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親戚沒說錯,但這話說的也沒什麽意思。
就拿黃山來說吧,一提到黃山,必然會有一句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雖說這裏面有黃山自誇的成分,但也能從一個側面說明單論風光的話,五嶽並不能算是中國最好看的山。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選修過幾門旅遊地理方面的課。當時,學院的教授在講到山河類的景觀時,就明確地說,如果你們是為了看風景的話,不要去五嶽。在講課的時候,他還展示了很多自己在不同山川拍的照片,告訴我們去哪些山、那些地方更容易拍出好照片。
實際上,從中國山嶽文化的流變來看,五嶽之所以能成為五嶽,本身並不是因為它有多好看,而是它的地理位置以及其背後的文化價值。泰山、嵩山這些地方海拔最高也就1500米左右,植被的豐富度和景觀肯定不能跟海拔四五千米的阿爾卑斯山相提並論。然而,五嶽的價值更多地體現在它的文化和科研方面。比如,泰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不了解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知識,是很難看出泰山的價值的。而瑞士的山脈景觀或許更好,也有一些入選了自然遺產(少女峰–阿雷奇冰河–畢奇霍恩峰),卻並無中國一樣的自然與文化雙遺產。
如果你去山地旅遊的目的只是為了看景,那麽東部地區並不適合你。這裏的海拔太低,很多地區的景觀豐富度不足,更偏重於文化加持下的「內秀」。而中西部的很多山川河流,無論在氣勢、景色還是植被方面,都遠遠勝過歐洲。
就拿天山來說吧,論面積,僅中國境內的天山山脈有將近60萬平方公裏,是阿爾卑斯山脈的近3倍;論海拔,天山的最高峰海拔有7000多米,比阿爾卑斯山主峰要高2500多米;論高差,天山山脈的高差有6000多米,這已經超過阿爾卑斯山的海拔高度。對於自然地理愛好者來說,在天山你能見到包括荒漠、草甸、冰川、針葉林、闊葉林等在內的幾乎所有的陸地自然景觀。至於阿爾卑斯山常見的雪山、原始森林、草原等等,這在天山還叫個事麽?
除了天山之外,祁連山、昆侖山、川西雪山群、橫斷山脈、雅魯藏布峽谷……中國境內以景觀見長的山多了去了。但瑞士的山之所以讓人覺得好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瑞士的經濟很發達,所以很多景觀都可以得到有效開發,也更能讓人欣賞其景觀的美麗。而中國的問題是,中西部地區的經濟普遍較差,環境承載力不足、人類活動規模較小,很多景觀都得不到有效開發。就拿甘肅來說吧——這裏是中國人均GDP最低的省份,但我去過甘肅很多次,這裏很多地方的景色,卻絲毫不輸給歐洲。
比如,當年霍去病出擊匈奴的時候,攻占了河西走廊,讓匈奴人留下了「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的歌謠。如果你真的去焉支山和祁連山麓看一下,就知道匈奴人的哀嘆從何而來:
如果不加註明,恐怕沒幾個人能看出來哪裏是甘肅,哪裏是瑞士。實際上,我認識的一位甘肅籍的導遊,平時經常帶的就是歐洲團,她也認為瑞士的雪山在很多方面其實比不過甘肅,只不過甘肅的基礎設施太差了,導致旅遊體驗也很差,很多人並不願意過來。
所以,在我身邊,每每有人覺得想去好看的地方玩,又不知道去哪裏的時候,我大概率都會推薦新疆、西藏、甘肅——在這裏,你可以看到除了海洋之外的幾乎所有的自然景觀,並且每一類景觀都可以說是世界數一數二的。當然,我也更希望這裏的經濟能發展起來,旅遊資源開發的好一點,既能讓中國人不出國門就能看到更好的景色,也能讓自己人把錢掙到。
最後,再說一下怎麽看山的問題。在我個人看來,中國相比於世界其他國家,最值得稱道的地方是持續傳承的歷史帶來的文化積澱,而中國人長期以來與自然的相處,在山嶽文化上也有著很好的體現,這就使得中國的山嶽不僅是自然之山,也是文化之山。中國目前有四個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是全世界擁有雙遺產最多的國家。這四個雙遺產分別是泰山、黃山、峨眉山和武夷山,全部都是山嶽景觀,這在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
對於個人來說,每個人當然都有只看景色、不看人文的選擇,但在我看來,多了解一點人文地理知識,多了解一點中國傳統文化的東西,或許更能看出中國山嶽背後的別樣妙處。哪怕是向前面提到的焉支山這樣的小山脈,當你了解了河西走廊的歷史的時候,也能感受到這座山的厚重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