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三選一,主動降噪入耳式藍芽耳機推薦?

2021-02-13知識

考慮到是寢室內使用,或特許以不局限在TWS範圍?如果不限定非得TWS的話,你在這個價位完全能搞到聲音、降噪都要好不少的頸掛式藍芽降噪入耳,比如二手的WI-1000X。不過更推薦買 1MORE 降噪圈鐵藍芽耳機PRO版 (好長的名字……)就是了,優惠價格六百多能搞下來,聲音素質、調音都不錯,還有LDAC,降噪跟WI-1000XM2能差不多掰掰手腕,壓著打WI-1000X(TWS裏除了QC Buds以外基本沒有能勝過WI-1000XM2降噪水準的)。

參照自己的文章如下:

降噪效果方面,搭配1MORE的APP,支持有三種降噪模式(也可以在頸掛處直接調節,有對應的提示音)。首先是在強降噪模式下,正常城市街道通勤的情況中,除了汽車的鳴笛聲,距離自己一米內的行人說話的聲音以及市政割草機的聲音,其他的環境噪音基本都能夠完美地遮蔽掉,基本屬於降噪頸掛耳機的第一檔。中低頻的降噪水平超過了WI-1000X,與WI-1000XM2基本沒有什麽差。高頻降噪相比於Airpods Pro以及WI-1000XM2還有一點點距離,這個是國產降噪演算法還需要再有所加強的地方。低一檔地降噪模式還是建議在圖書館等相對比較安靜的地方用,相對比較省電一些,降噪效果在這些相對比較安靜的地方已經非常夠用了,基本可以遮蔽掉有人走過、隔壁座位讀者翻書等的聲音。最值得一提的是抗風噪功能,抗風噪功能在基本的城市通行環境中是非常有用的。筆者在行走、正常速度跑步、騎單車以及騎電動單車的四種條件下進行簡單的測試。行走情況下,一般不需要開啟抗風噪功能,使用強降噪模式就完全可以了。在騎單車以及跑步的情況下,開啟抗風噪功能,此時麥克風所接收到的風噪基本不可聞,同時降噪效果也與強降噪模式基本一致。而在騎電動單車的情況下,開啟抗風噪功能,此時風噪有顯著的降低,但是仍然能夠微弱的察覺到,只是對於此時的聽音與降噪體驗已經沒有什麽大的影響了。這一點可以算得上是1MORE降噪圈鐵藍芽耳機PRO版的點睛之筆。
雖然宣傳上標明了Hi-Res以及Hi-Res Audio Wireless這兩個非常著名的小金標,但是由於我個人對於小金標本身並不感冒,所以還是以聽到的實際結果為準。首先,先下一個定論,LDAC模式下聲音的基本素質是600~800元有線入耳式耳機的平均水平,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這一點倒是令人耳目一新。聲音的總體風格不偏不倚,不算刺激,也不會出現轟頭的情況。
低頻的量感適中,收的速度比較快,沒有很多多余的殘響,但是略微缺一點層次感,有一點太「平鋪直敘」,下潛能力屬於這個價位的正常水平。基本的氛圍烘托做的還是非常不錯的。中頻方面,人聲的情感表達還算比較到位。從音色的還原角度來說,女聲相比男聲更加精準一些,口型的還原也是如此。如果你是一個喜歡聲線比較大眾化的女聲為主流行樂的人,那麽這條耳機的表現是很符合需求的。男聲說實話相對有一點幹,但是並不影響聆聽。非常值得點出來的是人聲的距離相對適中,不會有令人發怵的「舔耳」感也不會有過分靠後導致藏在樂器裏的問題。器樂方面的表現,雖然達不到非常精準的音色還原,但是整體的表現還是比較悅耳的。木管類樂器表達尤為出色,金屬管樂器表達少一點兒金屬光澤在裏面,但是並沒有出現音色失真的情況,在藍芽耳機裏是比較少見的。打擊樂表現,比較中庸,不是很刺激也沒有特別深的下潛,算得上過關。貝斯、吉他以及提琴等弦樂器進行獨奏的話,整體的表現力在藍芽耳機裏算的上是第一梯隊,但是還是得指出小提琴的音色還是略微有壓暗的。高頻的解析能力在藍芽耳機裏同樣也屬於比較出眾的類別,沒有特別明晰的線條感,但是絕對不會發糊發悶,沒有明顯的齒音。這種調教的方式明顯是更加討好調好耳朵的,也更加適合流行音樂的表達,畢竟拿藍芽耳機聽古典的人還是相當少的。
聲場並不算大,橫向稍微大於縱向,空間感並不算特別優秀,但是有一種同價位藍芽耳機沒有的包圍感,這一點值得表揚。定位能力還不錯,雖然不能夠做到指哪打哪的精準程度,但是基本的角度是能夠反映的。
如果關掉降噪功能的話,總體的聲音走向並沒有發生明顯的改變,高頻的細節會有一些提升。插線模式下,聲音會比LDAC模式下偏悶一些,雖然有線模式可以在器材不支持LDAC的情況下滿足更高的相容性,但是我個人還是更加喜歡LDAC模式下的聲音表現,而且1MORE降噪圈鐵藍芽耳機PRO版的電量也足夠日常通勤時使用。
總的來說,1MORE降噪圈鐵藍芽耳機PRO版的聲音表現來說是比較令人滿意的,基本可以說超過了這個價位的藍芽耳機,並且能夠達到整個藍芽頸掛式耳機市場的TOP級別。跟聲音調校比前代有進步的WI-1000XM2打的有來有回,WI-1000XM2的男聲表現稍好於1MORE降噪圈鐵藍芽耳機PRO版,但是女聲以及器樂的表現來說,WI-1000XM2可以說是與這條耳機還是差的比較多的。

當然,如果非要在TWS裏選的話,三選一我建議選降噪艙(這三個的優先級是降噪艙>Enco W51>NB2 Pro),或者跳出這三個看看 小米Air 2 Pro 。但是需要註意的是,如果說AirPods Pro、小米Air 2 Pro的降噪水準基本在一個水平的話(佩戴得當),那麽降噪艙距離這倆還有點距離。而從聲音角度上講,也同樣有一定差距。

關於小米Air 2 Pro的體驗,參照自己的文章如下:

Air 2 Pro的降噪標稱覆蓋了100-3000Hz的頻段,降噪深度可達35dB,有看到降噪曲線的朋友也指出過它的降噪曲線與Airpods Pro相當相似。拋去這些紙上的東西,我們直接談實際體驗。再次聲明,體驗基於的是3.0.12.0固件,如有較大不同,建議去升級固件。
中低頻降噪能力非常不錯,日常通勤雜訊與呼嚕聲等基本都能有比較不錯的遮蔽效果,背景底噪很小,基本不可聞。在實際通勤過程中,兩米以內的交談聲還是可以聽到的,但是明顯是加了降噪的,距離感也明顯拉遠。整體水平與Airpods Pro的表現相差不多,處於國產降噪TWS第一梯隊。較高頻段的降噪,KT本沒有抱太大期待,但實際表現還是小有驚喜,中高頻噪音如汽車鳴笛、割草機聲等,遮蔽效果實際相當可以,並不是雞肋水準。沒錯,與Airpods Pro和Bose QuietComfort Earbuds還有距離,但是這個差距是完全可忍受的了。
在早前的固件版本中,Air 2 Pro的抗風噪並不能做到很令人滿意,在騎行電動單車等環境下,風噪還是比較明顯的。在更新固件後,抗風噪能力顯著提升,現在你可以戴著它面對電風扇而不懼風噪帶來的影響了。通透模式的自然度同樣距離Airpods Pro的還有一點距離,但是這種不自然感主要還是在模式切換時的那幾秒鐘,之後便會習慣。
低頻量感適中略偏多,收的速度也不算快,凝聚感並不是很強,但是下潛還可以,這個低頻可以說聽上去挺「哈曼」的,處於一個飽滿、氛圍感出眾但不至於轟頭、流行愛好者基本會喜歡的這麽一個閾值裏。彈性做的還不錯。人聲位置適中,結像精細程度不錯,沒有特別明顯的男女聲偏向性,音色還原在一眾TWS裏面做的是不錯的,同時不至於發幹發硬,人聲的表現似乎不遜於Airpods Pro。樂器方面,中小提琴表現比較「樸實」,沒有明顯的音色渲染,但是線條感略有缺失,總體厚度也有一點偏厚。大提琴形體感不錯。吉他的結像精細程度一般,但是音色沒有明顯問題。各類管樂器普遍有點結像前壓,缺少光澤,但是沒有偏悶的感覺。打擊樂器的表現沒有特別驚艷的地方。總的來說,Air 2 Pro的樂器表現單獨拎出來說的話,就是沒什麽特點,沒什麽線條,不糊但分離度也不算很高,但聽上去很舒服。高頻的線條感不算明晰,亮度不高,沒有讓人不適的尖峰出現,打磨得比較圓潤。橫向聲場規模其實並不拘束,但由於縱向聲場不太能打得開,導致定位能力並不很準。解析能力不錯,人聲與樂器之間的分離度還不錯,但是樂器之間的分離度不算高。 簡單來說,聲音就是一個中高端TWS本應有的水準(只不過這市場上不達水準的東西真不少),聲音調教水準略高於WF-1000XM3和Galaxy Buds+,略低於Airpods Pro和Powerbeats Pro。風格適合一般的流行音樂、大部份電子音樂、布魯斯、鄉村與民謠,但聽什麽,都不會覺得難聽。乍聽上去,這個風格真的挺「哈曼」的,但是實則不然。至於官方宣傳的與網易雲合作研發的鯨雲音效,作為一個一直不太喜歡串流媒體APP內建音效的人,我只能說,玩玩就好,還是原來聽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