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蘋果智能家居 Homekit 最完整體驗

2016-09-30知識

HomeKit 發展歷史

蘋果從 2014 年 6 月的 WWDC 大會釋出 HomeKit 到現在有兩年的時間,HomeKit 也終於從幕後走向了前台(有了 Home App), 先和大家回顧一下之前 HomeKit 的一些特征和用法。

1 AppleTv. HomeKit 需要將 AppleTV (第三代及以後的產品)作為接入 HomeKit 器材的中控閘道器,這意味著使用者如果想要遠端控制,必須得有 AppleTV 才行。比方說在辦公室,你喚醒 Siri 後說開燈,假如你沒有 Apple TV,資訊無法傳達到器材, 那麽 Siri 會回復你,

I can't do that.

所有的數據流向是這樣的:手機——雲端——家庭網絡裏的 Apple TV ——透過相同的 Apple ID 進行 handshake ——最終到達 HomeKit 器材——指令被執行。也就是說,你想玩轉 HomeKit ,你必須得有一個 Apple TV 才行。

2 沒有 App. 14、15 年釋出的 HomeKit,沒有界面層,也就是當時沒有 App, 使用者要控制 HomeKit 器材的話,必須透過 Siri 才行,也就是當時 Siri 是 HomeKit 互動入口。(我猜是當時蘋果沒想好該如何設計 Home app)

1、2 兩點是和新釋出的 HomeKit 最大的區別。現在使用者可以將升級到 iOS 10 的 iPad 作為控制中樞,在設定裏面就能非常方便的找到並啟用,我覺得這個簡直是蘋果的神來之筆。AppleTV 由於某些特殊原因,在中國的普及程度真的很差,有 iPhone 的使用者基本上都會有一個 iPad,這就很直接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門檻。

其次,現在 iOS 10 內建了一個家庭 App, 除了語音互動以外,現在使用者還能透過常見的圖形界面透過手勢與器材互動。

HomeKit 配置過程

更新完 iOS 10 開啟家庭 App 的第一眼,我就被這個界面驚艷到了,桌布非常漂亮,屬於沒事兒你就開啟看一眼那種。可惜目前支持 HomeKit 的器材並不多,這回我用來測試的產品是 Philips hue 的二代產品。



面對智能硬件,所有的使用者估計都有同樣的心理 —— 這玩意兒到底怎麽配置啊?會不會被我玩壞了?它會不會對我動手?還有各種奇奇怪怪沒聽過的協定,加上偶爾的配置出錯,使用者的心理壓力巨大。從我測試下來,HomeKit 的配置過程相當簡單,只需跟著程式的步驟一步一步往下走就可以了。

復原一下整個配置過程,因為我測試的 hue 用的是 Zigbee 協定,帶了一個閘道器,所以說應該是最復雜的一個器材了,可是過程依舊簡單。

首先需要下載一個 hue App 進行初始設定。把 hue 閘道器通電,用網線將閘道器和路由連上,接著把燈泡也旋上通電,此時開啟 hue App,就能看到如下界面(添加的時候忘截圖了,用個替代一下),按一下閘道器上的按鈕,稍等幾秒鐘,hue 的配置就完成了,系統會提示你搜到幾盞燈,此時把相應的燈泡勾選上,加入房間即可。



hue App 會提示要將這些燈泡加到什麽房間,這裏你可以隨意設定,因為 hue app 裏設定保存的效果不會傳到家庭 App, 所以你可以快速設定一下進入家庭 App.

開啟家庭 App(此時確保你的 iPad HomeKit 功能已啟用並在同一個網絡裏), 點選添加配件就會自動跳轉到如下界面



接著家庭 App 會讓你將產品的 HomeKit 序列號放入相機鏡頭內,系統會自動辨識匹配。以 Philips hue 為例子,系統辨識出來的第一個配件其實是閘道器,而閘道器下面會內建 3 個燈泡(預設帶的是 3 個,其他看實際情況)。



下圖是燈泡的配置界面,可以修改名字,圖示(小圖示非常漂亮),以及燈泡的位置,蘋果提供了一些預設房間比如臥室、客廳、廚房等,當然也提供了新建房間的功能。所有東西設定之後,小圖示會顯示燈的名稱,所在位置,燈的狀態等資訊,狀態一目了然。同時還提供了將配件編組與移除編組的功能,比如在燈數量特別多的時候,非常方便。



整個初始化完成後你就可以看到如下的界面了。



HomeKit 設計理念

與小米智能家庭 App 簡單的堆疊硬件相比,蘋果家庭 App 顯然在這方面上做了更多的思考。整個產品架構非常簡單:

家庭 —— 房間 —— 配件

產品設計者應該是基於這樣的邏輯鏈條:首先是為了一個自動化家庭服務,因此首先呈現在使用者眼前的是家庭資訊(house, 配上英文或者更容易明白)。而一個家庭(house)是由多個房間 ( room ) 組成,所以第二個 tab 裏使用者可以自訂房間以及管理不同房間的器材。第三層才是器材(accessory), 每個器材都有自己獨特的功能,根據實際的作用分布在不同的房間。稍微理解下這個,你就明白如何去更好的管理房間和器材了。

HomeKit控制方式

HomeKit 的控制方式非常之多

  • 可以透過 iPad, iPhone,iPod touch,或者 Apple Wacht 的家庭 App 控制

  • 可以使用 iPad, iPhone 的控制中心控制(與 iOS 10 系統的深度整合,這個功能非常贊)

  • 可以透過 3D touch 快速切換場景

  • 可以透過各種器材上的 Siri

  • 可以透過自動化設定自動控制智能器材

  • …透過 App
    家庭 App 是最基本的控制方法。比如想開關燈,只需要單擊圖示就可以了,器材的響應速度非常快,跟原生 App 幾乎沒有差別。長按配件圖示的話還會彈出更多的資訊,比如這個燈的配件,可以調節亮度,更深一層的還能調節冷暖和色彩。在做復雜編輯的時候,就沒有原生 App 有優勢了,這個可以理解。



    更新了 Watch OS 3 的手表也可以控制,好想去買一個表來試試。

    …透過控制中心

    iOS 10 在控制中心裏深度整合了家庭 App, 我覺得這項更新可以排在整個 iOS 10 的前 5 位。相比原來的下拉的通知中心 widget 更直接,而且響應速度更快。

    控制台提供了兩種控制路徑。一種是直接控制配件,單擊配件圖示就可以開關,長按配件圖示還能進入更深一層的控制(比如調節亮度/色彩)。另一種在右上角可以直接切換場景。



    …3D touch

    從我自己的感受來說,3D touch 其實真的蠻雞肋的,沒什麽好說的。

    …Siri
    這個就比較有意思了,雖然大多數人還在調戲 Siri 會不會 B-BOX 這件事情。你可以透過任何蘋果器材、在任何界面直接進入 Siri 去控制。看看我幾個跟 Siri 的語音對話界面更能體會到現在的 Siri 能做到什麽。



    蘋果的整個軟件系統確實厲害,透過一個個器材的輸出,已經逐漸占領了家庭的各個角落。前兩年很多人在討論「智能家居手機中心論」這個話題,即認為現在的智能硬件只是加上了手機遙控器而已。從蘋果目前來看,顯然已經不是這樣了。你可以透過 Apple TV, iPhone, Apple Watch, iPad 各種器材去控制,像不像分布式控制?

    去年亞馬遜出了一個 Amazon Echo, 火了一陣,假如蘋果也出一個這樣的智能語音中樞?

    …自動化
    第三個 tab 是自動化。國外在宣傳「智能家居」的時候,更多是以家庭自動化(home automation)這個詞出現,這樣可以少點很多歧義,比如現在國內的輿論氛圍就是現在「智能家居」並不智能,實際上確實不智能,只是這個詞容易讓人誤解,讓人不自覺的聯想到 AI 上去。


    自動化的整個設定過程也非常簡單,用自然語言來描述就是「假如某一條件發生,則觸發某一效果」。現在蘋果提供的觸發條件有位置、時間、某一配件、某一傳感器,而效果的話就是讓某配件開關、或者切換場景。


    舉個例子,我設的幾個自動化程式。當我離開家時,場景切換到出門(此時所有的器材會關閉。)當時間到了午夜 12 點時,場景自動切換到晚安(此時所有的燈會關閉)



    現在支持的器材比較少,非常期待器材多了之後的一些聯動反應,比如鎖、傳感器等等。

    總結

    總結一下, HomeKit 配置簡單、界面精美、互動自然,最大的缺點當然就是目前支持的器材太少了。這一波開放之後,預測接入的器材會多起來,但是接入 HomeKit 的流程還比較復雜,而且蘋果的稽核非常嚴格,這對終端使用者是件好事兒。感覺針對廠商提供 HomeKit 接入服務有一波機會。

    另外在橫向對比一下 Google,Amazon,小米的智能家居產品。Google,Amazon 由於政策原因沒得在國內推廣,但就算按照國外來看,Google 目前也是落後 Amazon的。Nest 基本宣告失敗,自己出的幾款中樞級硬件產品以及推廣的協定也是不溫不火。Amazon Echo 著實火了一陣,還贏得了好的使用者口碑。

    沒有國外巨頭的壓迫,國內的智能家居局面就更加混亂了,沒有巨頭牽頭統一標準協定,每個廠商基本各自為戰。小米的智能硬件器材雖然做的不錯,但整個「智能家居」戰略並不是為了智能家居,而只是賣貨。使用過小米智能家庭 App 的就知道我在說什麽了,真是想把小米百貨貫徹到底啊。不過我猜這次蘋果釋出的 HomeKit 之後,MIUI 和智能家庭 App 都會在策劃改版了,哈哈。

    在試用完之後,腦子裏總有一個聲音在說話,一般的硬件廠商就不用想著去搞平台了,甚至使用軟件也並不是那麽的重要(能完成初始配置就行),開發優秀的 API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