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風向轉變?美軍大批坦克抵台,未及24小時,大陸向美提2個要求

2024-12-19軍情

正文

風向變了嗎?美國大量坦克抵達台灣,不到一天的時間,大陸向美方提出了兩個要求。島內局勢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美國這次軍援的坦克又傳遞了什麽訊號?而大陸對美所提的兩項條件,又揭示出如何的態度?

近期,賴清德過境美國的舉動引發了台海局勢的明顯升級,解放軍出動大量艦機加大對台灣的圍堵力度,使得島內「台獨」分子感到緊張不安。然而,最近島內形勢似乎發生了一些變化。根據台媒報道,12月15日,自美國采購的首批38輛M1A2T主戰坦克成功抵達台北港,並於16日淩晨全部轉運至新竹湖口的陸軍裝訓部。這批坦克的到來標誌著自1994年接收M60A3坦克以來,台灣軍方時隔30年再次裝備新型主戰坦克。

針對這一情況,島內的綠媒進行了廣泛宣傳,聲稱M1系列主戰坦克被稱為「地表最強坦克」,其接裝將顯著增強台軍的裝甲作戰能力,並成為北部防衛戰略的重要支柱。然而,也有一些島內民眾對購買坦克的必要性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在俄烏沖突中,高價位的坦克頻繁遭到低價無人機擊毀,這使得坦克在作戰中的效能受到挑戰。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批M1A2T坦克是為滿足台當局的特定需求而量身客製的型號,未配備美軍版本使用的貧鈾裝甲,而是選擇了所謂的「輕量化設計」。這種設計在提升機動性和燃油效率方面有所幫助,但相應地降低了裝甲防護能力。實際上,俄烏沖突也證實了「坦克集群戰術」已經不再適合當前戰爭形態,未來的戰爭將更側重於資訊化、智能化以及無人作戰模式。可以預見,即使台軍裝備有更先進的主戰坦克,也無法改變兩岸統一的大趨勢。

美方是否對此情況有所了解?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拜登政府此舉的目的並不復雜。一方面,拜登等人希望在卸任前「多獲取一些利益」,與杜林普勝選後迅速推進對烏克蘭軍援實際上也有相似之處;另一方面,推動對台軍售不僅能增強拜登「以台制華」的「政治遺產」,還向島內的「台獨」勢力傳遞了錯誤訊號,這顯然符合美國兩黨的利益。

對於大陸而言,不論台軍所購置的這批坦克是否能夠遏制解放軍的收復行動,美台之間的軍火交易無疑彰顯了台灣當局「依賴美國尋求獨立」和「以武力抵抗統一」的野心,同時加劇了台海地區發生沖突的風險。為此,大陸向美國方面提出三項要求。

在12月16日的新聞釋出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對記者表示,強烈呼籲美方遵守一中原則以及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同時,他也鄭重要求美方停止對台灣的武裝幹預,並停止縱容「台獨」勢力以武力尋求獨立。可以說,這兩個要求清晰傳達了大陸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

近期,台媒開始炒作「美國坦克抵達台島」的訊息,這顯然是台灣當局有意為之,以此來為「台獨」造勢。然而,大陸方面對此毫不在意。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當時也明確表示,民進黨政府妄圖揮霍台灣老百姓的血汗錢購買武器,其實是在向美國支付高額的「保護費」。這種行為無異於飲鴆止渴,只會使得台灣面臨更大的戰爭風險。

她向島內的「台獨」勢力發出了嚴厲警告:「倚靠外部力量謀求獨立」的做法越是深入,給台灣帶來的傷害就會越大。正如中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所指出的:「軍隊沒有固定的形態,水流也沒有恒定的形狀」。大陸有多種方式可以收復台灣,如果台當局認為僅僅依靠幾十輛主戰坦克就能阻擋解放軍,那實在是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