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了十年老師,送走了3屆學生。有時候和同事們聊天時說到這個問題,他們總是簡單地總結成學習好的學生冷漠,沒良心,學習不好的學生雖然學習不好,但有人情味兒。
我就是啊是啊地答應著附和過去,好讓這個話題快點兒結束。
我自己想過深層的原因。一是學習好的學生大部份走得要比學習不好的學生遠。上學時也許會覺得某位老師非常好幫了自己一把,但隨著自己遇見更多的人,見識到更精彩的世界,曾經的幫一把這就顯得很微不足道了。想起老師,依舊心懷尊重敬意和感恩,但沒有那麽強烈的想要去看望的意願。而且後來上學和工作的地方都在大城市甚至國外,回家真的任務挺多,看望老師沒那麽高的優先級。
第二個原因要更深一些。學習好的學生大部份都比較清楚地知道自己什麽時候該做什麽,這也是他們學習好的原因之一。上課的時候會聽課,做作業的時候會自己做而不是抄,出操集會的時候會按時到位,出去玩的時候會好好玩等等。所以他們目的明確,更多地也會把自己成績好壞的原因歸結為自己的努力或者放松。那些一路成績穩定不曾跑偏的好學生,知道自己是要上大學的,更好的甚至知道自己要去哪個大學學哪個專業,所以來學校就是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就會問,老師只是這條任務線上的NPC。
第三個原因是,其實當了家長就會知道,自己的孩子優秀,一是靠孩子運氣,二是靠家長從小的培養和付出。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在家長的愛和關註中長大,也因此各方面都很不錯,那麽他會非常清楚地感受到,誰對他的付出更多。平時在學校,老師對他的那些關註和關心,根本不算什麽。
然而,一個家境一般,父母的重視程度也一般的孩子,如果遇到一個正常的好老師,跟他說一些鼓勵的話,犯錯的時候及時糾正他,或者關鍵時候拉他一把,這些舉動對他有非凡的意義。所以他們會念念不忘,覺得是老師造就了他,對他有恩,畢業之後也會常去看望老師。
最後說一些題外話,從事教育行業十年了,我越來越認識到,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重要性。好學生不是老師教出來的,差學生也不是老師教出來的。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的縮影,父母的觀念、想法、態度、經濟水平……全部都會在孩子的身上反映出來。
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而學校裏的老師,是每個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都會遇到的NPC,影響會有,但和父母相比,還是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