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知識

有哪些你認為越早明白越好的人生道理?

2020-04-20知識

想來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給大家分享三個人生道理:

1. 「不作為」的悔恨遠超過「作為」的悔恨

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會犯的錯誤通常可以歸結為兩種:一種是做了一件不該做的事,另一種是沒有去做一件本應該做的事。它們在聖經中被描述為作為之罪(sins of commission)和不作為之罪(sins of omission)。我們都知道的是,我們所作出的每一個決定和選擇都是有風險的,也都有可能犯以上這兩種錯誤。那麽,問題來了:通常來說,究竟哪一種錯誤更糟糕?哪一種更會讓我們陷入長久的懊悔?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和行為經濟學家Thomas Gilovich(1995)曾指出:作為之罪(做了一件事後發覺不該做的事)會在當下對我們造成沈重的打擊,我們會深感懊惱,痛苦或是尷尬——「天哪,我不該那麽做的,簡直愚蠢至極了。」然而,這種感覺即使在當下無比強烈,也會很快消逝。

與之相對的, 時過境遷之後當我們再回首時,會讓我們久久無法釋懷的,往往是那些「不作為」的錯誤——那些你本可以、本應該做的,卻沒有做的事情。 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如果當初做了那件事,抓住了那個機會、那個人,會發生什麽。因此,我們的建議是,如果你糾結該不該去做某件事時——該不該去看那場演唱會,該不該和某人表白,該不該接受這個充滿不確定的工作機會,該不該放假回家看看……那就去做吧。因為即使做了之後並沒有一個理想的結果,甚至最後的結果是壞的,那也遠比日後再陷入「如果我當時做了會怎樣」的後悔感輕松很多。Thomas認為, 人們往往最後會更容易原諒自己做錯的事,卻釋懷不了沒有去試試也許是正確的事。

當然,這個原則不適用於那些違法犯罪,或者本來就原則錯誤的事情。


2. 錢能買來幸福快樂?

——是的,但這句話只對了一半。

金錢的重要性我想就不必贅述了,同時人們往往也會覺得越有錢就一定會越快樂。但事實可能不全是如此。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當人們從窮困潦倒到有點小錢時,他們的幸福感有了一個巨大的提升。但當收入達到中產水平以後,我們可以發現曲線變化的弧度越來越小,也就是說, 有點錢,很有錢和非常有錢的人其實是差不多快樂的。金錢不再能夠帶來顯著的幸福感提升。

這個研究還有一點很有意思的是,他們還調查了人們對金錢的重要性的評估。四條線從下到上分別代表了:「不重要」,「有幾分重要」,「非常重要」和「簡直是我的生命之源!」我們不難看出, 當你越是重視金錢,它就越會對你的總體幸福感造成影響。 所以結論可能是,當你經濟上已經脫離了還在為生活發愁的窘境,到達了一個基本可以比較隨心所欲地負擔起自己的各種開銷時, 你可能可以稍微把對錢的看重分給生活中其他讓你快樂的事情一些。


3. 別太糾結於那些你沒有選的選項

之前我們文章中曾為大家介紹過兩種由於人對資訊的思考、直覺和記憶的方式不同而形成基本的決策風格:「完美型」和「滿足型」(Simon, 1956)。

「完美型」(maximizers) 的人喜歡在做選擇前,把所有的可能選項都考慮進去,他們喜歡選擇 「最好的」 ,有點類似我們常說的「完美主義」;

「滿足型」(satisficers) 的人喜歡快速地做決定,能夠滿足他們的最低標準。他們會覺得 「足夠好」 就行,有點類似我們所說的「知足常樂」。

我的教授在講述這兩個概念時曾舉過這樣一個例子:他是一個典型的滿足型,而他的妻子則是一個教科書般的完美型。他們去度假時,她的妻子總是負責訂酒店的那個。每一次,她都會仔仔細細地看上幾十家酒店,一一比較它們的優劣勢,最後挑出那個她在「嚴格篩選」後最好的那個。而他則是在妻子給他看每一個酒店時都說:「這個挺好,就這個吧。」畢竟作為一個滿足型,只要基本滿足了他的要求,他就覺得很ok了。結果,她的妻子總是在入住之後不滿意的那個人。因為即使是客觀上「最優」的選擇,也一定不是「完美」的,此時她就會開始叨叨那些最後沒有被選的選項——「說不定我當時選了B/C/D……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

是的,完美型的一大毛病就是, 他們往往會放不下那些沒被選擇的選項,尤其是當他們選擇的那個被發現並不是「完美」的,即使那其實已經是客觀上最好的選擇了。 相較之下,滿足型就不會有這樣的煩惱。因為他們大都甚至不知道其他的選項怎樣,就算知道了,他們也不會太在意。所以,我們想說的是, 作出客觀上最優的選擇不代表你主觀上就會更快樂。


希望以上三條道理能帶給你一些啟發。也歡迎留言分享給我們你對它們的看法。

以上。晚安:)


References:

Belsky, G., & Gilovich, T. (2010). Why smart people make big money mistakes and how to correct them: Lessons from the life-changing science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 Simon and Schuster.

Gilovich, T., & Medvec, V. H. (1995). The experience of regret: what, when, and why. Psychological review , 102 (2), 379.

Kahneman, D., & Deaton, A. (2010). High income improves evaluation of life but not emotional well-be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107 (38), 16489-16493.

Simon, H. A. (1956). Rational choic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environ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 63 (2), 129.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註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份人才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