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確的一個基本概念是,西方弩(十字弓)和東方弩的結構完全不一樣,甚至很難說是同一個東西。
從兩者的對比可以發現,東方弩是弓的加強版,其拉距、弩臂都比西方弩要長很多,結構也更科學,同等拉力下,東方弩的威力也更大。由於拉距大,弩臂就是復合弓(不嚴謹的說,因為東方弩在不同階段,不同地域,結構也有細微差別),蓄能效率更高。
所以關於答題上,東西方的弩為什麽不能取代弓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
東方的弩,出現得很早,三千多年前就有了,而西方的十字弓盛行則是中世紀了。
在東方世界裏,弩的地位長期很高,作為高科技裝備,長期是漢人王朝維持軍事優勢的利器,甚至曾一度有取代弓箭的趨勢。
比如戰國至兩漢間,以及兩宋幾個階段,東方弩是個人遠端武器的絕對主力。還有個特例是唐朝,人家的遠端兵種主力其實也是弩兵,但唐朝包括弩兵在內的所有兵種還人手一張弓,且所有部隊,無論遠端近戰,都是先遠射,再肉搏,堪稱全能兵種。不像宋朝,弩兵只管射弩,弓兵只管射箭,弩兵不會射箭,更不會肉搏,菜得一逼。
根據漢朝東海武庫的考古發現,東海武庫儲備有弩537707張,弩矢11458424支。而弓僅77521張,弓箭1199316支。弓的數量不到弩的15%,弓箭矢的數量不到弩矢的11%。此外,東海武庫還藏有各類戰車7174輛,其中各類戰車所配備的遠端武器均是弩。比如564輛連弩車,以及配備重型弩炮和裝甲的武剛車,配備重弩的301輛輕車。
可見漢代,弩的地位遠超於弓。
根據唐代兵書【太白陰經】記載,唐朝是20%的弩兵,100%的弓箭配備,100%的長槍配備,全員遠近皆備的基礎上,弩兵的遠端主力地位仍舊是牢固的。
宋朝就不用說了,一個巴不得全員遠端的朝代,一個能不肉搏就不肉搏的朝代。若不是技術限制,估計人家巴不得人手一把弩。
可以說,宋代以前,弩是漢人王朝絕對的個人遠端主力,弓箭只是輔助而已。
東方弩,透過腰張、蹶張等方式,能夠獲得比弓更大的拉據。使用方便,降低了訓練成本。結構先進,透過望山、板機等結構,能夠獲得更優的精準度的同時,更省力。因此,東方弩雖射速不如弓箭,但仍舊取代了弓箭成為了個人遠端主力。
以李陵的戰績為例,西漢五千步兵就是靠著弩,硬懟十余萬匈奴鐵騎。匈奴兵靠著騎射,面對漢人強弩,始終無法殲滅五千漢人步兵。
那為什麽弩最後在東方消亡了呢?原因不在弩身上,而在火器上。
中國是最早普及火器並進入熱兵器時代的國家。北宋東京之戰的第二階段,宗澤調1200輛戰車,每車配55人,其中弩兵18人,長槍兵20人,專門克制騎兵,效果顯著。宗澤死後的東京圍城戰中,宋朝發射火箭則到了數以十萬支計(此段表述簡略,不嚴謹)。
至明代,戰爭中的個人遠端主力已經是火槍兵了。火器,訓練更簡單,整體優勢比弩更大,且弩的制作更復雜,整體成本可能還不如火器呢。根據【皇明經世文編】,明代神機營的的一個營,步兵人手一把槍,再配400門火炮,那用火槍火炮不更香嗎?
所以說,當中國進入熱兵器時代後,不是弓取代了弩,而是火器取代了弩。
那麽西方是什麽情況呢?
西方的十字弓,從頭到尾都沒有撼動弓的地位。
十字弓,效率低,結構復雜還成本高,威力提升又有限,取代弓,實在勉為其難。
事實上,西方古代的遠端兵器本就比較落後。中國很早就進入了復合弓時代,但西方(指歐洲)長期普及的都是單體弓。以威名遠揚的英國長弓為例,其結構簡單,體量龐大,其實並不是多麽優秀的弓箭,但仍舊在歐洲聲明遠揚,可知古代歐洲的個人遠端武器的局限性。
歐洲的十字弓就更不用說了,其結構導致拉據短,威力受限。又使用鋼作為弩臂材料,蓄能效率低,但耗能大。歐洲後來普遍使用絞盤開弦,大大影響了十字弓的射速,但受制於結構導致的拉據小,材料導致的蓄能低,哪怕是千磅重弩,其實威力也不過如此。這樣的弩,不被淘汰就不錯了,更別提淘汰弓箭了。
所以總結一下。
1、東方弩長期占據個人遠端兵器的主力位置,弓僅是輔助,後來被火器淘汰。
2、西方弩(十字弓)本就不怎麽先進,沒有取代弓的資本。
有網友在評論區指出唐代也用長弓,這句話並沒有錯,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唐朝的長弓跟英國的長弓也不是一個概念,結構上更先進。
根據【唐六典】記載,唐代弓制有四種,其中步兵用桑柘長弓,騎兵用角弓,近射用稍弓,儀仗用格弓。
首先,唐朝的步兵弓用長弓,恰恰是因為唐代步兵的個人遠端武器是弩,而非弓。
歷朝歷代,步兵的戰術都有所不同,唐朝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特例。
漢朝步兵作戰,常常伴隨大量戰車,一旦遭遇騎兵,步兵便以車結陣,以車拒騎,再依托車載弩炮、個人重弩對騎兵進行反擊。由於弩的射程高於弓箭尤其是騎弓,加上當時缺乏馬鐙,騎兵沖擊戰術還很有局限(並非沒有),所以這樣的戰術往往能讓漢軍打出以一敵百的戰績。
唐朝步兵就不一樣了。唐朝是個典型的敗家人民幣玩家,一支12500人的部隊,首先人人配2匹馬,合計25000匹馬,還有7500頭用於後勤運輸的驢,這就讓唐軍有了超強的機動性。
既然是人民幣玩家的打法,弓箭作為輔助遠端武器,待遇跟其它朝代就不一樣了——唐朝步兵的弓,是一種消耗品。
所謂消耗品,意思是用完就扔(不是不要了,只是打個形象比方)。
說白了,就是用弓弩搞一波遠端輸出後,再步騎結合的平推過去。
當然,唐朝作戰方式很豐富,我這只是簡略一說,不夠嚴謹。但是可以得知,唐朝的步兵需要的是低成本的,經得住消耗的弓,因此長弓更合適。
但即便如此,唐朝的長弓也和英國的長弓不是一個概念。
簡單說,英國長弓結構很簡單,如同一根兩邊削尖了的木棍。
而唐代長弓是這樣的。
腰間橫著的長條就是唐代長弓。明顯的中間細,兩節中部寬。
這個壁畫更明顯些,手上抓的就是唐長弓。
唐代長弓的結構,仍舊比英格蘭長弓先進呢,玩弓弩,中國是不虛的。
有有些網友對弩提出了一些問題。
一、比如說認為弩的拉距不如弓,所以射程不如弓。
這是錯的。
弩雖然拉距上限被限制了,但是由於弩的結構,能夠使用腰張、蹶張等方式開弩,因此拉力更大啊。弩的拉力普遍大於弓,射程亦遠大於弓。這個在古代的兵法裏多有體現,就不贅述了。找資料挺辛苦的不說,關鍵是有些資料要花錢,錢包疼。
二、中國弩的結構與歐洲弩沒有區別
這一點,其實區別大多了。首先歐洲弩的弩臂就跟中國弩不是一個路數。中國弩更像是把一張弓架在弩機上,有些弩上的弩臂甚至是可以拆卸下來當弓用的。歐洲十字弓後期的那種鋼片做弩臂的十字弓,說實話,以古代的材料技術,鋼弩的動能很多都被自己消耗掉了,但是開弦所需要的力卻一點都不會少,搞得鋼弩需要專門的機械上弦,大大影響了射速,威力提升也相對有限(千磅重弩,還要機械上弦,又要配個巨盾防護。都這樣搞了,中國這邊直接拉上一個車載重弩來,不更香嗎?)。同時西方弩拉距短,弩矢短粗,跟中國弩拉距長,弩矢細長甚至可以跟箭矢通用的情況相比,也不一樣。最後扳機結構的不同,一是中國的扳機機構更精密,但更類似於現代扳機結構,便於瞄準;十字弓的扳機結構簡單,但是占地方,且相對不便於瞄準。而且中國弩有瞄準具——望山。
弩的結構就這麽幾個,中國弩和西方弩(十字弓)在結構細節上基本沒幾個相同的地方,如果還要說中國弩跟歐洲弩沒有差別,是不合適的。