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為何【儒林外史】中的範進要被諷刺?

2020-04-24知識

範進沒有被諷刺。

我一直擔心範進中舉的選段會誤導讀者,果然發生了。我說的直接一點:魯迅寫【祝福】,是在批判追求「貞潔」的祥林嫂本人,還是在批判祥林嫂生存的那個三綱五常的吃人社會?

覺得【儒林外史】在諷刺範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初中語文老師沒好好教課(我這屆山東省範進中舉是初中課本收錄),二是儒林外史對初中生有點太早了但大部份人又不會再回味這段,三是大部份人不會通讀這本書,四是讀者沒有去分析作者是怎樣的人,他活在怎樣的時代。

範進中舉諷刺的是僵化的科舉制度、病態的社會面貌,以及八股科舉制對讀書人的毒害。但我也並不同意範進的形象是你說的勤奮努力,多次失敗仍然不放棄最終獲得成功的人,也不同意高贊答案說的範進除了寫得一手八股一無是處,因為【儒林外史】到後面,範進被欽點山東學道,也就是近似於省教育廳廳長,一個只會八股一無是處的人是不可能走到這一步的,一無是處顯然不是作者想表達的。

我想先介紹一下【儒林外史】中關於範進事件的前因後果,因為是我個人看法,所以我選擇的情節可能是我帶著有色眼鏡選的,我強烈建議題主看一看整個【儒林外史】,並且強烈建議你在初中、高中、大學、工作一年後各讀一遍,感受會完全不同,而且範進中舉跟初中的另一篇課文【我的叔叔於勒】,其實是異曲同工的。

範進中舉,首先要從範進的考場恩師周進說起。看看這名字,範進、周進,進當然指的是進士,我給你轉譯成現代漢語:趙清華,錢北大,孫一本,李前十,周當官,吳保研,鄭國考,王留學。你想象一下這些名字如果成了社會主流名字,這是在諷刺範進本人,還是在諷刺社會病態?潘長江的電影九品芝麻官的某一部也用了這個梗,那人叫畢須中,在金殿上瘋了(評論裏有大佬給我更正了,不是九品芝麻官,是五四六系列)。

周進比範進還慘,他出場時比範進還老,但他是童生,也就是連秀才都沒考上(範進的秀才是周進提點的,所以一開始範進也是童生)。他生活比範進還憋屈,小說在寫周進的時候重點寫的是他地位低、開學館被欺負,我就不細展開了,就是被各種欺負好多次。他不似範進迂腐(這個後面講),生活比範進好點,但仍然是過不下去了,於是跟一個商人親戚當記賬的去行商。他第一次跟著經商正好來到貢院(考場)。他從沒進去過(因為童生級別不夠,你可以類比理解為初中還沒畢業,不讓進高考考場),就賄賂了門衛進去參觀。「周進一進了號,見兩塊號板擺得齊齊整整,不覺眼睛裏一陣酸酸的,長嘆一聲,一頭撞在號板上,直僵僵的不醒人事。」(這只是開始,原文用了好幾大段來寫周進怎麽哭、怎麽嚎、怎麽吐血,可以說把周進十好幾年的委屈一次性哭出來了)。同行商人趕忙問怎麽回事,得知原委後都說那怎麽行(士農工商,你懂得),於是湊錢給周進捐了個監生身份,進場考試。之後原文說,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周進)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團錦簇一般……巍然中了」。

這裏我插一句,這幾個商人的形象也十分有趣。如果說是正面的,他們卻欣然接受了自己位於士農工商底層的低下地位,盡管此時他們個個過的比周進好、社會貢獻比周進大,但都甘願做奴做小,這算正面嗎?如果說他們是反面,這哪是奸商啊?這都是熱心善良的大好人啊!這幾個商人實際上也是作者塑造的,善良商人被八股取士扭曲了的形象。

頃刻之間,不是親的也來認親,不是朋友的也來認做朋友,連他教過書的學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爺」的「長生牌」。過了幾年,他又中了進士,升為禦史,被指派為廣東學道,他在這裏遇到了範進。起初他只是可憐範進,在範進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後來他發現範進文章寫得很好,註意,是很好!範進是文章寫得太好了,周進讀第一遍覺得不通,但是可憐範進,想提點他,找幾個優點好有話說,於是讀了第二遍,覺得優有點意思。讀到第三遍,發覺是文章寫得太好,先前幾個地方上的老師和官看不懂而已,於是點了範進中秀才,並且告訴他可以參加科舉了。(也就是範進那句「宗師說我火候已到」)

之後就是課本範進中舉選段,自己看課本,我不細說了。「自此以後,果然有許多人來奉承他:有送田產的;有人送店房的;還有那些破落戶,兩口子來投身為仆,圖蔭庇的。到兩三個月,範進家奴仆、丫鬟都有了,錢、米是不消說了。」

關鍵在後面,瘋了的不光是範進,還有範進母親。我為什麽單提範進中舉最後一段的那句呢?因為範進母親看到大宅子、錢糧、丫鬟,跟範進說不能鋪張浪費,這都是別人家的,丫鬟說不是別人的,都是你的。「老太太聽了,把細磁碗盞和銀鑲的杯箸,逐件看了一遍,哈哈大笑道:「這都是我的了!」大笑一聲,往後便跌倒;忽然痰湧上來,不省一事。」

範進欽點山東學道是書後面提的。

前因後果講完了,我來解釋一下為什麽說範進中舉諷刺的是僵化的科舉制度、病態的社會面貌,以及八股科舉制對讀書人的毒害,而不是諷刺範進本人。

首先病態的社會面貌是最容易看到的,周進和範進是童生的時候,處處受欺負,生活拮據。然而範進中了個秀才,胡屠夫竟然就打酒帶豬腸來賀他。範進說要去考舉人,胡屠夫說「舉人老爺是天上文曲星」,啐他。範進中舉後應有盡有。這種前後差距,尤其是胡屠夫前面看不起範進,後面他作為長輩丈人連一個有正當理由的巴掌都不敢扇的這種差距,反映了整個社會的病態。註意這不是大家青少年經歷的那種考好了爹媽笑臉親戚追捧,考差了爹媽兇惡親戚白眼的狀態,而是一種全社會、全方位、最關鍵 涉及巨額經濟利益和社會地位的反差。 中舉前後,範進從窮苦潦倒任人欺負,到有車有房有權有勢錢糧無數。這種反差所表現的病態,與大家義務教育期間經歷的那種反差對比,就是月亮的倒影與月球本體的差距。

其次容易想到的是僵化的科舉制度。周進為什麽哭、範進為什麽瘋、社會為什麽病態,因為僵化的科舉制度。【儒林外史】開篇就借王冕之口說了「將來讀書人既有此一條榮身之路,把那文行出處都看得輕了。」在【儒林外史】世界裏中舉是全社會唯一的一條上升通道,中了你就在上層社會,不中你就在底層社會,秀才、地主和富商勉強能算上中層社會,因為從範進和周進的遭遇看,如果不是天才,讀書需要強大經濟支持,非地主和富家很難中,換言之舉人的組成是大量的富裕家庭子弟和極個別天才貧寒人士,更何況可以買官。所以中層社會只有秀才,社會上升通道歸根結底只有中舉,無論你是靠學習還是砸錢還是什麽別的手段。

這也是我為什麽說範進中舉和我的叔叔於勒異曲同工。範進中舉反映的是全社會在單一上升通道八股科舉制的扭曲下變得病態,而我的叔叔於勒則反映的是全社會在資本至上(或者說資本是唯一上升通道)的扭曲下變得病態。相比於勒和範進的時代,當前的階級固化根本算不上什麽。

第三就是八股科舉制對讀書人的毒害。【儒林外史】裏有被諷刺的書呆子,但不是周進和範進。【儒林外史】中有對官場黑暗、打秋風、舞弊的描寫的,吳敬梓是知道明清官場險惡的,我們拿腳指頭想一下,一個書呆子能夠在明清的官場上爬上省教育廳廳長的職位嗎?不可能!更不用說,範進的文章一開始就達到了周進要看三遍才能看懂的水平,可以說半個天才(畢竟歲數在)。他二人做到廣東學道、山東學道,作者想表現的只能是他倆在中舉前把技能點都點在了科考上,中舉後重新點了技能點。說實話,就算今天,大部份高考尖子生,我說大部份,都是考試機器,除了考試都不會,但這並不影響他們以後重新點技能點。

範進讀書讀到迂腐,作者想表達的是八股科舉制對讀書人的毒害,一個活生生的能做到山東學道的聰明人,被單一上升通道科舉制,給扭曲成了種地家務啥都不會,父母養不起的讀書廢物(而且其實不是廢物,是水平過高了一般人看不懂)。如果科舉沒有那麽巨大的誘惑力,範進絕對不會把所有技能點都點在八股上,變成那樣一個廢人。【儒林外史】後續的匡超人,也是科舉扭曲人性的典型。這些表現的是八股科舉制對讀書人的毒害而不是諷刺他們本人。

這也是我不同意你的地方。你說範進是個典型的勤奮努力,多次失敗仍然不放棄最終獲得成功的人,靠的也是真才實學。有一種學派認為,範進這個名字的含義是模範進士,也就是同意你的觀點。但這不是主流觀點,範也可以是範本,也可以是吳敬梓想表達讀書人都遭到了扭曲,範進的經歷就是個範本。我不認同你的點,主要是作者在文中表現了範進不放棄的精神嗎?恐怕沒有。範進去考舉人的原因是周進說他火候已到。他之前一直考秀才不中,在書中的表現不是永不言棄、銳意進取的精神,反而是啥都不會、生活貧窮、老母親養不起、一把歲數沒有生活來源、一直渾渾噩噩。他和張儀、韓信還是有點區別。張儀被看不起,到問老婆舌頭在不在的人生低谷期,始終在各國積極奔走。韓信吃閑飯、忍胯下辱、葬不起母親,可能是成功人士裏最接近範進的了,但總感覺範進比韓信差一股勁,原因在於,史書寫的內容,韓信會因為故意不給飯吃就氣的走了,忍胯下辱前他仔細打量對方,恐怕韓信不是打不過那人而是權衡了利弊,韓信在歷史記載的表現中始終是警醒的。而範進,他不知道自己差在哪、不知道自己什麽水平、不知道自己為什麽不中、不知道為自己奔走運作(他是個成年人,跟廣大學生黨不同,他應該為自己奔走運作),所以儒林外史體現的是他是渾渾噩噩而不是銳意進取永不言棄。

最後,我還是建議題主,通讀【儒林外史】,倒不是因為咱倆在範進這個問題上看法不一,而是儒林外史真的是一本值得在人生各個階段都讀一遍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