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互聯網產品經理出路在哪裏?

2019-07-18知識

在知乎裏動不動人均百萬,其實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未必要創業、做高管等等。對於一個普通人產品經理,只需要做到讓自己更有價值,在團隊裏能夠站住腳,讓薪資和自己的年齡相稱就可以。

年齡越大越焦慮,不僅僅是產品經理,其實除了鐵飯碗之類,現在幾乎所有職業都這樣。但是產品經理裏的年齡危機,要遠小於其它很多職業。

產品經理不是一個體力活,而是一個經驗密集型的職業。你以為產品經理靠的是加班?實際上靠的是專業知識和經驗積累。如果真在產品經理這個崗位上工作十年以上,你會發現他們在專業能力、行業知識方面的積累非常多,生產力可能是新手的十倍以上。畢竟在很多領域,你懂裏面的門道和不懂,有一道很大的鴻溝。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讓自己持續積累,而且要有意識讓增加自己安全邊界的地方積累。

我之前寫過一些給年齡大的同行的建議,貼在下面:

1.永遠貼近業務

在工作中你會面臨一些微妙的選擇,是純做管理,搭團隊管人,還是更貼近業務。這兩者往往不互斥,但是很多人會不自覺的偏向前者。所以經常看到一些朋友的焦慮,雖然純做管理相對要輕松一點點(很多時候也未必有多輕松),但是自己的那把劍容易鈍。貼近業務是很考驗人的,也很累,但是能夠讓自己始終在一個好的節奏上。

2.註意警惕自己的體制耦合度

所謂體制,在各種地方都存在。比如你在一家大公司裏工作,你會發現很多時間其實在處理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工作,這個比例不低。你在這裏的時間越久,越是熟門熟路,知道該從哪些部門爭取資源,如何搞定各種各樣的關系。但是反過來,你也會讓你的體制耦合度不斷增加。等某一天你到了另一個地方,會發現自己原本得心應手的工作,對於新的工作價值不大。

3.平台能力不是個人能力

在一個平台上,這個平台會讓你具備很多力量。需要明白這些力量未必是自己的能力。你在一個好的平台上能夠使用的資源,可能到了另一個相對小的平台上,就用不起來了,這時候自己真實的短板就出來了。我見過一些在大企業工作的朋友,在創業公司時很痛苦,因為感覺自己很多地方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簡單的,招聘工作,你都會發現,原本大平台的品牌背書很強,而現在你的資源要少很多,但是還得做事情。需要持續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要被眼前被加成的能力蒙蔽。

4.紮紮實實積累資源

很多人不理解資源的含義,以為認識一些人就是資源。其實你得成為一個網絡裏的節點,不能是單向的,得是雙向的。我見過一些人動不動說和這個人熟那個人熟,什麽叫熟呢?如果你請人幫忙,如果你需要找人合作,人家能否信任你?你做過什麽事情、有什麽積累值得對方信任?這是從內到外的積累,不取決於能說會道,長袖善舞。

5.成為網絡中的節點

專業技能是一方面,對於很多人的工作,到一定階段會發現除了專業技能,年齡的優勢在於你能「搞定事情」。這樣搞定事情一方面是你能夠帶領團隊搞定,另一方面是能夠協調外部各種資源搞定。而且,這種力量不應該完全依賴於你在哪一家公司、哪個職位上工作。比如你們要做一個產品、一個專案,需要各種資源,或者某一天你想找工作,除了獵頭外,是不是如果有其他朋友幫你介紹、背書,效果來的更好?你得成為一個網絡中的一部份。狹義的說這個網絡就是圈子,但是更廣義的來說,各種各樣的資訊網絡、協作網絡,都是你需要的網絡。你要成為這個網絡中的節點。

6.熟人之間降低交易成本

熟人可能是朋友,可能是合作夥伴等等,熟人之間做事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或者說合作成本等等)。長期來說,你需要盡可能降低交易交易成本,讓大家能夠快速達成共識。這需要你自己重視口碑,作為網絡的節點,獲得其他節點的背書。為什麽別人會信任你?因為你靠譜,或者其他靠譜的人認為你靠譜,所以大家就信了。太側重短期利益,往往會提升自己這個節點長期的交易成本。

7.註重復利型的積累機會

「復利是指一筆資金除本金產生利息外,在下一個計息周期內,以前各計息周期內產生的利息也計算利息的計息方法。」也就是說,利能生利。有一些機會,你不斷往下做的時候,以往的積累,能夠成為未來新的資本基礎,而不是過去就過去了。這樣的機會可能是你的工作本身,也可能是一些小的工作,或者就是業余愛好。例如在網上分享知識和專業經驗,往往都是我在各種碎片時間完成的,持續了很多年,這樣的事情就產生了復利,做各種事情,都能用在這樣的基礎上,有更多的人願意支持。當我做知群的時候,已經自然有一批朋友願意支持,包括很多公司的高管都願意提供資源。復利能夠讓我們做的事情不斷增強,時間變成了朋友。

8.講原則與結善緣

首先在公司裏工作,要做好事情,講原則,這是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在行業裏能夠順手幫忙的,盡量能夠幫忙,這是結善緣。因為很多時候你也不知道未來會如何。可能今天別人是找你幫忙,過兩年,就變成你要找別人幫忙了。有些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認為自己今天的積累已經足夠,但其實如前面所說,很多時候是公司和平台的能力,而不是個人的能力。在這種認識下,一些人甚至會有意為難、做一些損人未必利己的事情,現在可能還覺得挺好,某一天就會吃虧。當然這裏有個最基本的點,就是要有原則,在為公司、產品做好事情的前提下去結善緣。

9.要獲得幫助的時候,多想想如何對等

以前有一位好友做的很好,他在和其他公司合作的時候,總會說,在這個合作裏我們有很多好處,但是不能讓對方吃虧,也得多想想如何能夠幫到對方。這和前一點結善緣類似,需要強調的是不要短時,每次都只以自己為出點。總是自己有好處才上,總想讓別人能幫到自己,給人感覺目的性太強,但是又是單向的。這樣下來,很難有持續的積累。其實會發現類似的積累,在某一天都能夠反過來幫到自己。

10.避免高估自己的專業或者職業

需要清楚公司真正的核心是什麽。很多人會說某某公司是技術驅動的、很多公司是產品驅動的,等等。往往做專業工作的人,容易陷入到一個固定的視角裏,認為自己的專業非常重要。做技術的覺得技術最重要,做產品的覺得產品經理最重要,做設計的覺得設計師最重要,等等,其實大家都是整個公司的一個環節。驅動公司前進的,往往是一些更底層的商業驅動力。正確看待自己在公司裏的作用和位置,積累在這個方面的能力和資源,並繼續核心業務,提升自己。

11.分的清時和勢對自己的影響

很多人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低估時和勢對自己的幫助,以至於做職業的決策時產生偏差。有一次和一個兄弟,拉勾的創始人馬德龍一起反思,有一個很好的問題:到底是我們在成就這個時代,還是這個時代在成就我們?很多人認為自己做的好是因為自己能力強,但是這是全部原因麽?其實很多人是因為在正確的時間點跟上了正確的趨勢,或者進入了正確的公司。當然能力肯定不會差,但是要明白很多加成其實來自時和勢。如果今天再重復一遍以往做的事,還會如之前一樣順利麽?未必。所以有空正確認識這一點。一方面,尋找時和勢,讓自己順流而上,另一方面,避免判斷錯誤的時和勢,認為參考以往,自己的能力已經足以駕馭。該保守估計的時候要保守,不要因為自己以前能做得好,就認為自己今天一定能做得好。

12.找到一些機會,往往是概率事件

張穎有一次給我們分享了他的早期經歷,挺值得借鑒。在投行工作時突然整個機構遇到問題,他被裁員了。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在兩個星期的時間,投出了兩千份簡歷,最終他拿到了一個 Offer,後來一路成了投資圈的佼佼者。這裏的重點,是兩千份簡歷,拿到一個 Offer,這就足夠了。這就是個概率事件,你不需要到處受歡迎,你又不是人民幣,你只需要一個機會就足夠了。

13.設定合理的期望值

自己的下屬現在比自己做的好?曾經認為不如自己的人現在成長速度更快?接受這一點,對自己更好。有朋友動輒就是誰誰誰以前是我的下屬,我應該如何如何,言語中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其實,很多時候只是時間上比人家早一點而已,總有一些人成長速度非常快,把自己放的位置太高,一方面不利於外部的合作,畢竟大家都成長到一定程度了,幹嘛要覺得自己比人高?另一方面也給自己太大壓力,在後續的求職等等過程中,徒增困擾。

14.在核心業務的基礎上擴充套件自己的能力邊界

我自己做過設計師、產品經理、使用者增長和市場,所以有時會在不同的圈子裏和一些朋友交流。比如一些設計圈裏非常資深的朋友,基本上是在各大公司設計這個領域已經做到最高的位置上了,然後聊天的時候會聊些什麽呢?不太會聊通常意義上的設計,這些已經預設你能夠做好、搞定,或者你能做招到人去做好。大家經常感興趣的,是聽我聊聊線上的使用者應該怎麽獲取、整個大的流量趨勢是什麽樣的、流量的成本結構、如何低成本的推動增長等等。這些話題未必是這個職位的人現在直接負責的,但是為什麽大家感興趣?因為未來很可能用的到。圍繞著核心業務,總是有很多機會可以挖掘,而這些機會往往需要的能力是復合型的,越是往前走,越是需要融會貫通。當然一門心思鉆一個深的專業領域,同樣也可以,只是存在的風險是有可能領域本身不存在了。這在做技術的人當中非常典型。對於大多數人,擴充套件自己的能力邊界,是個好的選擇。基於核心業務來有意識的擴充套件自己的能力邊界,很可能今天的收益不是特別明顯,但是到了未來某個時候,就會成為你新的競爭力。

15.你的人未必是你的人

一位在大公司做中層的朋友說,我出來可以帶一個團隊出來。其實大部份時候,很可能帶不出來幾個人。大家聚在一起,是因為有這個平台作為紐帶。人可能是你招的、帶的,但是當時人家看重的不僅僅是你,還有這個平台。明白這一點,不要產生錯誤的認識。如前面所說,大多數時候,我們的能力是建構在平台基礎之上的。

16.保持危機感

重點是針對IT和互聯網行業的朋友,這個行業最大的特點就是變化。曾經在甲骨文工作是非常好的事,我有朋友聊起來,說他們在美國每次都感覺甲骨文是很舒服的公司,本身也很賺錢,員工的工作和生活也平衡的很好,聽起來很理想,這樣的公司是能夠工作一輩子的地方。但是現實是殘酷的,甲骨文也開始裁員,盡管有補償,但是很多人都會面臨巨大的挑戰。其實從一開始就要有這個意識,在這個快速變化的領域,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會被這些變化裹挾其中。危機感是客觀存在的,早點認識到這一點,在心態上做好準備,比有一天危機突然來臨要好。正確認識了危機感,才能有動力讓自己不斷積累,有動力如這篇文章裏其他各個點裏提到的那樣去做。

關於產品經理,我還寫了另一篇文章,產品經理應該具備哪些能力。這個回答雖然是針對應屆生的,其實對於所有工作0~5年的產品經理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