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要不要和咨詢師發新年快樂?

2021-02-11知識

看某位答主的說法,在這裏提一下,咨詢倫理是約束專業提供心理咨詢/治療服務的心理咨詢/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不是約束接受心理咨詢/治療服務的來訪者。

咨訪關系裏,怎麽出招在於來訪者(當然,做出違背公序良俗的舉動有可能破壞咨訪關系),怎麽接招在於心理咨詢/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接招接的違反咨詢倫理會受處罰,也會破壞咨訪關系,傷害到來訪者。關系上從始至終雙方都很小心,這個過程會像在打貓貓拳(說的就是這次春晚的武術過招),有可能不利於來訪者心理、社交問題的處理。

也就是說,發不發新年快樂的訊息在於來訪者,回不回、怎麽回復在於心理咨詢/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

按咨訪關系設定傳統和保守的做法,來訪者在咨詢室和咨詢時段以外想跟心理咨詢/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接觸,包括預約咨詢、修改咨詢時段和遇到緊急情況需要得到處理,必須透過他們的助理或秘書。公眾場合偶遇到了,來訪者不主動搭訕,心理咨詢/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裝不認。來訪者搭訕,他們要足夠專業的話只會禮節性地回應,但不會多聊什麽,更不會像親友那樣跟來訪者聊家常,也不會有涉及自身利益的任何交流。

現在是網絡時代,心理咨詢/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跟來訪者們的互動環境跟過去有所不同。已知恪守倫理的做法,他們跟來訪者交流只透過微信的工作賬號,部份人的工作賬號是助理維護,只交流預約咨詢、修改咨詢時段和遇到緊急情況需要得到處理等與工作相關的情況。主動提涉及心理咨詢/治療的內容,會建議在心理咨詢/治療時交流。工作賬號的朋友圈對來訪者始終是遮蔽狀態,有些也會遮蔽來訪者的朋友圈。使用知乎、微博這類網絡社區的規則,跟線下社交和微信使用規則類同,工作賬號和私人賬號分開。在網絡社區裏,偶然見到來訪者釋出的訊息,裝不認識,不會主動給來訪者的網絡釋出訊息做點贊、轉發和評論留言之類的互動,來訪者主動交流(eg. 祝節日快樂這些),禮節性回應,但不多聊。更嚴謹的做法,來訪者沒機會在網絡社區遇到他們,遇上的也是有可能是助理打理的工作賬號,賬號釋出的都是些科普和學術交流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