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南海撞機王偉逃生成功,為什麽都找不到他?直到現在後才知道原因

2024-09-13軍情

「81192,立即返回基地。」

這樣的呼喊,已在南海上空回蕩了23年。人們始終未曾忘記那場發生於2001年4月1日的令人憤慨的悲劇。當天,美國電子偵察機非法闖入中國海南島上空,編號81192的戰鬥機在被撞後受損墜海,飛行員王偉跳傘後落入海中。

盡管中國當時迅速作出反應,十余萬軍民進行了大規模的地毯式搜尋,但81192和王偉的蹤跡終究沒有再次被發現。

那麽,那場事件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為何投入了如此多的人力進行搜尋,卻依然一無所獲呢?

2001年1月,小布殊就任第43任美國總統後,迅速摒棄了前任總統克林頓推行的對華友好政策,轉而將中國視為「美國最大的潛在戰略對手」,並同時加強了在中國周邊的軍事布局。

2001年4月1日,美軍一架EP3電子偵察機無視國際法,擅自闖入中國領空,在海南島附近海域上空進行非法軍事偵察。

中國沿海哨卡發現這一情況後,迅速上報,海軍航空部隊隨即指派兩架正在附近巡邏的主力戰機——殲8II型戰鬥機前往攔截。

當中國兩架戰機在距離海南島東南方向104公裏的中國近海上空攔截美軍偵察機時,該區域屬於中國的專屬經濟區。

盡管國際法允許他國飛機和艦船在此自由通行,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56條和第301條明確指出,不得侵犯他國領土,並應尊重沿海國家的領海與領空安全及秩序。

美軍所使用的飛行器並非普通的民用客機,而是一種配備高科技偵察器材的軍用偵察機。顯而易見,美國的這一行為不僅僅是簡單的違反國際法,更是對中國領空的公然侵犯。因此,中國采取驅離行動完全合法且合情合理。

據當時參與驅離行動的飛行員趙宇回憶,最初在我軍戰機進行迫近驅離時,美軍飛機選擇了調頭撤離。然而,就在我方兩架戰機準備返航時,這架偵察機卻再次調頭返航,並不斷做出挑釁動作。

面對美軍飛機的囂張挑釁,駕駛81192號戰機的王偉迅速迎面而上,貼近對方,展開進一步的驅逐行動。

在最接近的時刻,他與美軍機僅保持三到四米的距離。王偉甚至摘下面罩,直接向美軍飛行員打出手語。

然而,侵犯中國領空的美軍機卻采取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行動:用偵察機特有的大型螺旋槳打擊了王偉戰機的尾翼。噴射式飛機的尾翼因此受損,導致王偉的飛機迅速失去控制,僅僅在幾十秒內便失速墜向海面。那一瞬間,時間定格在上午9時7分。

這一切,都被駕駛另一架戰機的趙宇盡收眼底。他目睹了美軍飛機的撞擊、親眼看見了王偉的81192墜入海面,也同樣看到王偉在最後關頭彈射出倉,落入大海。

然而,趙宇的任務並未結束。他一度怒目圓睜,手指幾乎按在了導彈發射按鈕上,但最終還是冷靜了下來,將王偉墜海的精確座標上報給了地面指揮所,隨後緊隨美軍飛機降落在中國機場。

在收到趙宇的報告後,地面指揮站立即派遣最近的艦艇和救援直升機趕赴事發地點展開搜救行動。同時,數萬名漁民也自發加入了對王偉的搜尋任務。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王偉的蹤影始終未被人們發現。

根據相關統計,事發後的13天內,廣東、海南等地的軍區共派出軍隊逾萬人次,出動飛機超過1000架次、艦船115艘次,累計搜尋海域面積已達30萬平方公裏。如果將參與搜尋的民眾計算在內,搜尋人員總數更是超過了10萬人次。

人們盼望著能夠見到王偉,這位為了國家安全挺身而出的英雄。然而,事與願違,盡管經過了連續14個晝夜的搜尋,王偉依然杳無蹤跡。

4月24日,中央軍委追認王偉為烈士,眾多民眾前往他的衣冠冢祭奠英魂。盡管美國連續發出六封道歉信,依然無法挽回烈士的生命。

曾有人質疑,趙宇既然第一時間向地面指揮所匯報了準確的座標,並且救援行動也隨即展開,為什麽依然未能找到王偉的下落呢?

事實上,在21世紀初,中國在應對重大災情時具備專業的救援隊伍,可以執行相應的救援任務。然而,由於此次撞機事件發生得非常突然,未能及時調動專業的搜救力量,只有海軍和空軍的應急救援隊伍進行了緊急搜救行動。

當時,雖然殲8II並非最先進的戰鬥機,但已配備了火箭動力彈射裝置。當駕駛員啟用彈射系統後,駕駛艙艙蓋會被迅速彈開,緊接著座艙火箭系統點火,將座椅彈出。座椅會在空中飛行約40米後,人椅分離,隨後降落傘開啟,減速著陸。

換句話說,當人們嘗試搜尋時,無法借助雷達掃描金屬座椅來定位王偉的位置。此外,即使王偉成功彈射,他也很可能因彈射過程和落海時的沖擊而處於昏迷狀態,因此未能發出任何求救訊號。人們只能根據當時的風向和洋流進行搜尋。

在海洋救援任務中,救援人員不僅要應對洋流漂流的挑戰,還需面對海浪帶來的諸多問題。空中救援的搜尋往往受到海面起伏導致的光線折射影響,而隨著海浪的升高,海水的張力與吸力也不斷增強,迅速將落水者拖入水下。

此外,2001年中國的衛星定位系統尚不完善,當時太空中僅有兩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GPS定位系統也無法對王偉墜海的具體區域進行有效監測,因此能夠為救援人員提供的資訊極為有限。救援只能采用最原始的「廣撒網」方式,進行地毯式搜尋。

盡管人們為尋找王偉投入了巨大的努力,但由於救援技術的限制,最終還是未能找到烈士的遺骸。

結語

王偉曾經為自己創作了一幅油畫,畫中他正駕駛戰機從航母上騰空而起。歲月如梭,轉眼間王偉烈士已離世23年。

如今,盡管南海依舊風波未平,但中國的戰機已能夠從航母甲板起飛,將他的「81192」化作精神的延續,繼續執行他未竟的使命,護衛祖國,在民族復興的征途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