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
@poem和
@王博暢兩位老師不吝金玉,與我等分享學習音韻學和訓詁學的訣竅。
其實上個周末我就看到這道題目了,嘫自忖能力不夠難當大任,且俗事纏身無暇理清頭緒,所以一直拖延至今。今天忽來興致,我便將自己的學習心得分享出來,希望對廣大致力於漢字、小學乃至中華文化研究的同仁們有所幫助。
本文主要分兩個部份
-
談談學習古文字的方法
-
列出一些參考書目
※※※※※※※※※※※※※※※※※※※※※※※※※※※※※※※※※※※※※
-
學習古文字的方法
林澐先生曾經在他的著作【古文字研究簡論】的後記部份如是說:
於先生(筆者按:此處指林澐先生的授業恩師於省吾先生)的論著,以「嚴謹」著稱於中外學林。先生生前常對我們講治學中博和精的關系。在結束這本小冊子時,還想說一點感想。古文字學和其他任何學科一樣,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古文字學和許多其他學科有密切的聯系。現今的古文字學家是從很不同的途徑而走到古文字研究上來的,在研究中就各有其擅長,各有其特點。於先生自己說,他是從古器物學轉而研究擊文字的。他把古文字研究和古籍考訂結合起來,在兩方面都有所創造。解放後,又重視學習民族學,原始社會史和考古學,所以在古文字研究中屢有新解。但他最強調的仍然是考釋占文字的嚴密而科學的方法,認為這是取得正確研究結果的關鍵。老一輩的古文字學家,往往從各自的治學道路出發對初學者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說:「沒有古文獻底子別想搞古文字」,「不懂先秦史就不能研究古文字」、「要懂民族學」、「要懂語言學」、「要懂考古學」等等。當然,哪門知識對古文字研究都是有用的。你要考定有關作物名稱的古文字,就得有植物學知識和農業知識。你要釋讀璽印文字,就得有古地理知識和古代官制的知識。你要講通曾侯墓出土的編鐘上的銘文,甚至還要有專門的古代音樂知識……這是舉不勝舉的。實際上,不單是搞古文字研究,搞任何學問,有寬闊的知識面總是一個有利條件。但是,真正作為搞古文字研究的先決條件的只有一條,那就是要有閱讀繁體字的古代典籍的基本能力。至於其他知識,有了自然更好,沒有也不要緊,在研究古文字過程中可以結合實際需要隨時去學。
目前真正的危險並不在於搞古文字研究的人知識面太窄,而是在古文字研究中用東拉西扯的辦法炫耀其博學,從而掩蓋在研究路子和方法上的根本錯誤和對古文字學本身的極端無知,使古文字研究變成一種嘩眾取寵或借以嚇人的把戲。所以,在這本小冊子中,盡自己淺薄的能力,專談了古文字學本身的一些問題。熱切希望每一個有誌於古文字研究的人,不要一開始就走到「頭重腳輕根底淺」的邪路上去。
我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應該是幾年前的事情了,昨天重新溫習一遍,果如至聖先師所言有了新的收獲。
林先生道破了學文字學的兩個基本原則。 其一是要有豐富的知識面;其二是研究方法要對路,不能走邪門歪道 。
關於第一個原則我想在第二個部份展開闡述,第一部份我主要討論第二個原則。
首先我們要明白研究古文字學是為了做什麼
【說文解字·敘】雲:「周禮八歲入 小學 ,保氏敎國子,先以六書。」段玉裁註曰:「國子者,公卿大夫之子弟,師氏敎之,保氏養之,而世子亦齒焉。六書者,文字聲音義理之總彙也。」
「小學」的概念正是出自此處。小學自漢代開始就是作為傳統經學的一門必修科目而存在。他存在的目的是讓剛發蒙的初學者對字形、字義、字音有系統的認識,這樣在往後學習經學的其他經典(主要是先秦經典)才不至於誤會曲解先聖大義。(也就是說對【論語】等經典的解釋權掌握在自己手裏,讓自己有獨立的思考和追求真理的能力。而不是像中世紀的西方一樣,【聖經】等經典的最終解釋權掌握在政教合一的領袖——教皇手裏)
近代以來,在西學東漸的背景以及章太炎先生的倡導下,語言文字學科從傳統的經學中獨立了出來。以「識字」、「明經」、「經世致用」為主要目的的傳統小學逐漸過渡為具備了比較完整的框架和理論的現代語言文字學的相關學科,而古文字學就是其中的一種。
古文字學的主要研究的物件是出土的古文字(李學勤教授認為漢武帝之前的文字都可稱為古文字。也就是說把西漢初期的漢簡文字也包括在內),並據其字形、上下文字義以及經典中的字義來確定字形本義。由字形本義,我們可以建立一張由字形本義、引申義、假借義組成的多叉樹(此處筆者借用電腦數據結構概念,因為想不起其他合適的用詞了),可以回溯詞源,這些對音韻學、訓詁學的研究都很有幫助。
漢字和文言文,作為中華文化傳承至今不可或缺的書面載體,他們所積澱下來的文化資訊,揭示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社會情感和文化心理。所以現代的語言文字學,其研究目的比傳統的小學更單純更直接也更為深刻,那就是與歷史學、考古學、民俗學等學科一起互相促進發展,共同來還原和重現幾千年來燦爛的中華文化。
嚴肅點說,文字學和歷史學、考古學一樣是一門嚴謹的人文科學,不是嬉皮笑臉地在微博上轉載「
「丨」字讀音到底有幾種?除了「豎」和「滾」以外還有什麽讀音?」(筆者按:「丨」是漢字筆畫之一,沒有有意義的讀音。字典上的讀音都是中古時期的後人(相對於先秦人來說)附會上去的);或者是碰到同字異筆字(類似英語裏頭color與colour的區別)就拾人涕唾拿茴香豆挙例子並且暗諷一通(
「爲」「為」二字有何區別?),這只會顯得自己很無知。
然後我們應該怎麼做
目前網上有一股很不好的風氣,那就是 戲說漢字 。
簡單來說就是一幫不是科班出身的研究者,本身對古文字研究的基本狀況以及理論、方法一無所知,只是憑借著自己的興趣愛好,就撰稿寫文章(筆者按:有興趣愛好,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其作品貽害無窮啊)。特別是某些國學領域內的大V,他們對國學造詣很深,但是本身文字學知識匱乏(簡單來說是手頭掌握的資料太少,容易偏信一種學說),聽到一點比較 有故事性 或者 有噱頭 的文字解釋(或者壓根就是他自己拍拍腦袋想出來的)就寫文章來 炒作 ,然後直接誤導了他的那幫國學粉絲(這些國學粉絲拿著大V的作品繼續誤導人)。化用名言就叫做「 學而不精,誤人不倦。 」
這種人,也就是林澐先生所提到的「 在古文字研究中用東拉西扯的辦法炫耀其博學,從而掩蓋在研究路子和方法上的根本錯誤和對古文字學本身的極端無知,使古文字研究變成一種嘩眾取寵或借以嚇人的把戲 」的人。
說了這麼多還沒例子呢,我就把我從知乎上看到的幾個作為典型例子。
1.
「且」字真的是由陽具的象形演化而來? 此說自李敖開始流傳甚廣,但是似乎古文所未載。這個問題
@著微老師的答案是正解。李敖一葉障目,枉為「大師」。
2.
為什麽尿、屁、屎、尻、屄、屌都是屍字頭?這個連結參照的是目前排名第二的答案。
這個答案的答主本身是不懂古文字的。他參照的著作是著名 詩人 流沙河的著作【白魚解字】。
對於流沙河老先生,我本身是十分尊敬他的。中學的時候學他的一篇詩歌「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至今印象深刻(讓我學會了什麼叫做「頂真」)。
但是我還是很遺憾地告訴各位,流沙河的古文字功底並不深厚,文字學也非他所長,【白魚解字】是他所有的作品中我最不看好的一本。
我們看這位答主回答的片段
造字之初,人字專指男人,正如英文man和human,猜想人字跪膝、佝腰、撐臂、俯身之形,乃是男人做愛最常有的姿勢,所以人指男人。人字翻轉成匕,俯身變成仰身,即指女人。造字者教我們從姿勢辨識男女兩性,蓋無疑矣。這是流沙河老先生的過度引申(可以說是YY),「人」和「匕」(倒著的人形)在甲骨文等古文字中並沒有在性別上有所分別。(當然,另外一個也寫成今天楷書字形的「匕」,如「牝」字,的確是雌性符號,見
@波斯基的這篇回答
「且」字真的是由陽具的象形演化而來?。「匕」(倒著的人形)與「匕」(雌性符號)是兩個不同的古文字部件,只是楷書長得一樣而已。憑此就可斷定流沙河老先生功力不深厚,沒有釋讀古文字的能力。) 流沙河老先生的過度引申,其實就是在炒作先秦人的性別崇拜,無疑符合了眾多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的特殊口味 ,於是乎,點贊的人就噌噌噌上去了。
3.
象形字典:者這個例子來源於我前天回答的這個問題
日文漢字「箸」、「賭」中,「者」上的點的來源是什麽(見內圖)?這個題目本身很單純,不需要牽涉字源。
但是下面的某一篇回答在開頭部份提到了甲骨文、金文以及錯誤解釋「圍著火一群人說話」。然後我立馬發飆了。。。
冷靜下來後,我終於找到了這個無稽之談的出處,那就是我在這個小節開頭列出的「象形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