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片中華大地都隱藏著說不完的秘密,在我們看來,南海諸島最大的秘密,在於是死亡的力量塑造了它們。
自古以來,中國南方沿海的人們就開始認識並開發南海。在被今人統稱為「更路簿」的若幹明代航海誌裏,先民們率先給那些遙遠的島礁命名,為南海諸島打上了來自古老中國的烙印[1-2]。
01.更路簿 | 更路簿是對明代若幹本南海航海路線誌的統稱。圖源@VCG
這是距離我們十分遙遠的一片國土,一共由280多個島嶼、沙洲、暗沙和暗礁構成,散布在200萬平方千米的海域裏,島嶼面積13平方千米。它的中央是水深超過4000米的深海,是為
南海海盆
。這盆水的周圍分布著東沙、西沙、南沙三大群島,拱衛著南海的三個方向,在靠近中間的地方,則分布著中沙群島。
02.南海諸島分布圖 | 習慣上,「南海諸島」將未露出海面的暗礁、暗沙也算在其中。制圖@鞏向傑/星球科學評論
這裏風景優美,但環境惡劣,十分缺乏淡水和土壤,還有高鹽堿、高溫、高濕等不利因素,難以透過傳統方式大規模種植莊稼,因此歷來
人煙稀少
。2018年,三沙市戶籍人口為630人,其中常住人口只有約500余人(不含守島部隊)[3]。
03.西沙宣德環礁趙述島上的漁村 | 趙述島坐落在一個大礁盤裏,周圍的淺海還分布許多暗礁和小沙洲。圖源@VCG
由於自然條件艱苦、地緣局勢復雜和軍事駐防的需要,南海諸島礁的旅遊開發程度也非常低,只有極少的國人親自踏訪過這片藍色國土,人們對於南海的了解幾乎僅限於「
自古以來
」和「
鬼斧神工
」。
04.西沙宣德環礁永興島上的小碼頭 | 永興島的這個碼頭燈塔,已經成為西沙旅遊打卡地。圖源@VCG
很少有人意識到,在比「自古以來」更久遠的時光裏,
死亡的力量
塑造了這片海洋國土。
一代代珊瑚在南海向死而生,一座座火山在南海走向消亡,這究竟是一片怎樣的蔚藍?
01、向死而生的珊瑚
珊瑚是南海絕大部份島嶼的建造者,除了西沙群島的
高尖石島
完全由火山巖構成之外,其他的
島、洲、灘、礁
都是珊瑚的傑作。
05.西沙宣德環礁趙述島近岸的珊瑚 | 這塊珊瑚頑強地生活在海浪洶湧的近岸海底,它的周圍是海浪把古代珊瑚磨碎形成的珊瑚砂。顯然,這塊珊瑚未來的命運不會太妙。圖源@VCG
這是一種有趣的小動物,每個珊瑚蟲個體的尺寸僅有幾厘米大,卻能夠以群體的力量組成體型龐大的珊瑚。它們大多數生活在海水深度不超過50米的熱帶淺海,只有少數品種生活在深海和溫帶。
06.一根珊瑚枝丫上的若幹珊瑚蟲 | 珊瑚的顏色來自細胞內共生的藻類,藻類光合作用制作養料,這是珊瑚重要的營養來源之一。圖源@VCG
每個微小的珊瑚蟲個體都會從海水裏吸收碳酸鈣,用它作為原料制造骨骼。當每個珊瑚蟲都在底部制造骨骼時,珊瑚便能向上方或側面生長。
07.珊瑚蟲結構示意圖 | 珊瑚蟲之間以肉質的膜相連,這層膜包裹住內部的碳酸鈣骨骼。當珊瑚蟲生長時,在活體底部生成骨骼,像砌磚一樣使珊瑚長大。圖源@Emilymeng.com
到了繁殖後代時,它們要麽選擇
偷懶
的無性生殖,透過出芽的方式,
復制
出無數個迷你版自己,繁殖出龐大的枝丫或褶皺。
08.正在出芽的幼體珊瑚蟲| 珊瑚蟲在其生命的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出芽生殖,即使是這麽小的珊瑚蟲,也開始復制自己。圖源@Secore.org
要麽選擇
正經
的有性生殖,制造一大批生殖細胞,然後選一個
良辰吉日
,集體將精子和卵子排進海洋。這些生殖細胞將在一片混沌裏形成受精卵,隨波逐流。只有這樣,沒有腿的珊瑚才能在海洋裏到處遷移,在新的地方開始新生命。
09.珊瑚集體釋放生殖細胞 | 珊瑚釋放生殖細胞遵循一定的周期,通常出現集體生殖的行為,甚為壯觀。圖源@VCG
珊瑚的死亡卻是一個比較模糊的話題。
作為個體的珊瑚蟲壽命短暫,通常只能生存
數年
。但作為群體的珊瑚卻有更加漫長的生命,持續的出芽繁殖能夠不斷產生新個體,使珊瑚持續生存下去,壽命可達到
數百年或者更久
[4]。
10.一個幼體珊瑚蟲在老的珊瑚上開始生長 | 一個幼年珊瑚落在一塊已經死亡的珊瑚碎塊上,透過出芽生殖的方式復制自己,在周圍形成3個更小的珊瑚蟲,有兩個甚至尚未成型。圖源@Coralsoftheworld.org[5]
活著的珊瑚和死了的珊瑚彼此交織
,彼此重疊,共同粘合成規模巨大的珊瑚礁,成為海底巖石的一部份。它們有著極為漫長的「壽命」,因為總是會有年輕的珊瑚不斷長成。
只有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才會使珊瑚礁大面積死亡
,例如海平面劇烈升降、海水溫度激烈動蕩等,這些事件發生的節律決定了一大片珊瑚礁的生命。
近年來,全球暖化造成海水異常升溫,已經在世界多個地方造成大範圍的
珊瑚白化
。白化的珊瑚失去了共生藻類,缺少了重要的營養來源,很快便會因營養不良而死。
11.澳洲大堡礁出現的大片白化珊瑚 | 近幾年,由於海水異常升溫,澳洲大堡礁的許多珊瑚排出體內共生的蟲黃藻,發生大面積的白化。失去了蟲黃藻提供的養分,白化珊瑚很快就會死亡。圖源@VCG
當環境重新變得適宜時,又會有受精卵漂落到死亡珊瑚的骨骼上,再度繁衍出一片珊瑚礁。
12.海底的「熱帶雨林」 | 珊瑚礁是一個龐大的生態系,以珊瑚為基石,孕育了多種海洋生物。圖中紅色的活珊瑚生長在一些已經死亡的珊瑚骨骼上,生死重疊。圖源@VCG
總之,
生與死的界限,在珊瑚的世界裏往往十分模糊
。
珊瑚礁既是它們
生前的家園
,也是
死後的墳墓
。活珊瑚和死珊瑚彼此巢狀,維系著一整個珊瑚礁的生生不息。它們依托著海岸、海底、海山頂部或已有礁體不斷生長、死亡、堆積,
使珊瑚礁始終向著海面生長。
13.珊瑚礁的各種類別 | 向上生長是珊瑚礁的基本特征。圖源@文獻[6]
但過於靠近海面卻會給整個珊瑚礁帶來滅頂之災。
海嘯、台風、天文大潮都會帶來強大的海浪,把身姿過於招展的珊瑚打碎,沖刷成碎塊(礫)和細小顆粒(砂),
堆積在珊瑚礁上
。
14.浪湧過處,珊瑚飽受摧殘 | 太過招展的品種在波浪強烈的淺海難以生存,這裏的海底也常有很多碎珊瑚。圖源@VCG
當礁盤足夠大時,海浪的能量很快就被損耗,珊瑚砂礫最終會堆積在礁盤的某處,在水下時是為
暗沙或灘
,露出水面時則成為
沙洲或島嶼
。這樣形成的島也叫作
灰砂島,
「灰」取自「石灰」,用來表示這些砂礫的碳酸鈣質地。
15.西沙群島中建島 | 中建島具有一個獨立的礁盤,在礁盤中間,海浪堆積出一個灰砂島。圖源@VCG
這些島嶼和沙洲上布滿珊瑚的骨骼碎塊,
就像珊瑚的亂葬崗子
,散落在南海波濤之間。
16.海浪將碎珊瑚堆積起來 | 在灰砂島的海岸上,碎珊瑚十分常見。圖源@VCG
在南海,
這樣的灰砂島(包括沙洲)至少有49個
,其中東沙群島僅有1個,南沙群島有17個,剩下的31個全都分布在西沙群島[7],中沙群島則沒有常年露出海面的灰砂島,僅有由珊瑚礁體構成的黃巖島會在低潮期露出水面。
它們大小不一,長度從數十米到數千米不等。小的灰砂島僅僅是高出海平面一點的沙洲,經常被大浪改變形狀。稍微大一些的島上,漁民們可能會修建房屋和港灣,作為打魚途中歇腳和生活的場所。
17.西沙永樂環礁銀嶼島| 人們在左邊稍大的灰砂島上蓋起房屋,而右邊的沙洲太小且形狀頻繁變化,沒法住人。更多的珊瑚砂在礁盤上堆積、粘合,暗色的零散珊瑚點綴其間。圖源@VCG
露出海面的灰砂島能夠承接降雨
,如果面積足夠大,就能將可觀的淡水儲存在地下的珊瑚砂礫中,與周圍海水達成某種動態平衡,形成島嶼地下的
淡水透鏡體
[7-9]。
18.珊瑚礁灰砂島淡水透鏡體示意圖 | 灰砂島的淡水不是「自古以來」,而是先有灰砂島才有淡水透鏡體。換言之,近幾年的南海人工填島工程也順便造出了幾處地下淡水資源。該圖依據馬紹爾群島Roi-Namur島的實際情況繪制。圖源@文獻[9]
有了淡水,植物自然會占據島嶼,進一步吸引昆蟲、鳥類繁衍生息。而動物糞便和動植物遺骸腐爛產生的有機質,又會加速灰砂向土壤轉變,促使更高級的植物落地生根。
原本荒蕪的珊瑚亂葬崗,也便重新富於生機。
19.西沙宣德環礁七連嶼的灰砂島和植被 | 遠處兩個較小的灰砂島規模太小,植被不豐,或許是露出海面時間不久,也可能是淡水規模太小。其他較大的島嶼上則郁郁蔥蔥。圖源@VCG
較穩定的大島往往有著豐富的地下水和茂盛的植被,例如
永興島
。它不僅是南海諸島裏最大的島嶼,也有較豐富的地下淡水資源,養活了種類繁多的的野生動植物[10]。但由於頻繁的人類活動和無序利用,地下水資源現已遭到破壞,不再適宜飲用。
20.西沙宣德環礁永興島航拍 | 左上方的小島名為石島,現在已因填海與永興島連成一體。石島不是灰砂島,而是南海地區唯一的石灰巖島嶼,由古代灰砂島上的砂丘轉化為巖石形成。圖源@VCG
又如
甘泉島
,因地下水甘甜爽口而得名。至少在唐宋時期,先民們就在島上開鑿水井,作為一處取水、居住之所,遺留下大量鐵鍋、陶器碎片和食物殘渣[11],相關遺跡留存至今,
是中國最南邊的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
21.從海面遠眺甘泉島 | 碧藍海水宛若寶石,蔥郁植被充滿生機,難以想象古人在這個小島上曾經過著怎樣的生活。圖源@VCG
從生到死,珊瑚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將身軀轉化為南海諸島。
從死到生,裸露的灰砂島因蓄積地下水,而變得生機盎然。
生存與死亡,以這樣的方式在南海演繹了數千萬年。
但這一切還缺少重要的一環:
是什麽在帶著珊瑚和珊瑚礁沈浮於海?
答案隱藏在南海的波濤之下。
02 、走向死亡的火山
南海其實可以算做中國火山最多的國土
,只是它們都隱藏在海水以下。
遙遠的歲月裏,大規模的巖漿曾經從南海海底的薄弱處噴出。巖漿活動既幫助南海海盆在大約3400萬年前開始擴張變深,也在1600萬年前擴張結束後,繼續制造數不勝數的大小火山[12-15]。
22.當代海底火山噴發景象 | 巖漿遇到冰冷的海水,快速轉變為細小的碎渣,堆積成水下火山,並可以隨波逐流,散布在範圍巨大的海底。圖源@NOAA/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
如果噴發足夠強大和持久,火山便會越堆越高,甚至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島。
23-24.日本東京都小笠原群島的Nijima火山島噴發場景和增長過程 | 這是近年來日本新噴發形成的一個火山島,從2013年11月持續到2017年,形成一個面積達2.43平方千米的火山島。2018年1月,日本政府宣布國土面積增長了2.32平方千米,很大程度拜該島所賜。下圖中的「平成25年」是2013年。圖源@日本海上警衛廳
高尖石島
是南海四大群島中,唯一一個火山巖島嶼,雖然只有五、六米高,但卻是南海古代火山活動的一個縮影[16-17]。它曾是海面上的一座小火山,最近一次噴發可能是170萬年前。海浪早已將火山的山體沖刷殆盡,僅留下一個小島,述說過往。
25.高尖石島影像 | 作為南海四群島中唯一的火山島,它有著與其他島嶼截然不同的深色外觀。北部灣的潿洲島也是火山巖島嶼,它也在南海的範圍裏。圖源:社交媒體截圖。
類似的火山遺骸遍布南海,
這些死亡的古老火山給南海帶來兩種景觀,分別是海面之下的
海山
,和海面附近的
環礁
。
在水深超過4000米的南海海盆,眾多海底火山猶如
定海神針
拔「地」而起,成為四壁陡峭的
海山
。僅在海盆中部,高出海底1000米以上的海山有20多座,高於海底400-1000米的海山則有27座[18]。
西沙和南沙海域也有不計其數的低矮海山和海丘,
它們中的一部份可能是死去的火山,但也有一部份可能是被淹沒的陸地丘陵
[19-21]。
26.南海海底地形立體模型
圖註:
圖中海底最深、相對平坦的範圍是南海海盆,那些從海底升起的細柱即為海山,尤其以南海海盆中部的海山最為明顯,屬於中沙群島的範疇。在南沙和西沙海域,也可見一些略小的海山。海底火山是海山的主要成因,特別是在遠離大陸棚的深海。在大陸棚和陸坡附近,海山也可能由陸上丘陵轉化而來。圖源@文獻[22]
環礁
則是更為人們熟悉的景觀,它的形成常常與海底火山有著密切的聯系。
當一座新生的火山從海底誕生,它會首先堆成一座海山。海山越長越高,沖破海面後便轉變為火山島。如果這個火山島恰好出現在熱帶海域,珊瑚很快就會在它的四周生長,形成
裙礁
。
27.印度尼西亞班達群島的裙礁景觀 | 班達群島是一系列依然年輕的火山島,它們的周圍生長了珊瑚礁,像短裙一樣「遮蓋」著火山島的沿岸,被稱作裙礁。圖源@VCG
時過境遷,當火山完全停止噴發後,火山島也就不再長高擴大。它會在海浪沖刷和海底沈降的雙重作用下,漸漸下沈,
啟動死亡的行程
。
如果火山島沈降得較慢,裙礁會繼續向上生長,最終把火山島包圍起來,形成
堡礁和潟湖。
28.法屬波利尼西亞的波拉波拉火山島及其周圍的堡礁 | 堡礁阻擋了來自外海的海浪,白色的浪花圍繞堡礁破碎。這裏水流強勁,氧氣充沛,常有上升流帶來營養物質,所以是珊瑚生長的理想場所。在堡礁內,是水體較安靜的淺水潟湖。圖源@VCG
火山島如果繼續緩慢沈降,最終消失於波濤中以後,圍繞它的堡礁便有了新的名字,
環礁
。在環礁內部,昔日曾經是島嶼的位置,如今卻變成了巨大的礁盤或者潟湖。
這一演化規律最早由達爾文提出,現已成為解釋環礁形成的經典理論,被人們廣泛接受。而它實際上就是
一座火山島從生到死的一種常見方式
。
29.火山島和珊瑚礁的不同演化階段可以對應不同的島嶼 | 海底地殼並不是鐵板一塊,同樣存在地殼運動,帶著火山一起沈降或擡升。圖源@IPCC AR5 報告
黃巖島就位於一個巨大的環礁上
,礁盤最大直徑約23千米,中心潟湖最大直徑約17千米,最深處20米,最高的礁盤距離海面也有半米以上的距離[23],只有在低潮時才會有幾塊小礁石露出海面,看起來其貌不揚。
30.黃巖島衛星影像 | 2004年拍攝的黃巖島衛星影像。圖源@Wikimedia
但在海平面以下,它卻是一座巨大的
海山
,底部直徑最寬處超過50千米,頂底垂直落差超過4200米。
這是一座從海底崛起的大型火山
,無論是底部寬度還是頂底落差,
都要遠大於中國陸上最大火山,長白山
。它的最近一次噴發大約發生在700萬年前[21, 24],隨後便再無噴發,漸漸沈到水下,變成環礁,走向死亡。
31.黃巖島海山及其周圍區域的海底地形立體圖和海底剖面解釋 | 黃巖島是一個巨大的海底火山,頂底高差達到4000米。在它的底部,探測到了大規模的火山侵入巖體和巖漿上湧通道。珍貝海山的頂面位於水下1480米,漲中海山的頂面位於水下1290米[26]。圖源@文獻[24]
位於西沙群島永樂環礁的
琛航島
也已被證實存在火山成因。在880米厚的珊瑚礁石灰巖下方,有著1900萬年前的火山噴發產物[16, 25],這說明永樂環礁至少曾有過一座古火山,只是如今早已死亡,隨海底緩緩沈降,被數百米厚的珊瑚礁石灰巖深深埋藏。
32.西沙群島永樂環礁 | 琛航島位於上圖環礁的八點鐘方位,而著名的永樂藍洞則位於四點鐘方位。圖源@VCG
黃巖島和琛航島體現了一種緩慢的火山死亡方式,火山沈降的速度小於等於珊瑚礁向上生長的速率,後者可以一直處於淺海的環境裏,
保持環礁或礁盤的模樣
。
若火山突然加速沈降,超過珊瑚礁向上生長的速率,
就會讓珊瑚礁一起殉葬。
在西太平洋,人們叫它
平頂海山(guyot)
,那些原本在海面附近形成的珊瑚礁,現在已經沈入數百甚至數千米深的海底[27-28],在黑暗、高壓和低溫的海水裏逐漸死亡。
33.平頂海山結構示意圖 | 磚塊紋表示的是珊瑚礁石灰巖,它們原本在海面附近緩慢生長,後因火山快速沈降而沒入深淵,在頂部堆積遠洋深海沈積物。圖源@文獻[28]
人們在南海發現了許多
平頂海山
[19],甚至連頂部不那麽平整的
玳瑁海山
,也透過鉆井采樣證實具有類似的地層結構[26]。它的山頂現在已經位於1978米深的水下,
說明南海的火山常常帶著自身頂部的環礁一起步入深淵,
這是一種激烈的死亡方式。
34.南海海盆中部主要海山的位置分布圖 | 玳瑁海山位於南海海盆北部。圖源@文獻[30]
緩慢和激烈的火山死亡方式在南海共存,
左右著珊瑚的命運
,同時造就了南海的海面環礁和深海海山,將南海塑造成今日的模樣。
35.南沙群島司令環礁航拍 | 有一種觀點認為,南沙海域的「島下必有火山」[29],但目前中國學者並沒有本區的鉆井資料來證實或者證偽。圖源@VCG
除了死亡的火山,
南海同樣也有著沈沒的陸地和丘陵
[29,31-35],它們用更加龐大的身軀承載珊瑚的生長,在更大的時間跨度上
左右珊瑚的命運
。歷經數千萬年,形成了西沙和中沙的大型珊瑚礁群。從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種死亡,
是大地陸沈式的死亡。
火山的死亡和陸地的死亡
,最後全都匯聚到
珊瑚的死亡
上;
各種宏大的或者細小的力量彼此交融,最終也全部匯聚到了珊瑚的身上。
珊瑚,就這樣被強行賦予了一種重任
,在自身努力奮鬥成更大的珊瑚礁時,也被納入了南海演變的歷史大行程,塑造了今日我們可以感知的南海諸島。
36.西沙永興島海灘 | 細膩的珊瑚砂和大塊的珊瑚礫混合在一起。常年的海浪負責堆積細砂,偶爾發生的強浪負責堆積大塊珊瑚。圖源@VCG
無論南海將要去向哪裏,珊瑚就在那裏。
無論南海的火山會變成什麽樣子,珊瑚礁們就在那裏。
無論生還是死,珊瑚都會在那一抹遙遠的蔚藍裏,繼續譜寫南海的故事,將自己的秘密繼續隱藏在萬裏波濤之間,留給人們去不斷探尋,直到天荒地老。
| END |
全文完,感謝閱讀。
這是新欄目「
星球科學評論
」的Vol.011篇文章,歡迎關註。
【創作團隊】:
策劃撰稿
| @雲舞空城
視覺設計
| 陳隨
圖片編輯
| 謝禹涵
地圖設計
| 鞏向傑
內容審校
| 王朝陽
封面來源
|VCG
【參考文獻】
[1] 秦京午. 「更路簿」展示中國經略南海信史. 2018-08-21. 人民網. (http://
history.people.com.cn/n
/2012/0808/c198865-18692540.html
)
[2] 海南日報海南周刊. 講述【更路簿】的前世今生. 2019-01-20. 搜狐網. (https://www.
sohu.com/a/290297121_99
924500
)
[3] 海南省統計局. 海南省2019年統計年鑒. (http://
stats.hainan.gov.cn/tjj
/tjsu/ndsj/
)
[4] Bythell J C, Brown B E, Kirkwood T B L. Do reef corals age?[J]. Biological Reviews, 2018, 93(2): 1192-1202.
[5] Veron J.E.N., Stafford-Smith M.G., Turak E. and DeVantier L.M. (2016). Corals of the World. Accessed 30 May 2020. http://www.
coralsoftheworld.org/pa
ge/reproduction/
[6] Hoegh-Guldberg O, Andréfouët S, Fabricius K E, et al. Vulnerability of coral reefs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to climate change[J]. Vulnerability of tropical Pacific fisheries and aquaculture to climate change, 2011: 251-296.
[7] 趙煥庭, 王麗榮, 宋朝景. 南海諸島灰沙島淡水透鏡體研究述評[J]. 海洋通報, 2014, 33(6):601-610.
[8] 朱旭. 某人工珊瑚礁島淡水潛水面形成過程研究[D]. 中國礦業大學. 2019.
[9] Oberle F K J, Swarzenski P W, Storlazzi C D. Atoll groundwater movement and its response to climatic and sea-level fluctuations[J]. Water, 2017, 9(9): 650.
[10] 童毅, 簡曙光, 陳權, et al. 中國西沙群島植物多樣性[J]. 生物多樣性, 2013, 21(3):364-374.
[11] 李慶新. 略談南海海洋文化遺產及其當下價值[J]. 南海學刊, 2017, 003(003):P.37-46.
[12] 欒錫武, 張亮. 南海構造演化模式:綜合作用下的被動擴張[J].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09(06):63-78.
[13] 汪品先, 翦知湣. 探索南海深部的回顧與展望[J]. 中國科學: 地球科學, 2019, 49(10): 1590–1606.
[14] Huang C Y, Wang P, Yu M, et al. Potential role of strike-slip faults in opening up the South China Sea[J].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19, 6(5): 891-901.
[15] 夏少紅, 範朝焰, 孫金龍,等. 南海北部晚新生代巖漿活動的發育特征與構造意義[J].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17, v.37;No.170(06):29-37.
[16] 李詩穎, 余克服, 張瑜,等. 西沙群島基底火山碎屑巖中單斜輝石的礦物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J]. 海洋學報, 2019, 41(7):65-76.
[17] 業治錚, 等. 西沙群島島嶼類別劃分及其特征的研究[J].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1985(01):3-15.
[18] 楊蜀穎, 方念喬, 楊勝雄,等. 關於南海中央次海盆海山火山巖形成背景與構造約束的再認識[J].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 2011, 36(3):455-470.
[19] 張夥帶, 朱本鐸, 黃文星,等. 南海西部陸坡平頂海山和海丘地形特征[J]. 海洋地質前沿, 2017, 033(008):11-17.
[20] 任江波, 王嘹亮, 鄢全樹,等. 南海玳瑁海山玄武質火山角礫巖的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意義[J].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 2013(S1):10-20.
[21] 王葉劍, 韓喜球, 羅照華,等. 晚中新世南海珍貝-黃巖海山巖漿活動及其演化:巖石地球化學和年代學證據[J]. 海洋學報, 2009(4期):93-102.
[22] Li C F, Wang P, Franke D, et al. Unlocking the opening process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J]. Scientific drilling: reports on deep earth sampling and monitoring, 2012, 14: 55-59.
[23] 黃金森. 南海黃巖島的一些地質特征[J]. 海洋學報:中文版, 1980(02):115-126.
[24] Wang J, Zhao M, Qiu X, et al. 3D seismic structure of the Zhenbei–Huangyan seamounts chain in the East Sub‐bas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mechanism of formation[J]. Geological Journal, 2016, 51: 448-463.
[25] Zhang Y, Yu K, Qian H, et al. The basement and volcanic activities of the Xisha Islands: Evidence from the kilometre‐scale drilling in the northwestern South China Sea[J]. Geological Journal, 2020, 55(1): 571-583.
[26] Yan Q, Castillo P, Shi X, et al. Geochemistry and petrogenesis of volcanic rocks from Daimao Seamount (South China Sea) and their tectonic implications[J]. Lithos, 2015, 218: 117-126.
[27] Gischler, E. (2014). Guyot and Atoll. Encyclopedia of Marine Geosciences, 1–10. doi:10.1007/978-94-007-6644-0_130-1
[28] Flood P G. The ‘Darwin Point’of Pacific Ocean atolls and guyots: a reappraisal[J].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001, 175(1-4): 147-152.
[29] 關成堯, 張厚和, 漆家福,等. 南沙海域晚中新世火山侵入伸展幕[J]. 石油學報, 2013, 000(0z2):129-136.
[30] Ding W, Chen Y, Sun Z, et al.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precipitation timing of basement calcium carbonate vein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J]. Marine Geology, 2017, 392: 170-178.
[31] Huang X, Betzler C, Wu S, et al. First documentation of seismic stratigraphy and depositional signatures of Zhongsha atoll (Macclesfield Bank), South China Sea[J].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20: 104349.
[32] 朱偉林, 解習農, 王振峰,等. 南海西沙隆起基底成因新認識[J].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 2017, 047(012):P.1460-1468.
[33] Yubo M, Shiguo W, Fuliang L, et al. Seismic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Xisha carbonate platforms, northern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J].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11, 40(3): 770-783.
[34] 楊朝雲, 韓孝輝, 羅昆,等. 西沙群島宣德環礁的地震層序發育特征[J].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2018, 38(06):28-39.
[35] 羅威, 張道軍, 劉新宇,等. 西沙地區西科1井綜合地層學研究[J]. 地層學雜誌, 2018, 42(04):123-136.
|科學| · |探索| · |好奇|
你的探索欲和好奇心,請讓我們來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