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什麽富察瑯嬅比宜修招恨?

2020-10-11知識

結論我會在後面說,前面會鋪墊一些關於劇情總體設計的問題,長文預警。

【甄嬛傳】和【如懿傳】的敘事,我感覺正好走了兩個極端。

【甄嬛傳】是努力往群像方向走的,有時候主角的主觀感受的描寫還不如配角多 。雖然甄嬛的戲份很多,但大多數我們只能看到甄嬛很冷靜淡定地做出了決定,她的內心掙紮什麽的,卻很少流露(相對於主角的戲份來說)。

反過來, 【甄嬛傳】的配角的主觀描寫,有時候甚至多於主角 (相對於配角的戲份來說)

就像同樣是「忍痛舉薦身邊的人給皇帝以換取利益」這件事,明明是那麽糾結那麽讓人柔腸百轉的事情,女主角甄嬛就只有湖邊不清不楚地滴了幾滴眼淚,而華妃卻有夜半難以入睡,和侍女大發感慨「我多想皇上讓頌芝回來,說他不喜歡她,可是這又於大計無益」的心理描寫。

主角的主觀心理描寫還不如配角多,也不如配角那樣能「體諒角色難處」的情況,是十分罕見的。

這樣設計有什麽好處呢?

好處就是,【甄嬛傳】大多數配角都非常立體,而且非常讓人心疼。

不管是「夫君被姐姐搶了兒子早夭而心態異變」的皇後,還是「父親寵妾滅妻導致外表溫柔內心敏感」的安陵容,還是「霸氣辣手但真愛皇帝」的華妃,以及皇帝太後浣碧曹貴人等等等等角色,都活靈活現,讓人憐愛。

【甄嬛傳】非常尊重配角,每個角色在劇裏好像都是立體的,活生生的,這也是這部劇在播出多年後,依舊有人不斷討論和不斷分析的原因

但是也有問題。

最大問題就是, 主角太「工具人」了

從創作的角度來看,刻畫最不足的反而是甄嬛。甄嬛 在劇裏給人的感覺,更像個拓展劇情的線索人物,雖然她的決策大多數都很精彩,但代入感卻並不是很好,很多人不喜歡甄嬛,而欣賞甄嬛的人,更多是以一個客觀的角度去欣賞她的,而非「從甄嬛身上得到了共鳴」。

不知道是不是原作者面對這種結果 受到了刺激 (這裏有個我個人的主觀推測:我認為, 大多數作者都是更欣賞主角的,而受眾看了一部小說的改編作後卻對配角更有共鳴,對作者來說大多是個沈重的打擊 ),於是 【如懿傳】的小說改編電視劇的時候,她完全放棄了群像的刻畫,把重點都放在了女主身上。

如懿一路走來,她的每次心態轉變都刻畫得非常細致。絕大多數的細節描寫,心理描寫,都留給了女主角。

而【如懿傳】的配角設定雖然豐富,但細節刻畫遠不如【甄嬛傳】立體。

再說題目裏提到的兩位皇後。

其實 ,【如懿傳】裏的富察皇後 ,從小受到磨滅個性的家庭教育,結婚後不得夫君所愛,哪怕當了皇後也要不斷承受來自家族和皇後身份的重壓,應該是一個非常讓人心疼的角色。

別的不說,就說富察皇後「 兒子新喪,家族人不體諒她還逼著她把女兒遠嫁 」這段劇情,要是往深想一層,確實是讓人眼淚都要掉下來的。

或者說, 如果編劇願意設計,完全可以把她設計成一個讓人心疼的角色。其實具體設計也不難,給皇後多加點自白,從她的角度更直白地展示她的辛苦和為難就行了

但是編劇並沒有這麽設計。

就連皇後落水臨終的一幕,給她留的臨終話語也是幹巴巴的,沒什麽代入感。

反過來, 【甄嬛傳】裏宜修皇後,她在被揭發和扳倒後,對皇帝說的那番自白,真的是看一次就能讓人心疼一次 的,可以說是 史詩級的反派自白 宣言(當然,也有蔡少芬的演技和配音員的聲線加成),能徹底改變觀眾對角色的看法,扭轉愛憎。

(截圖裏跳過了部份對話,只選取了最重要的)。

宜修皇後這一次自白, 把一個女人,一個母親,一個妻子的無助和委屈都說了出來 ,雖然有些事實並不像她說的那樣,但是從她個人的角度來看,事情就是那樣的。

反過來, 【如懿傳】裏富察皇後臨走前說的話,很難讓人有代入感。

這種「名門嫡女」的心態,一般人本來就很難有共鳴了 。緊接著 她又承認了「皇帝心中的正妻本不是自己」 ,自己是因為家世才被選成皇後的, 那她後面委屈的「皇帝待她不夠情深愛濃」,就很沒有理,因為本來皇帝就不想娶她為正妻 啊?

我有一個不是很健康的猜想。 我感覺這段話雖然是皇後的自白,但本質還是為了烘托如懿而存在的,因此故意寫成了皇後無理取鬧的樣子

【甄嬛傳】力求哪怕一個配角做的事再十惡不赦,也要給他們合理的動機,並且給他們足夠的自我辯解的機會。

伴隨著產生的問題就是,配角代入感比主角還好,女主角反而很像是個工具人。

【如懿傳】則正好和【甄嬛傳】相反,很多本身可以挖掘出不少內涵的配角,都放棄了挖掘,很多人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陪襯女主角。

我認為從設定上看,富察瑯華可以挖掘出來的東西不比烏拉那拉宜修少,但是 論角色的完成度來說,兩者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