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做科研/做科學家,最讓你產生挫折感的是什麽?

2014-04-05知識

一般到PhD這個年齡(26+),會有很多欲望(對學術,對生活),然而無論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控制不好的話,往往會在生活和學術兩頭奔波,兩頭都照顧不好,這樣的體驗幾乎會貫穿整個研究生生涯,挫敗感很強。

所以慢慢的我發現,愛情變成絕對的奢侈品了。沒有足夠的時間去social,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談戀愛,沒有足夠的金錢去支持這樣的生活。到了後來,就已經自我說服了:女朋友能促進你寫論文嘛?女朋友能幫你做實驗嘛?女朋友能幫你分析數據嗎?不行吧哈哈哈不要也罷....

不管怎樣,這個階段的學術是第一位的。科學研究從外部看起來總是路線清晰,提出問題A,采用B方法,得到新結果C,解釋發現。科學主要是兩方面,一方面是科學的方法,另一方面科學知識,兩大塊都是海量的知識,需要一定程度的整合,才有可能在這個領域提出很微小的一點點看法(牛人例外,同樣需要運氣,以及天時地利人和)。挫敗感來源就是需要消化的知識太多,極同行的paper可以看完,同行related的工作就很吃力了,但是往往idea或科學發現的解釋需要從相關領域獲得,面對山一樣看不完的paper,大家都是硬著頭皮能拔多少拔多少吧。相關知識的缺陷也很讓人懊惱:當年基礎課學的不是太牢靠啊,統計看不明白,新分析技術背後的原理等等。論文中一帶而過的一句話,背後是一兩周的勞動力。而且有無窮無盡的問題再等著你,很少會有人來直接幫助你解決問題,只能靠自己摸索。

時間總是飛逝,研究效率並不高,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Lab裏面有很多需要打雜的事情,包括不限於會議組織,幫老板做PPT,轉譯書稿,這樣折騰下來每年又削掉兩個月。另外有一種可怕的情況,有幾個位答主也提到,就是老板的不靠譜idea消耗了學生大半的精力,而學生自己沒有收獲paper這樣。這種情況不少見,實驗室是鐵打的營盤,學生是流水的兵。老板的根本目的是經營Lab,培養學生是相對次要;在這個問題上產生沖突是非常麻煩的。也許老板的想法沒錯,但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出結果;活著根本就行不通的。這樣的Risk老板能承擔,但是具體實施的學生卻無法承受。親身體會,幸虧抓到機會逃脫了,只浪費了一年。

其實咱想的問題最多的還是倆:今天吃什麽,明天吃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