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告訴大家秘訣:
1、有時候該收,有時候不該收。
2、如果你搞不清楚該不該收,就不收。
3、遇到討厭的客戶,就收。
律師咨詢該不該收費?這問題是律師問還是律所問?如果是律師問,有經驗的律師,要具備一個能力,就是判斷什麽時候該收,什麽時候不該收。問這個問題,就說明對這個問題沒有太多業務經驗,是業務還不熟練的標誌。如果是律所問,那這個問題就很好回答,因為回答 律所該不該收咨詢費的這個問題顯然應該收咨詢費。
收咨詢費首先要看客戶類別,客戶類別包括,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是法務總監還是個體戶女老板。是個人的話,是男人、女人,收入幾何,哪裏人,什麽職業什麽性格,他是怎麽找到律師的。
律師問這個問題,要看這個律師的行銷渠道是什麽。律所問這個問題也是如此,是大律所的市場部門,還是法院門口小律所。有的律所推廣的時候就打著「免費咨詢」的旗號,無論是推廣還是櫥窗,既然這樣宣傳了,再變著法子收咨詢費就很沒意思。問題問的不專業。
咨詢費也分產品。訴訟業務,咨詢費是小錢,代理費是大錢,咨詢費收不收的前提在於是否影響代理費的收取,如果收咨詢費可以提高整體營業額自然該收,如果不能自然不收。非訴業務,也是如此,前期咨詢是小,後期專案費用是大頭,咨詢的時候如果收費,一般就把方案全給了。人家付了費,就要給的細一些,你要判斷這是個免洗的服務還是一個專案。當然,二者也不完全沖突。
有的業務本身就是咨詢費,你不收咨詢費產品都不成立了。比如心理咨詢師,那就是主要收咨詢費,沒有免費的道理。
有的律師說,不收咨詢費破壞了市場秩序啥的,都是胡扯,自己家的業務量是第一位的,法律服務市場的所謂秩序和律師、律所沒那麽大關系,客戶委托、咨詢一般一次一家律所為主,一個客戶問三五家,甚至問幾十家也不多,所以不太存在隔壁免費導致你沒案子做的可能性,這又不是麻婆豆腐蓋飯。
而且法律服務市場的大底座是個人訴訟業務,也就是萬金油, 這個大底座就不適合收咨詢費 。
昨天下屬們收了3筆咨詢費,每筆3500,大概是1萬。然後律所這一天的業務是虧損,因為平均下來一天的房租就不止這個數。其實能穩定的收一個客戶2000元以上的咨詢費,我認為律所的實力已經夠強的了,一般人很難做到,但是到了這個級別,成本已經不是幾千塊錢能包住的,咨詢費根本支撐不住業務。
小律師在微信上幫一個客戶解答問題,遇到知書達理的客戶,給包個200的紅包,這一天他是賺的。但是就算是這200也是偶然現象,大部份律師一個月也不見得收到幾個紅包。有幾個律師一天能像tony老師收理發錢一樣收咨詢費的?就算是律所我認為也沒幾家。
而tony老師尚且要求「辦卡」,大量收咨詢費的律師也未必不需要這樣做。
總體而言,如果你是做基層法律服務,提供萬金油訴訟,客戶是不特定的個體,那麽 不收咨詢費比較理想 。因為你的人流量還沒有理發店大,靠咨詢費你也養不活自己。
為什麽大部份律師不收咨詢費比較理想?你要看他們一般什麽情況下收咨詢費。
我認為絕大多數咨詢費,目前是線上收,雖然沒有數據支持,但是這個比例應該是很高的。因為客戶在「見面咨詢」和「線上咨詢」中,通常會傾向於選擇「線上咨詢」。律師常常依靠七大姑八大姨給介紹客戶,客戶一般會先電話、微信和律師聯系,或者透過各個平台,比如微博,知乎,華律等等。客戶聯系到律師的時候,通常咨詢就已經開始了。
律師如果真想賺到律師費,一定要讓客戶見面,如果不見面,就算線上上服務的再好,客戶一般也不會委托。一個律師見面5個客戶,和一個律師線上給10個客戶咨詢,各位判斷一下誰的案子多些。所以律師的核心問題不是收幾塊錢的紅包,而是在於怎麽讓客戶從線上變成線下,這是一般法律服務行銷的基礎:最短的距離,最快的流程。夜長則夢多。相反,越大越高端的案子,前期的周期會相對越長,不可以太急。
小案子,如果你收咨詢費,客戶可能就不來了。
如果咨詢後再讓客戶繳費,客戶又會認為受到欺騙,不願意支付咨詢費。
收費會顯著降低見面的比例 。所以不應該收費。
線上收咨詢費也是同理,一定是先報咨詢費再做咨詢,包括一開始就表示願意付費咨詢的客戶。很多人只是說說,市場還沒養成付費咨詢的習慣,說付費咨詢意向只是為了換取你的快速響應,未必真的願意付費。只要你把咨詢完成了,還沒收費,他們通常不願意付費,就算付費,一般也是在一個紅包以內,從0到200隨機分布。尷尬的付費過程滿滿廉價感,反而會導致難以委托。
有的人說,我可以先線上收紅包,服務好了客戶覺得我專業再見面,這是可以的,你有100次機會總會有一個這樣的客戶,但是如果你每個客戶都這樣處理,你就會損失其他99次機會。最後導致最終的營業額相對比較低。
我說的這個僅僅適用於最常見的情況,數學模型,數據這些我就不放在文章裏了,反正你們知道結論就好。年輕律師剛起步,自己不會拉案子:線上咨詢約到線下,別收咨詢費。
如果客戶離你很遠見不了面怎麽辦?客戶離你很遠,大案子才值得從外地聘請律師。小案子也不會委托,不如轉介紹給同行。
但是,這裏我要說但是。
當你業務能力薄弱的時候,咨詢是最好的練手機會。如果客戶沒有成案價值,偏偏又找到你,你又很弱,你就耐心解答客戶的問題,這是律師提升自己業務能力的好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就 應該免費咨詢 。
企業客戶也不一定收咨詢費。
你要看你的目標客戶,比如中小企業的老板——很多老板都是小個體戶,文化程度不高,沒有什麽付費意識。老板們自己平時經常和律師打交道,什麽三教九流的律師都能接觸。中國的企業家在酒桌上談買賣的概率不低,經常是呼朋引伴,叫上張三李四和王五吃飯,然後找一個隨便什麽人出來買單,這個過程中有人帶上個律師朋友的概率挺高的,你說會有人吃飯喝酒的時候收咨詢費嗎?
小老板很懂得錢要花在刀刃上的道理,所以相對其他各行各業的白領,企業家反而不願意為咨詢買單,但是他有需求的時候,他又舍得為了專案付費,比如你能替他節省幾十萬的費用,他就願意拿出一部份給你,這樣的成交邏輯可能不符合你律師的習慣,但是你記得法律服務永遠要符合客戶的習慣。
有的企業是大企業,但是大企業一般有一兩個固定的對接人。比如法務總監,比如總經理。律師們要拿下案子,有時候甚至要逢年過節和這些目標人物打交道,方法靈活多樣,打球,吃飯,喝咖啡,這種情況下別說收費,支付的費用都不少,倒貼錢。但是案子拿下以後,咨詢費按小時收,每幾個月賬單過去,老客戶後付費,新客戶預付費。法務總監如果代表公司提出來要做前期咨詢,前期咨詢費律所不好意思不報價,因為不報價就顯得自己比較low。但是如果是熟人介紹,一般又不會收費,這樣客戶才會覺得透過熟人找了律所,滿足了客戶的預期。
有的人還好奇,說大所是不是不提供免費咨詢,那各位自己作為客戶約一下紅圈不就知道了,有的所是發郵件預約,有的所直接打電話,你約過去接待你的有的是高夥,有的是團隊律師,有的是市場部的人,可是直接收咨詢費的有幾個啊?
這還是說透過律所平台預約的咨詢,如果是直接透過關系找過去的呢?
頂級大律師也不是都收咨詢費。有團隊的大律師,一般都有專門的人幫著接待新客戶,因為不是大律師本人出馬,一般也不好意思收費咨詢。律師界的主流其實就是免費咨詢,委托收費,賺的是律師代理費。北京上海一年分別200億律師費,全國據說500~1000億律師費,這裏頭有幾塊錢是「售前」咨詢費?
什麽情況下售前就收咨詢費呢?
第一種是你知道這個客戶就是蹭咨詢,也就是沒有任何委托的希望。
第二種是你這個客戶付一些咨詢費有利於他委托。
如果你客戶少,案子少,有非常充分的時間跟每一個找你的客戶聊天,那我建議你也是當面聊。但是純粹蹭咨詢的客戶是浪費你的時間的。
我剛做律師的時候,有很充分的時間和激情和客戶聊天,我記得當時有一個軍人,和媳婦鬧離婚,他咨詢的問題是:我去娘家的時候被大舅子踢了蛋,該如何維權?
我花了一下午時間,在QQ上給他把整部婚姻法講了一遍。
當然,客戶肯定是沒有委托。就算他會說謝謝,會認為你很認真負責,會認可你的服務,但是他絕不會為你付錢。每個人都想有人給他耐心解答每一個問題,但是一旦你這樣做了,他們會認為你這樣做是應該的,越是底層的客戶越是如此。
現在再有這種踢了蛋的客戶,問:「律師我能咨詢你個問題嗎?」這種我一般都不回。
對,就是不說案情,先問你「在嗎」「忙嗎」「我能不能問個問題的」一般都不要回。
為什麽,因為問這種問題不是他有禮貌,而是他知道自己是占你便宜,所以和你客氣一下,就如同:「麻煩您我能打聽個路嗎」「抱歉,您知道XXX怎麽走嗎」。
正經想委托律師的人,一般都是把案情說在上面,而且委托的意向越強烈,他就把事情說的越清楚。相反,不想委托律師的人,往往對你也不尊重,因為他其實不太在乎你是不是搭理他,也不太在乎你高興不高興,反正只要「敲開你的門」,他就可以盡情的占你便宜了。
「您忙嗎?能問你個事兒嗎?」「你說吧。」
好,不是給你一大篇幾萬字,就是給你說個特別無聊的小事兒,對了,幾萬字的一般也都是小事兒。他就是一開始就明白他是浪費你時間的,所以才要問你忙不忙。你說你不忙,就等於「是的你可以免費咨詢」,那他就會盡可能的占便宜,不管你說什麽他都會有「下一個問題」。如果你不好意思,又想掛斷電話,你就做一件事:報咨詢費。
「朋友,抱歉,我一小時咨詢費1500。」對面馬上就聊不下去了。然後你就可以立刻結束對話,除此以外你幾乎沒有更好的得體的結束免費咨詢的方法。
你看這問題問的多有代表性:徐老師,你什麽時候有空,可以給我【免費】咨詢【幾個問題】嗎?
如果你以為他背後是個大案子,回復一句什麽問題,那他100%問一堆小問題。能提出這類問題本身就是沒教養的表現。為什麽你會覺得我有空的時候我的時間必須留給你呢?
我可以打一把爐石,可以泡個茶,可以給我媳婦發個微信,可以給我爸媽打個電話,幹什麽也比免費給你咨詢強啊。我唯一想做但是忍住沒做的,就是懟你一通。
這位朋友,什麽時候有空,可以免費幫我家掃掃地嗎?
你家開的小賣鋪,可樂可以免費給我拿幾罐嗎?
生活中,越是愛占別人便宜的人,自己越不願意被別人占便宜。
文化層次越低的人,越沒有付費意識。但是做律師要改變的不是客戶,而是自己。
如果你不想免費咨詢,你就要學會逐漸提升自己的圈子,你的圈子裏都是文化程度高的人以後,你就會發現,其實咨詢費收與不收並不重要,因為大家也都懂得一個道理,就是欠了人情就要還。
越是上檔次的朋友,越不想白得你的好處,而你不收費的幫助,往往換來的是更大的反饋。我的一位客戶是部委的領導,我曾經幫了人家一個小小的忙(收費的),客戶還特意在出差的時候抽空來請小朋友喝一杯,之後陸陸續續給我介紹了好幾個案子。
所謂交往,就是有對價才有交往,一方單純的消費另一方,免費的東西也不會變得「更貴」。
如果你的身邊都是免費的朋友,大家除了消遣你,什麽也給不了你,那你無論是「收費」亦或是免費,最終都難免貧窮,討論該不該收費也沒有意義。如果你身邊都是有支付能力和支付意願的朋友,咨詢費收不收,該不該收, 實際上是一個你完全有能力解決的問題。
這個問題有如此多的回答,說該與不該的都很多。因為大家的經驗都不同。
正確的回答往往只有一個:看著辦。
到了律所的角度,商業模式的設計其實是個純幹貨,是經驗和數據的積累,是商業模式的底層邏輯,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互為因果,答案也不是只有一個。
比如每天我們知道,收到的付費咨詢和收到的免費咨詢相比,一般來說都是免費的大於收費。當你是個體的時候還可以說隨機,當你是個機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商業模式下永遠是服務於客戶,別說是免費,你要考慮的是是否主動聯系客戶,是否走出去,是否支付成本,這是一切商業事務的規律。
律師們還在研究該不該收咨詢費的時候,其實很多律所的業務模式就已經從主動出擊過渡到甚至律所要為客戶支付一定的成本來換取業務,這是競爭之後的必然結果。
所以你看市場上,你還在為收費問題發愁的時候,很多律所已經主打免費來推廣了,有的律所甚至主動聯系客戶——電話都打到客戶那裏去問法律顧問要不要了解一下的時候,你怎麽可能再去收咨詢費呢?
不同的產品,有的是紅海,有的是藍海,有的獲客渠道已經充滿競爭對手,有的獲客渠道還是被少數人壟斷,這些產品的分布,對於已經有穩定業務的律所或者團隊來說,收費還是免費是從一開始就解決的問題,反正最後一定還是落在業績上。
最傻的解決方案,三個月收咨詢費,三個月免咨詢費,然後比較一下業績就解決了。
站在律所的角度,所主任們要思考的不僅僅是該收費還是該免費,也要考慮如何培養有能力判斷什麽時候該收費、什麽時候該免費的專業人才。如果你的市場部門跟個傻子一樣讓收費就收費,讓免費就全免費,該不該收費的問題提不出來,也回答不出個所以然,那麽我覺得這就說明我們在培訓上做的不到位。
更別提大多數律所都沒有市場部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