物資供應就是一個大問題。前段時間菲律賓軍方就公開承認,他們滯留在仙賓礁的海警船,補給水平已經「岌岌可危」。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情況只會更加嚴重。

【菲律賓媒體一片死寂,只有美媒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報道】

解決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運補,一開始菲律賓還抱有僥幸心理,覺得能像仁愛礁那樣,形成穩定的運補周期。但不要忘記,在中菲達成臨時安排之前,菲律賓想往仁愛礁上運送補給,難度同樣不小。

而且仙賓礁問題和仁愛礁完全不同,後者至少有個「臨時安排」在,算是有一個穩定的補給渠道。菲律賓原本打算在仙賓礁如法炮製,但這五個月來,中國顯著加強了管控力度,菲律賓那邊不要說海警安排的運補船了,連漁船都無法接近,只能「望礁興嘆」。

他們倒也不是沒有嘗試過空投的方式,但相比起海運,空投一次能攜帶的補給實在不多,無法滿足菲律賓長期滯留的物資需求,而且只要被攔截一次,就不是斷水斷糧那麽簡單了。所以空投的綜合成本過於高昂,來上一次兩次之後,菲律賓就吃不消了。

另外,菲方船只滯留期間,曾在仙賓礁附近進行所謂的「巡邏活動」,蓄意與中方海警船沖撞,結果自己這邊受損嚴重,急需返港維修。

【補給後繼無力,撤離是必然選擇】

不僅海上補給後繼無力,美國對中菲海上爭端的曖昧態度,也讓馬科斯政府心裏沒底。美國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菲律賓的挑釁行為去到什麽程度。

這五個月來,菲律賓圍繞仙賓礁問題,和中國磋商之後,很快又去找美國通氣。美軍高層為此來了趟馬尼拉,口口聲聲地說,會派遣軍艦「護航」菲律賓的運補行動,但也僅限於誇口表態而已。菲律賓軍隊的一把手也不敢順著這個話茬往下說。

【美菲共同防衛條約】究竟適不適用於南海方向,美國始終是一個模棱兩可的態度。這也使得菲律賓在南海制造摩擦時,總不忘回頭看一下美國的臉色。跟美國人打了這麽久交道,這點「察言觀色」的本領,小馬科斯還是有的。

別看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說菲律賓不是美國的「棋子」,但這種言論未免有自欺欺人的嫌疑。當然我們可以說,「棋子」這個形容,背後多少有些身不由己的意味。

【中國在仙賓礁加強了第一線的管控力度】

而馬科斯政府卻是主動選擇對美國的「印太戰略」亦步亦趨,這種忠心耿耿的姿態,反而說明菲律賓確實沒把自己當成棋子看,而是某種姿態更低的定位。

言歸正傳,菲律賓一開始派船在仙賓礁非法滯留,搞新型「坐灘」,意圖再明顯不過,就是要把仁愛礁模式復刻到仙賓礁上,為自己的非法挑釁尋求更多借口。

所以我們這邊就能看到,中菲在圍繞仁愛礁達成臨時性安排之後,小馬科斯政府那邊迅速放風說,希望「臨時性安排」能擴大到其他爭端海域。

盡管沒有具體點名仙賓礁,但菲律賓這段時間就沒少對中國和國際社會旁敲側擊,張口閉口都是擴大所謂的「臨時性安排」,企圖「生米做成熟飯」,不過到頭來還是無功而返。

【此時距離中菲在北京磋商,只過去了三天】

菲律賓海警船連夜撤回本土,可以視為我們在海上第一線鬥爭的階段性勝利,但最核心的癥結還在。即便解決了一個仙賓礁,還有仁愛礁,乃至中業島這些歷史遺留問題。

而且我們也不能排除菲律賓船只「去而復返」的可能性,更不要低估小馬科斯政府給自己制造台階的能力。

整體而言,只要中美還在亞太地區保持現有的博弈態勢,美國就不會放棄圍繞南海問題做文章的想法,而菲律賓也會不遺余力地配合美國,這是由現在美菲防務關系的底層邏輯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