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中國航母集中展示三大戰力,美海軍驚覺:過去小看中國航母了

2024-09-16軍情

目前中國擁有三艘航空母艦,分別是現役的遼寧艦、山東艦和正在進行海試的福建艦。從數量上看,中國在全球航母排名中位居第二,並且是少數幾個具備大型電磁彈射航母能力的國家之一。

在福建艦進行海試期間,山東號和遼寧號也在進行高強度訓練與巡邏,這充分展示了中國海軍航母戰力的顯著提升。此外,央視近期頻繁釋出關於中國海軍航母三大優勢的資訊,使我們意識到,中國海軍當前的航空戰力超乎想象。

近日,央視在【淬火】紀錄片中揭示了中國福建號航空母艦上所搭載的彈射系統及其整合式彈射控制站的相關畫面。透過這段報道,可以看到,這一整合式彈射控制站的操作台上配置了如「進入彈射」等按鈕,顯示出福建號的彈射系統具備高水平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功能,多項復雜程式僅需一個按鍵即可完成準備。

此外,福建號航空母艦尚未正式列裝便公開了一些先進技術,同時也展現了其艦體內部多個關鍵部位。這類報道一方面表明我們對福建號效能充滿自信,另一方面也昭示這些技術已被視為「不算先進且可公開」的內容!

另外,在央視紀錄片【淬火】第三集【榮光照耀新征程】中,有一個鏡頭傳達了有關福建號艦載機搭載能力的資訊。畫面中,可以看到福建艦的指戰員整齊列隊站在機庫前,背景板上展示了福建艦艏部份的俯瞰圖,顯示出該艦艏可停放八架殲-35艦載機。航母甲板最狹窄之處正是其船首,但對於寶貴的航母空間而言,該區域同樣需要高效利用,比如在確保不妨礙其它艦載機起飛的情況下,用於停放待發射的戰鬥機。

根據美國海軍此前釋出的畫面顯示,十萬噸級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和11萬噸級的福特級航空母艦,其艦艏部位最多只能停放7-8架艦載機。央視報道中的這一畫面凸顯了中國福建號航空母艦雖然噸位超過8萬噸,但得益於其科學合理的設計,搭載數量與美國海軍的尼米茲級和福特級航母不相上下。

航空母艦的重要戰力主要來自其所搭載的飛機,而在遠離陸地、處於深海作戰時,若出現戰損則無法及時補充。因此,一艘航母能夠搭載多少飛機直接決定了它在作戰中的實力。福建號航母所能搭載的機群數量足以表明, 福建號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搭載數量足以說明其戰力絕不亞於美國海軍的十萬噸級核動力航母。

在【淬火】紀錄片的第二集中,央視揭示了一個重要訊息:張乃剛,他是遼寧號航空母艦上的一名飛行員,也是我海軍首位成功放飛殲-15型艦載戰鬥機的人。在鏡頭前,他透露,在自己的軍教生涯末期,不僅完成了遼寧艦上各項交接工作,還親身見證了一款新型艦載戰機的首次起飛任務。既然提到的是艦載戰機,自然不可能是直升機或預警機。而且,考慮到遼寧號無法容納大型空警-600預警飛機,因此外界普遍推測,這款新型艦載戰機應為殲-35隱身艦載戰鬥機。

由於設計上的限制,滑躍起飛方式的艦載機無法采用彈射起飛,但彈射型艦載機則能夠順利進行滑躍起飛。因此,中國的殲-35隱身艦載機不僅適合在福建號航空母艦上服役,也能夠在山東艦和遼寧艦上實作部署與起降。目前,各大海軍強國的艦載機正朝著隱身化方向發展,即使一些沒有航母的國家也嘗試利用兩棲攻擊船搭載如F-35B這類隱形戰鬥機。因此,我海軍前兩艘航母——山東艦和遼寧艦搭載隱身性強的現代化戰鬥機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央視報道中透露的資訊表明,不久後我海軍將結合殲-15與殲-35形成有效陣容,這必將顯著增強山東艦和遼寧艦整體作戰能力。

央視的紀錄片【淬火】讓我們認識到,中國海軍航空母艦的實力超出了外界的預期。首先,福建號航母在技術水平上與其他國家的航母不相上下,包括美軍最新型福特級航母,這標誌著中國在航母發展方面又達成了一項重要裏程碑。

此外,中國遼寧號和山東號兩艘航空母艦也將裝備殲-35隱身艦載機,這將全面提升這兩艘滑躍甲板航母的戰鬥力。透過建造新型大型航母和增強現役型號的戰鬥能力,我們正迅速增強海軍航空力量整體實力。

同時,中國對海軍航母的曝光性報道,顯然會使美國海軍意識到:他們之前低估了中國航母的實力。美國海軍曾多次指出解放軍的反艦導彈是一個「重大威脅」,但一直未認為中國海軍在航母方面能夠對美國構成挑戰。考慮到美國擁有十幾艘核動力航母,他們在這一領域自信心較強也是情理之中。

然而,透過此次央視的深度報道,美國海軍明顯會認識到,中國在航母建設技術及艦載機發展上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目前唯一存在差距的是航空母艦的數量,但對於全球造船工業最強大的中國而言,從數量上趕超並不是難題,只要我們認為有這個必要,就能在短時間內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