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長文,雖不符合題目中的「簡單」字眼,但用心讀肯定有收獲,贊不太多,但收藏比已超過4倍!
以下分享的是我對高效記憶方法的追逐和理解。
畢業之後感覺記憶力差了很多,好不容易靜下心來看書學習,但學過的東西馬上就忘,真的很打擊積極性,後來我去認知心理學中尋找高效記憶方法,仔細學習【認知心理學】、【記憶:對實驗心理學的一項貢獻】、【記憶的七宗罪】等書中關於記憶的研究,為現代科學對記憶研究的豐富成果欣喜不已,前前後後看了一個多月,感覺差不多系統掌握記憶方法了,然並卵,當我準備實踐的時候,我TM連這段時間到底看了什麽都忘記的差不多了,細節太多、內容太多根本記不住!
沒辦法只能重新來過,這次學乖了,邊學邊做筆記,大約做了2萬多字的筆記,這裏做個簡單的摘要分享(約2000字,建議閱讀):
一、記憶模型認知心理學認為記憶是一個資訊加工過程,記憶有一個經典的模型(圖來自度娘): 感覺記憶:心理學家假設每一種感覺通道(看,聽等)都有一種感覺記憶,具有短暫和容易被替代的特性。
短時記憶:它是大量可能成為意識焦點的即時資訊,容量有限為7±2個單位,短時記憶多變易忘,必須十分專註才能保證記編碼進入長時。比如記陌生號碼,通常撥完後就忘了。
長時記憶:成功被保存的感覺記憶和短時記憶。長時記憶中主要是大量的有組織的知識,資訊孤島要麽被遺忘,要麽回憶不起來。
「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工作記憶、長時記憶」三者關系的簡要描述:資訊在感覺記憶登記,經過短時記憶編碼加工,然後轉到長時記憶中儲存,而回憶是指資訊從長時記憶提取到短時記憶。
二、記憶過程
記憶分為三個階段:編碼(資訊存入記憶),儲存(在頭腦中保存)和提取(準確回憶資訊),這三個過程也是決定高效記憶的關鍵。
1、編碼
編碼是記憶和提取的關鍵。「加工水平理論」指出,資訊加工水平越深,它存入記憶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加工涉及越多的分析、理解、比較和精細化處理,那麽記憶的效果就越好。編碼方式大致分為兩種:
簡單復述:不主動思考資訊意義,僅僅是簡單重復。簡單復述有助於將資訊保存在短時記憶,但不能有效地轉入長時記憶。
精細復述:主動思考理解資訊,並將其與已知知識融會貫通。它能有效地將資訊轉入長時記憶。
認知心理學家艾賓浩斯證實,記錄有意義材料(類似精細復述)是無意義材料(簡單復述)效率的十倍,而我們看書學習多是被動的簡單復述。
精細復述大致三個策略(記憶關鍵):
一是挖掘資訊本身的意義,加深對資訊的理解。比如「海馬體擔當著關於記憶以及空間定位的作用」,很簡單但很學術,可以將其轉化為「海馬體是個人的GPS系統」,很容易就能記住海馬體的功能且不會遺忘。
二是將資訊組織化。長期記憶基本都是組織化的資訊,因此在學習新知識必須將資訊組織化,將知識變得立體。最簡單的方式是建立知識樹,而按照目錄建立知識結構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式。
三是與已有知識和記憶建立聯系,融會貫通。比如你在閱讀這個記憶筆記,可將其中知識與已有記憶、經驗進行比較、匹配,逐漸融合成新的知識體系,這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但效果立竿見影。
2、保持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下圖來自度娘),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行程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 研究指出,遺忘是生物本性,因此及時復習非常重要,但正確的時間點進行復習就會事半功倍,12小時之內進行復習效果最佳。
3、提取
認知心理學家認為,大腦對每個進入長時記憶的資訊都會進行編碼,對資訊的組織(編碼)程度是有效回憶的關鍵,編碼的背景線索(聯系)越多,提取時越容易。編碼原則區分了「可以被提取的記憶」和「容易被提取的記憶」,當個體無法回憶某個資訊時,並不意味著遺忘了,可能只是提取線索不對。有三種有效提取方式(提取也是一次記憶鞏固, 記憶關鍵知識點 ):
一是自我檢測(問題思維)。研究表明,自我檢測要比復述背誦有助於長期記憶和理解!自我檢測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按書本習題進行自我提問;另一種是自己編問題,比如在構建知識樹後按照層級自我提問。
二是利用生成效應。比如向同學朋友講解知識點,幫助他們答疑,主動寫網誌、寫學習筆記,或者知乎答題等等。有經驗的同學都知道,很多靈感都是在給別人講題中產生!生成效應不是被動接受資訊,而是自己主動思考、組織知識,這對學習和保持記憶大有裨益。
三是頭腦風暴。這是我最喜歡的方式,就是每天給自己半個小時左右時間,或者散散步,或者沈思,然後在頭腦中勾勒出今天學到的知識和收獲。
三、有趣理論
1、系列位置效應:學習時,我們對開頭的記憶非常好(首因效應),結尾的回憶也非常好(近因效應),但中間部份記憶很差,所以在復習時應重點加強中間薄弱部份。
2、資訊幹擾。過去獲得的資訊對新資訊的記憶更為困難(前攝幹擾);新資訊使我們對舊資訊的回憶變得困難(倒攝幹擾)。比如更換新號碼,剛開始前攝幹擾讓我們對新號碼記憶很困難,但當我們記住新號碼,倒攝幹擾讓我們忘記舊號碼。
3、元記憶。知道感(確信把資訊儲存在記憶中的主觀感覺)是準確的,當我們確信知道某事時,一般可以相信自己的感覺。所以在考試時,可以重點加強對熟悉題目的思考解答,通常是能夠得到正確答案的。
4、蔡加尼克效應。我們對尚未處理完的事情記憶更好,因為人們天生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打斷任務(未完成任務)會加深記憶。所以,學習過程中經常休息一下,記憶效果更好。此外研究還證實,學習之後睡一會會提高記憶成績。
5、情緒效應。當我們快樂時,我們會儲存積極的事情,當我們傷心時,我們更容易關註和記住消極的事情。即處在快樂狀態下的人對快樂事件的學習效果更好,憤怒狀態下的人們對憤怒事件的學習更好。
以上是關於記憶理論的簡單梳理,我從中確實找到了很多高效記憶方法,比如高效的編碼方法,有效的提取技巧,等等,但有些方法對短期的記憶提升有用,對長期的記憶幫助並不太大,具體使用還需要甄別。以下分享的是我結合記憶理論和實際學習生活總結出來的一套記憶方法和習慣:
1、掌握知識是一個主動的資訊加工過程,而不是結果或產物。學習不等於將知識強灌入腦子中,而是要當事人參與到學習過程。要想真正掌握某個知識,僅僅是被動接受結果遠遠不夠,必須要透過主動地吸收和推理,賦予知識以結構和意義,才能實作知識的真正「私有化」,也就是所謂的「記得住」。簡言之就是:主動學習+理解吸收,這也是學習記憶總原則,否則任何方法都是鏡花水月。
2、學習要「慢」。我曾經2天時間看完【愛的藝術】,之後寫了篇日記總結:「快速」給我帶來很大的壓力,且收獲不大,感覺更多的是一種完成欲主導,但對掌握知識基本沒有意義,只能說是一種先睹為快,以及心理上自欺欺人的「成長」滿足。之後我又花了很長時間重新研讀這本書,並寫下讀書筆記。參見回答:你讀過哪些很有味道的書? - 高太爺的回答。
3、善於做摘要,撰寫學習筆記。以學習記憶理論為例,第一遍沒做筆記,學完就忘記的差不多,如果從頭再看一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但如果邊學邊做摘要,然後系統整理成學習筆記,6、7本書大約也就2萬字左右,精華都濃縮出來了,再去學習就省時省力。但僅僅是做筆記並不夠,深入學習掌握,還需要理論聯系實際,將日常的收獲、感想、體會不斷充實到筆記中,以【理解人性】學習為例,不僅是書本知識筆記,還融入日常體會,不斷充實豐富人性知識。參見回到:如何讀懂人性,有哪些方法和相關書籍? - 高太爺的回答。
4、善於意義化、結構化知識。能儲存在長期記憶中的知識,基本都是結構化的或對我們有意義的資訊。以意義為例,有一個好久不用的QQ小號931971693至今仍記得住,就是因為簡單劃分後「93/19716/93」,19(7+1)6正好是1986,是我的出生年份,對我非常有意義。以結構化為例,我通常是根據目錄建立知識樹,讓知識立體化,這一步非常簡單也非常有效,記住了一棵樹就基本記住了所有知識點。不過有一個問題,這樣建立的一大塊知識還是會在記憶中形成孤島,如何與其他知識、其他學科建立聯系,這就需要後續的觸類旁通了,需要仔細的思考和相當的時間積累。
5、積極利用自我檢測和生成效應。心理學家做過試驗,自我檢測效果要遠遠好於復讀和背誦,更加有利於知識的掌握、理解,自我檢測本身很簡單,知識需要克服一點惰性。另外,生成效應是更好的知識掌握方式,要求我們不僅要接受知識,更要對知識有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的語言文字就行輸出。生成效應有很多方式,比如向同學朋友講解(學霸都喜歡幫人答疑),開設網絡網誌寫心得體會(優秀的人基本都開設網誌不是沒有原因的),目前看,知乎答題也是非常不錯的方式。
6、每天頭腦風暴。每天給自己空出半個小時時間,或者散散步,或者沈思,在頭腦中對今天所學的做一個梳理、再現,在頭腦中整理出知識體系。這一點也是我最喜歡的和最大的記憶收獲,效果非常好。其實隨時隨地都可以做,上下班路上,睡前,早起等等。
至此,我對高效記憶的理解介紹完畢,有關記憶方法和記憶理論也深深刻在我的腦子裏,個人以為,我對記憶理論的學習過程就是「如何高效記憶」的答案:主動理解(編碼)-->筆記-->知識結構化-->頭腦風暴-->生活實踐及思考-->答題整理。
以上。高效的記憶方法是存在的,這能大大提高學習效率,但僅僅依賴高效記憶方法是不夠的,必須保證必要的時間投入,輔以主動的思考, 汗水+技巧才是記憶王道, 至於「高效」,就看你要速度還是效果了!
——————————
喜歡我的回答,請關註公眾號「高太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