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33年前,美國曾做過一個實驗,將4男4女關一起兩年,結果如何?

2024-09-16軍情

【【前言】】

提到美國,我們很多人想到的肯定不僅僅是它的經濟和軍事發達。

並且美國還特別愛搞各種實驗,其中特別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項實驗,就是他們在 1991 年進行的一項超大實驗。

那場實驗的場地有 1.2 公頃那麽大,總共花了 1.5 億美元。美國剛開始說要做這個實驗的時候,美國的知名媒體 ABC 還把它稱為「未來的希望」呢。

他們在研究:如果地球上資源枯竭了,人類要怎麽生存,還有,人類在火星上該怎麽生存。

這也太奇葩了吧,他們竟然把四個男人和四個女人關在一起兩年,這期間都不管不問,那最後實驗結果怎麽樣呢?他們為啥要做這種實驗啊?

【【33年前,美蘇太空爭霸激烈】】

美國和蘇聯的太空戰從 1962 年持續到 1991 年,但一直沒分出勝負。

二戰結束後,蘇聯為了和美國爭世界霸主,就跟美國打太空戰,這是場沒硝煙的冷戰。

大家都知道,以前蘇聯挺強大的,後來因為某些原因就解體了。美蘇是兩個世界強國,搶同一樣東西時,雙方都竭盡全力。

當時兩國在軍備、經濟和科技方面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比如,美國研發了核武器,蘇聯肯定不會落後,也會馬上研發出來。

很快就到了 20 世紀 50 年代,當時美蘇兩國又將競賽目標轉向了太空。那時,美國已宣布計劃發射人造衛星,還明確表示將利用人造衛星送人進入太空。

看到這情況,蘇聯也不示弱,到 1957 年,蘇聯成功發射了世界第一顆人造衛星,還搶在美國前面。

之後,蘇聯在太空領域好像如有神助,不斷創造出越來越多的「第一」。比如 1961 年,蘇聯太空人尤裏·加加林乘坐宇宙飛船上天,成為第一個繞地球軌域飛行的人。

緊接著,蘇聯又在太空建立了第一個空間站——禮炮 1 號,蘇聯在太空獲得的這些成果,全球人都看在眼裏。

蘇聯取得成就時,美國肯定也在悄悄謀劃他們的登月計劃。1969 年,「阿波羅登月計劃」成功了,這是人類首次登月。

蘇聯雖然沒有在美國之前把人類送上月球,但他們的技術絕對是過硬的。比如在 1988 年,蘇聯成功試飛了「暴風雪」號無人駕駛太空穿梭機,這使他們的航天技術再次超越了美國。

可最後還是美國贏了,但這場戰爭也一直被人誇,蘇聯雖敗給了美國,但他們的技術絕對比其他國家強。

三十三年前,他們就在琢磨怎麽把人送上月球。那到了 33 年後的現在,美國又搞這個實驗,到底想幹啥呢?接下來咱就看看,美國這實驗是咋搞的,到底想傳達個啥意圖。

【【美國提出「人造封閉生態系計劃」】】

美國搞這個實驗,主要是想知道人類能不能在其他星球上活,還有咋保護和管地球的生態資源。

為了驗證他們的疑惑,美國專門搞了個「人造封閉生態系計劃」,造的建築物也叫生物圈二號。

那生物圈一號是啥呢?其實它就是地球上所有生態系的總和,也就是人類賴以為生的自然環境。

生物圈一號由大氣層、水域、陸地、生物和巖石等各種組成要素構成,這些要素之間相互作用和迴圈。

小瞧這個生物圈一號可不行,它是個復雜又能動的生態系,能調節地球的溫度氣候和水分,還能保持生命的平衡呢。

美國從 1984 年開始建生物圈二號,一直到 1991 年才竣工,占地 1.2 公頃,花了 1.5 億美元。這個生物圈二號也叫完全封閉的人工生態迴圈系統。

它內部模擬了七種生態系,包括熱帶雨林、沙漠、海洋、濕地、草原、農田和人居區。建造生物圈二號是為了模仿地球,我們通常也把地球本身稱為生物圈一號。

美國在實施這個超級實驗之前,可是專門向大家解釋了為啥要做這個實驗,還有這個實驗場地有多專業。

而且他們在這兒修了四大區域,叫生態區、能源區、生活區、工作區。要是實驗開始,就會用各種系統來模擬各地的場景。

裏面會有海洋、沙漠、森林等,還有特別多的動植物,這個實驗場地的主要目的是展示真正的生物內迴圈。

他們還說:「要是我們的實驗能成功,那我們將來肯定用機器人復刻實驗場地,做各種改進,這樣就能在火星、月球上生存了。」

可以啊,這實驗的目的聽起來確實挺厲害,對剛擺脫兩極世界的美國來說,這實驗絕對能讓人激動。

並且在外人眼裏,要是美國的這個實驗真成功了,那起碼在基礎上就能領先其他國家十年。

介紹完了就開始正式做實驗了,要是隨便放幾個人進去,那對其他人也不公平,為了確保這場實驗絕對公平。

他們挑了八個科學家,四個男的四個女的。實驗者覺得,科學家可能懂農作物的種植方法,在這種環境下更能發揮他們的專長。

選擇科學家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科學家在這種環境下更便於采集實驗室的各種數據,普通人就很難做到了。

【【最終結果以失敗告終】】

我之前說過,美國實施的這項實驗規模超大。那最後到底成功了沒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實驗過程和結果吧。

1991 年 9 月 26 日,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匯聚到實驗場地,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仿佛篤定實驗會成功,他們都將成為別人口中「實驗的見證者」。

進了實驗室,這實驗就算正式開始了,沒啥意外的話,接下來兩年他們都不能出去了。

一開始大家可能都挺興奮的,在裏面不但沒覺得有啥問題,反而覺得挺不錯。

但是按照實驗規定,他們是不能和外界有任何聯系的。然而,這在他們眼裏似乎無關緊要,因為他們不僅可以和家人影片聊天,還能與來實驗場地的人接觸。

他們沒意識到,身體在悄悄變差,等察覺時,已經瘦得只剩皮包骨了。

在那種環境下,長期營養不足,後來跟外界說缺少食物,才透過外界投放食物解決了這個問題。

本以為沒啥事了,可到了實驗第七個月,這些研究人員臉上再也沒了剛進來時的笑容,反而看起來特別滄桑。

最嚴重的是有幾個人都出現了攻擊他人的傾向,後來一排查,才發現當時的含氧量已經低至 16.95%了。

這裏的含氧量跟在海拔 4 千米的高原上差不多,如果人一直待在這樣的環境中,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外面的人只能先給裏面輸送大量氧氣。

一直到 1993 年 6 月,這個實驗才宣告結束,參與實驗的科研人員看起來都很嚴肅,好像他們在實驗中吃了不少苦。

果然,這被叫做「改變地球」的實驗最後沒成功。

【【結語】】

雖然這個實驗失敗了,但它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們得先把生存環境維護好,畢竟我們現在還沒本事在其他環境裏生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